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作者:半支烟x

在古代有许多惨不忍睹的刑法罚,凡受刑者无不痛不欲生,时至今日读起来还是会让人忐忑惊心!

一、凌迟

各种刑罚中,最惨无人道的莫过于凌迟。凌迟一词出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大概意思为:丘陵之山势渐缓。后来用在刑罚上,即为“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也就是说既要杀人还不能让人死得太快。

施刑者用小刀将犯人的皮肉逐块割下,对于受刑的刀数也有讲究,宋朝凌迟需割八刀至一百二十刀,明朝大多数要超过上千刀,如果割的刀数多了或者少了,刽子手也要收到惩罚,按理论凌迟要割到最后一刀才允许犯人断气。

历史上方孝孺、刘瑾、袁崇焕、耿精忠、石达开都受过凌迟而死。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文学作品《水浒传》里在二十七回写教唆潘金莲害死武大郎的王婆也受到了凌迟处死。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二、车裂

车裂就是把犯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然后抽打马匹,让马朝着不同方向奔跑,以至于把人的身体撕裂成五块,故名车裂。

春秋战国期间,车裂刑罚用得很普遍,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车裂商鞅”。商鞅自秦孝公死后得罪人太多,被秦惠文王以车裂刑罚处死。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三、腰斩

电视剧《包青天》把罪人处死用的就是虎头铜铡,施刑时把犯人从腰间铡为两段。有名的如“包公铡陈世美”“包公铡包勉”等等。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其中“斩”指的就是腰斩,“杀”是杀头,即斩首。

腰斩顾名思义就是从腰部把人斩为两截,刑具最初用的是斧子。腰斩在行刑时,犯人爬在砧板上,刽子手以手举斧,砍断其腰。

人的主要器官在上半身,所以犯人从腰部被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一时半会没法断气,那种疼痛可想而知。

腰斩这一刑罚废于雍正朝,因为雍正腰斩了俞鸿图,俞鸿图被腰斩后还在地上用自己的血写了七个“惨”字,雍正听后觉得很残忍,所以废除了这一刑罚。

鲁迅先生曾经对腰斩做过评价,他说“中国人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肉多,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至于坚韧挺拔的腰骨,构成了做人顶天立地的形象,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他们腰板硬得多。统治者也许怕这些知识分子嶙峋的风骨,就杀气腾腾祭出了腰斩,妄图断了国人的脊梁骨”。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四、梳洗

这个词听起来很温柔,其实很残忍。

它是明初朱元璋所创立,用刑时,刽子手把犯人剥光,绑在铁床上,用滚烫的开水浇向犯人,然后在用铁刷子去刷人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刮毛似的,直到皮肉刷尽,白骨尽显。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五、金瓜击顶

金瓜本来是古代的兵器,铜器,也称作铜锤。电视剧上大家经常见到,就是跟在皇帝后面的仪仗队。但是在商纣王时期,金瓜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刑拘。“金瓜击顶”就是施刑者手持金瓜,对准犯人,一招毙命,脑浆迸裂。相比与古代其他刑法,金瓜击顶还算人性化吧!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六、劓刑

割鼻子,割耳朵,这些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会让人崩溃,毁掉人们的容貌。古人特别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到劓刑的人不仅身体承受着痛苦,内心更是痛苦不堪。秦孝公和商鞅联合变法,太子(后来的秦惠文王)杀了封地百姓而犯法,商鞅为了平息民愤便当着百姓的面对太子傅(赢虔)施刑了劓刑,赢虔被割掉鼻子,血流如注,惨不忍睹,以后虽然还活着,但总是带着面具示人。

古代野蛮无道的各种刑罚

刑罚是封建社会用来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我们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观看,也足以发现封建社会的野蛮与愚昧!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