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语学习笔记(295) 无道不丧,贤才为用

作者:天天国学萧星云

【原文】

【译文】

我们说过卫灵公还是很对得起孔子的。孔子初到卫国之时就给他五万石小米的无责任俸禄。就是说,你孔丘什么都不用干,我也要养着你。当然,卫灵公是为了博得爱才的好名声,但客观上帮助解决了浩浩荡荡的孔子师徒一行人的生活问题。但孔子对卫灵公却从无好言语相待。孔子还因为卫灵公问他一些排兵布阵之事而离开卫国。(卫灵公问阵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卫灵公》)这是“很不地道”的儒家思想行为,俸禄我是可以领取的,事情我是不做的。为什么呢?因为本章所说的“卫灵公无道”。孔子绝对不会因为你给了我俸禄,我就不说你无道,或者把你的“无道”说成是“有道”。这里不能有利益交换。孔子对季康子的态度也是如此。季康子派人接回孔子后,也是让孔子什么都不要干,给五万石的俸禄,也会经常来讨教一些政事。孔子也是从无好言语来待见季康子。卫灵公和季康子的错恰恰都错在让孔子只领取俸禄,却什么事都不用干。孔子最需要的是从政的机会而不是高额的俸禄。他需要一个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他在内心里一定对卫灵公和季康子都寄托过期望。但这两个人都太了解孔子,所以孔子能得到的也就只有失望。

季康子与鲁哀公差不多是同期上位的。哀公二年,季桓子卒,立子肥,是为季康子。当时的鲁国,在齐、吴两个大国的夹缝里生存,处境很不好。而三桓之间的关系也不很融洽,季康子的专权,让叔孙氏、孟孙氏很不满。

季康子作为鲁国权臣,凌驾于公室之上,专权而失三桓之心,可谓不足。然则,康子一能观吴之国运,二能用冉有之才,三能归夫子孔丘,四能应时用田赋,不可谓不智。哀公七年,吴国无礼,强逼鲁国贡献“百牢”,鲁国被迫贡献;继而吴国太宰嚭召季康子去朝见他,虽然国不如人,季康子还是拒绝了,似乎很有气节,实则是他觉得吴国不成气候,无法称霸于世,用不着怕他。哀公十一年,齐国入侵鲁国,叔孙氏、孟孙氏怨季氏专权,不肯听季康子的号令将齐人拦在国土之外。季康子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击退了齐人,接着会同吴国在艾陵大败齐人,史称艾陵之战。然而此战之后,季康子却加紧战备,以防齐国再来。哀公十一年,季康子使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至此,被三桓逐出鲁国的孔子终于得以回国,并完成他晚年修书的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诸如《春秋》《论语》《诗三百》等儒家经典。可以说,季康子的行为间接地成全了孔老夫子作为圣人的事业。哀公十二年,季康子“用田赋”,改革税赋,进一步加速礼崩乐坏的过程,这虽然是孔子不愿意看到的,却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一面。哀公十六年,孔子卒。哀公二十七年,季康子卒。

总体而言,季康子是有大局观的权臣,虽然恋栈权位、霸占国政,但是能够分辨局势,让鲁国在吴、齐等强国的夹缝中顺利生存,而启用冉有改革田赋,更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孔子与季康子的交集只不过五年时间。在这五年时间里,季康子经常会去向孔子问政。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就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季康子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哪里用得着杀戮呢?您只要想行善,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又怼他道:如果你自己不贪求财货,即使你奖励偷盗,他们也不会去偷。

虽然孔子对季康子的问题从无好言相待,但季康子却是从不放弃,不管你孔丘对我是什么态度,我有问题依然会前来询问。这说明季康子能够做到尽可能地尊礼,也间接证明季康子是个不耻下问的好学之人。

孔子与季康子的这段对话,按时间推理就是在孔子返回鲁国之后。孔子与季康子谈论政事的时候说道,卫灵公是个无道之君。季康子就说,既然他是个无道之君,那他为什么并没有丧国呢?这句话是很厉害的!是冲着孔子思想来的。你们儒家不是天天在那儿讲邦有道、邦无道吗?无道之君又不会丧国,有道之君也不一定能强国,那我们还要用有道和无道来评判国家的统治者吗?

孔子说:“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仲叔圉(yǔ)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孔文子。他与祝鮀、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仲叔圉管理外交,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朱熹注:“三人皆卫臣,虽未必贤,而其才可用。灵公用之,又各当其才。”朱子说灵公会用人,且这三人其才可用,所以不会丧国。尹氏说:“卫灵公之无道宜丧也,而能用此三人,犹足以保其国,而况有道之君,能用天下之贤才者乎?”尹氏说卫灵公无道原本可能丧国,但能用这三人,就足以保其国不丧。更何况那些能够使用天下之贤才的有道之君呢?

很显然,孔子在这里又玩了一次偷换概念。季康子的问题是“君主无道为什么没有丧国”,孔子的回答是因为卫灵公善于使用人才所以没有丧国。那么,善于使用人才是有道还是无道呢?就本章孔子的本意而言,国君是否善于使用人才跟是否治国有道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跟整篇《论语》及孔子的人才观是不相恰的。通常情况下孔子还是认为有道之君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政》篇中,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说的是国君要善于用正直之人,而远离不正之人。《颜渊》“樊迟问仁”篇中,樊迟没听懂孔子所说的“爱人”、“知人”的概念,孔子还对他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子夏进一步解释道:“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这都是孔子的国家用人之策。

孔子强调为政者应当量才用人,使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各得其所。这个观点,就是“人尽其才”的思想。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孔子拿如何任用孟公绰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孟公绰是个清正廉洁、知足常乐的人,他的道德学问很好,适合做赵、魏这样的大国的顾问。但是,如果他去做滕、薛两个小国的大夫的话,去处理琐碎的实际政务,就不合适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其最适合的位置,只有把这个人安排在最适合的位置上,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明白,所有的人都是人才,之所以没有发出人才的光芒,是因为没有把他们放对地方,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地使用他们。如果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不同人才的优势,他们就会创造出非凡业绩。

道客村曰:

举直错枉因其爱,治民强国尽其才,

尧汤选众不仁远,灵公无道丧不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