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俗语: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埋在西安,何意?涨知识了

这句话算是一句民间谚语了,这一类的话反映了普通民众对生活的一个美好向往,还有一些其他版本,比如“生在云南,长在四川,葬在西安”,虽然有一些出入,但是大的方向和精神主旨是一致的。

俗语: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埋在西安,何意?涨知识了

中国人的一生不是仅为自己活着,还要考虑上对得起自己的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这个对得起对不起,不是看是不是有荣华富贵,而是看是不是为后世子孙开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是不是在道德品行上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可以效仿的楷模,如果做到了那就是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儿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才希望能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葬在陕西。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孕育产生了大量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人,比如道教教主老子,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曾经担任过周王室的柱下史,接触了大量的周王室的皇家档案和图书资料。

同时,他身处周王室的政权中心,对国家的衰败和黎民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但是又无能为力,于是辞去了官职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在函谷关令尹喜的请求下,写下了道家三玄之一的《道德经》,这部书被认为是蕴含了中华智慧的经典,历来受到人们的传诵和研究,关于道德经的注解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连唐玄宗都注解过《道德经》。

而且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地研究和解释这部穿越时空的经典,除了老子,还有庄子,这个人也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庄子》成为传世经典,还有汉代的张衡,他在天文历法和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俗语: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埋在西安,何意?涨知识了

还有汉代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还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抗击侵略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是个文武双全的大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词作《满江红》,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创造了天炉战法的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之所以叫薛岳,就是他的父辈希望他能像岳飞一样保国卫民,在中原大地上产生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也孕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出生在这里是幸运的。

四川在古代就被称为天府之国,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如果能生活在这里自然会很幸福,四川的川菜闻名中外,火锅更是飘香四海,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是一座三千年没改名的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就建立在成都,成都还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的家乡,每年世界各的大批游客都会专程前来观赏大熊猫。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千古流传,这是一座幸福之城。

所谓死在云南,意思是在云南养老直到死去。云南是一个气候温润的地方,号称彩云之南,昆明四季如春,一年到头没有严寒,适合颐养天年。所以古人说死在云南。

至于葬在西安,主要是西安处在黄土高原,土层厚,埋葬棺木不易腐烂。古人信风水,周秦汉唐的很多达官贵人都埋葬于此,说明这里的风水好,有利于后世子孙,所以有了葬在西安的说法。

俗语: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埋在西安,何意?涨知识了

做到这四件事很不容易,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特别是生在河南。人们的这些愿望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为子孙后代创造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以期子孙繁盛,家族兴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