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回望过去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国家内忧外患,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无数中华儿女舍身进入抗战一线,他们不畏艰苦,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解放民族的理想去支撑他们越过一道道难关。傅涯就在其中,其丈夫陈赓更是位了不起的抗战将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这两个相似的人在互相吸引。
在那段暗无光日的日子里,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的伤痛,还能有美好和希冀,还能有简单、纯粹,让人惊羡的爱情。可看似幸福的傅涯,为什么到74岁古稀之年时,不愿安享晚年,不顾个人安危去了台湾?

逢于战火,守于乱世
傅涯,原名傅慧英,上虞沥海人,1937年赴延安,改名傅涯,中学时就已经参加过爱国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进入抗大文工团,精通各种剧种的她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也因此变得小有名气。
陈赓在认识傅涯之前,有过一段婚姻经历,结发妻子名为王根英,也是位了不起的革命先行者。1923年,王根英上夜校时,陈赓任教员。
很快,陈赓就被眼前这位落落大方、坚毅果敢的女孩吸引了,虽然第一次追求未果,也因后来夜校关闭,陈赓就将这份感情置于心底,当两人同时作为代表出席代表大会时,陈赓又展开了锲而不舍地追求,1927年5月,二人才正式结为夫妻。
可是婚后的两个人聚少离多,好景不长,在一次突围中,王根英为了拿回装有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时,惨遭敌人杀害, 陈赓痛不欲生,并许下为亡妻守节三年的誓言,这是陈赓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之间感情的尊重。
也正是因为陈赓如此重情重义,傅涯才会许他终身。俩人的相遇,是从陕西蟠龙镇开始的,负伤在此疗养的陈赓遇到了来演出的傅涯。歌声动听、温婉贤良的傅涯吸引住了陈赓的眼球,之后俩人多次相遇,傅涯也被陈赓的幽默有趣、智慧健谈所钦慕,俩人很快成为了恋人。
陈赓在与傅涯相处的过程中,也时不时提及他对亡妻的感情,傅涯并没有因此心怀嫉妒,而是更加坚定他值得托付终身,并且对陈赓为亡妻守贞三年予以理解。终于,在1943年2月25日举行了婚礼。二人得以相守。
陈赓病逝,傅涯独自撑起一片天
陈赓与傅涯虽结婚,但是他们仍然分居异地,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为了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陈赓在战争时期一直在前线带兵打仗,而且多次身负重伤,无数次的与死神交手,命运的眷顾让他一次次脱离险境,他与傅涯聚少离多的情况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缓解。
但是虽然战争结束了,一些遗留问题更加复杂,战后的休整工作也比较繁忙,加上抗美援朝,成立军事学院这些大事件,让他心力憔悴,但他从未喊过苦累,从未抱怨过,也没有真真正正休息过。
在1957年,陈赓积劳成疾,因心肌梗塞住院治疗,他不等完全康复就强烈要求医生准许他上班,在为祖国为民族的事业上,他从不敢怠慢半分,出院后,仍然拼命地工作。
1961年3月16日,这位将军终于歇下了,他将他毕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此后,留下了傅涯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
失去爱人的傅涯像是少了半边羽翼,悲痛万分的同时,也让她更加坚定生活。她一个人养着几个孩子,在那个时期,一个人的生活都如此艰辛,又何况承担一整个家庭的重任,无法想象她是怎样熬过无数个日夜的。除此之外,傅涯每个月都会给陈赓前妻母亲寄生活费,爱屋及乌,丈夫在意的一切她都铭记于心。
傅涯还整理了陈赓的日记,这些日记的史料价值,是傅涯在继续完成陈赓的心愿,这是他为国家做的最后的贡献。
在整理日记中,傅涯也发现了陈赓前妻种种事迹,深受感动,并为她发表了烈士传记,由此可见,傅涯的心胸宽广让人望尘莫及。
虽是年迈,亲人是永远的情结
提起亲人,这是傅涯内心的痛楚所在。那个时期,“家”与“国”并不能兼顾,傅涯那时到了延安之后,怕日后工作有变故连累家人,于是很少与家人联系,直到最后彻底断绝了联系。
国家和平后,她首先选择寻找家人,在心底隐匿的深深思念终于可以彻底流露,在多方打听后,才知道父母带着一家人去了台湾。
1980年的一天,傅涯收到了自己的妹妹寄来的信,她得知了父母在台湾病逝的噩耗,并特意嘱托了自己的儿女,希望能把遗骨送回大陆安葬,他们想回家。得知此消息的傅涯万念俱灭、悲痛万分,没想到再见父母,却是最后一面,生活的压力都没有把她压垮,与父母再难相见的事实让她心里的防线彻底崩塌。
之后傅涯父母的骨灰被带回,安葬在她的杭州老家。此时,傅涯更渴望见一见自己的亲人们,圆一下自己多年的愿望。1992年,已经74岁的傅涯不顾身体状况,也不顾孩子们的阻拦,坚持在妹妹的陪同下来到台湾。
看到面前来迎接自己的几十位亲人们,傅涯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多年的离别已经改变了他们在傅涯印象中的模样,但这个跨越了几十年的相见,并无半分生疏,因为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无论身在哪里或者心向何处,都永远系着情结。
小结: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见将军见太平”。战争将无数家庭的美好梦境打碎,也突出了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卫国家的战士们,他们为了保卫家园和亲人离散,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得相见,因为有他们的殊死拼搏,才会有我们如今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将军虽不在世上,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国家有这样的将军在,一定能战胜所有苦难!“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74岁的古稀老人傅涯,不顾自己的身体安危,乘飞机到台湾只为与家人见上一面,我们为她高兴的同时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那段黑暗的日子,早已成为了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