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灵甫如果不上孟良崮,74师还会覆灭吗?看看胡琏的经历就懂了

全面进攻失败后,老蒋又调集了45万大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为了抢占头功,张灵甫置顾祝同“密集靠拢,滚筒前进”的战术于不顾,命令整编74师全速突进,很快和左右两翼的黄百韬与李天霞拉开了数十公里的距离。黄百韬见张灵甫冲得太猛,有被华野包围的危险,就打电话让他回师天马岭,向自己和李天霞靠拢。但张灵甫自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认为华野不敢和自己硬碰硬,因此拒绝了黄百韬的提议,最终被华野包围在了孟良崮地区。

张灵甫如果不上孟良崮,74师还会覆灭吗?看看胡琏的经历就懂了

经过三天激战,我军将整编74师全歼,张灵甫兵败身亡。有人说整编74师之所以被全歼,根本原因就在于上了孟良崮这个绝地。如果当初不上孟良崮,而是在平原地带坚守,凭借其强大的火力优势,我军根本就打不动他。那么,这个设想真的成立吗?张灵甫不上孟良崮,74师就不会覆灭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只要看看胡琏的遭遇就懂了。

张灵甫如果不上孟良崮,74师还会覆灭吗?看看胡琏的经历就懂了

胡琏和张灵甫是陕西老乡,又同是黄埔四期毕业,军校毕业后都成了老蒋的嫡系爱将,手握重兵。在讲究派系和出身的国军内部,这种关系十分难得,二人因此惺惺相惜,成了知己好友。当张灵甫在孟良崮被我军包围后,胡琏率部日夜兼程前往救援,但由于他距孟良崮较远且途中不时遇到我军阻击,因此当他赶到孟良崮时,张灵甫早已兵败身亡。张灵甫的死使胡琏深受刺激,狂言要给自己的这个老乡复仇。

张灵甫如果不上孟良崮,74师还会覆灭吗?看看胡琏的经历就懂了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不久,国军又集中了30余万人的兵力向鲁中大举进攻,胡琏率领整编第11师一路猛冲,先后攻陷了界首、万德、平阴和南麻等地。为了调动敌人,粟裕率华野主力直插第后,进逼兖州和徐州。老蒋见状,急忙从鲁中抽调了7个整编师回援。这样一来,鲁中兵力空虚,只剩下了胡琏的整编第11师、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王凌云的整编第9师和黄国梁的整编第64师,其中以胡琏的整编第11师最为靠前。

张灵甫如果不上孟良崮,74师还会覆灭吗?看看胡琏的经历就懂了

胡琏很快嗅到了危机,立即命令部队在南麻修筑工事,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构筑起了密集的地堡群,每一个地堡群外围都设置了铁丝网和鹿砦等障碍物。然而即使修筑了如此完整的防御工事,胡琏在南麻战役爆发后的第4天就顶不住了,要不是黄百韬拼死救援,他就步张灵甫的后尘了。南麻战役的过程说明,即使张灵甫不上孟良崮,选择在平原坚守,74师也还是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张灵甫如果不上孟良崮,74师还会覆灭吗?看看胡琏的经历就懂了

之所以这么说有四点原因:首先,胡琏的整编11师也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其装备和战斗力与整编74师相比毫不逊色;其次,胡琏的战场指挥和应变能力要比张灵甫高出一头;第三,华野在南麻战役中只投入了4个纵队的兵力,兵力比孟良崮战役少了一半多,即使如此,胡琏在有完备防御工事的情况下只守了4天就顶不住了。第四,张灵甫是在瞬间被包围的,根本就没有时间修建防御工事。因此以胡琏做参考的话,即使张灵甫不上孟良崮,选择在平原坚守,但在华野五个纵队的围攻下,依然会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