天天看点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1935年1月初,当红军攻占遵义城后,贵州军阀王家烈便率部队在娄山关设置了军事防御,中革军委为了保障部队在遵义的安全,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夺取娄山关。

四团团长是耿飚,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耿飚率部对敌人进行了侧面包抄,这一战,红军大胜,完成了任务,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为了使得红军队伍摆脱十多万敌人的追击,决定再次回师黔北,二渡赤水,重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

这一次任务,交给了红三军团,彭德怀军团长将任务交给了红十二团,十三团。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2月25日,娄山关战役再次打响,红军战士们不惧牺牲,英勇冲锋,时任十二团政委的钟赤兵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夺取了娄山关,为此,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腿部负了重伤,后被截肢。

时任十二团作战参谋的孔宪权,也是由于冲得太猛,负了重伤。

战后,卫士部队决定将一批不能随军行动的战士们留在当地的老乡家里休养,其中就包括钟赤兵和孔宪权,钟赤兵一听要留下来,说什么都不答应,他说自己就是爬,就是死,也要跟上队伍,最终,彭德怀答应了他,将他带走。

孔宪权则是留了下来,也许让孔宪权想不到的是,他这一留,他的人生道路完全改变了。

孔宪权是湖南浏阳人,1911年出生,17岁时,他参加了当地的农民赤卫队,19岁,他正式地参加了红军,在彭德怀的部队里当兵,他曾做过彭德怀的传令排长。

遵义会议后,红三军团撤销师的番号,下辖4个团,分别是10,11,12,13团,当时孔宪权担任的是12团作战参谋。

娄山关战役时,孔宪权作为作战参谋,他奉命率突击队攻打娄山关南侧的黑神庙,当他率部赶到距离黑神庙还有数百米时,敌人增援部队来了,双方当即展开了激战。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孔宪权在指挥战斗时,由于敌众我寡,不幸负了重伤,摔倒了水沟里,此时,二营营长邓克明带着援军赶来,孔宪权被抬了下去。

遵义攻取后,孔宪权被送到了天主教堂,当时这里满是伤员,时任13团总支书记的胡耀邦此时也在这里,后来他回忆孔宪权时说,那天晚上,孔宪权嘴里一直喊着杀,杀,杀,吵得当时的伤员,一个都没有睡好觉。

红军在离开遵义城时,孔宪权被抬着走了两个多星期,当部队来到毕节黔西县时,他被留了下来,由于他对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上级决定按照团级干部来安置他,将他安排到了当地财主宋少前家里养伤,并且拿出了300多块银元,还配备了一名医生和一位警卫员。

宋少前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绅士,他对红军很有好感,因而对在自己家里养伤的孔宪权,他也照顾得十分周到。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在西安发动了兵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也代表着国共两党准备再次走向合作,一时间,两党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主席向全省呼吁,要红军战士们站出来,一定不对他们进行追究,孔宪权想出来,但是被宋少前给挽留了:“你现在走了,等几年后如果红军回来了,我怎么去证明我保护过你?”

一听这话,孔宪权只好无奈放弃了出山的念头。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之后,他还是离开了宋少前家里,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他找不到党组织,就开始四处流落,为了生活,他曾做过泥瓦匠,还走街串巷卖过针线。

由于孔宪权早些年间读过书,他后来还给当地的老百姓写状纸,为他们伸冤,大家对他非常感激,当他们得知孔宪权还曾经当过红军时,他们更加高兴了,称他为“红军菩萨”

在贵州,孔宪权度过了10多年的流浪生涯。

1950年,在一份报纸上,孔宪权看到了杨勇和苏振华分别担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的通告。

孔宪权很高兴,因为这两人,都是他的老首长,他随即给这两人写了一封信。

土地革命时期,杨勇和苏振华都在红三军团,他们对孔宪权这个在娄山关战役负了重伤的老红军,都很熟悉,当杨勇收到孔宪权的信后,非常惊喜,他随即给孔宪权回信:“真没想到你还活着。”

这一次,孔宪权给两位老首长写信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谋份工作,杨勇收到信,又将此事告诉了在湖南的老首长黄克诚。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黄克诚对孔宪权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早些年间,还是他介绍孔宪权入党的,得知孔宪权没有死,他也很高兴,当他知道孔宪权想要继续为革命做工作时,黄克诚当即决定自己出面为孔宪权恢复党籍,并且将消息告诉孔宪权所在的当地政府部门。

遵义地委从来也不知道,在贵州,居然还有这么一位老资格的“红军”,他们当即派人找到了孔宪权,经过考察后,他们安排孔宪权做第七区副区长,负责第七区的接管和建设工作。

后来,当地政府决定组建遵义会议纪念馆,孔宪权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成为了纪念馆的首任馆长,邓小平前来参观时,对孔宪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纪念馆馆长的最佳人选。

1959年,曾经的老战友胡耀邦前来贵州调研时,特地邀请孔宪权和自己一起种树,他笑着打趣说:“你孔宪权可不要成为孔老二哟。”

孔宪权笑笑。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文革时期,孔宪权受到了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被恢复了原来的待遇,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伯兹里曾特地前来中国了解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而作为长征时期的特殊人物,孔宪权多次与哈里森·索尔伯兹里交谈,后来,哈里森·索尔伯兹里写出了一本书《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孔宪权的名字被多次提及。

1986年,开国大将黄克诚临终前,曾对自己子女说,希望他们有机会的话就到贵州替自己探望一下孔宪权。

直到后来,黄克诚的女儿找到了孔宪权的后人,谈到此事,对他们给予了一定的援助。

1988年,孔宪权因病去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1950年,老红军给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写信,杨勇很惊喜:你还活着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同时,长征也是我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每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都是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