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高居兵团政委,却没有军衔,但后来的成就创下一个记录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的时候,很多人因为转到了地方工作,错过了授衔的机会,比如谭启龙就是其中的代表。

1949年2月,第三野战军改编后,下辖4大兵团,其中第7兵团司令是王建安,政委就是谭启龙,因此,如果谭启龙能参加授衔的话,就算不是上将,至少中将是跑不了的。

他高居兵团政委,却没有军衔,但后来的成就创下一个记录

谭启龙是江西永新县人,1928年,15岁的谭启龙参加了革命,因为头脑灵活,积极上进,后来成为湘赣省少先队总队长。

红军长征开始后,谭启龙跟着陈老总留了下来,坚持游击战争,经历过九死一生,但幸运的是,他都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谭启龙所在的部队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二纵队,他担任政委,带着部队在浙东渐渐打出了名号,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谭启龙在当地也成为一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百姓的谭政委”。

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浙东纵队奉命北撤。当时,谭启龙的二儿子刚刚出生不久,还没满月,就不得不交给当地一个叫翁大花的老乡抚养。当时,翁大花也有一个孩子,比谭启龙的孩子只大4个月。

其实,谭启龙是有顾虑的,因为他在浙东太有名,他走后,反动派肯定会疯狂报复,更不会放过他的孩子。

他高居兵团政委,却没有军衔,但后来的成就创下一个记录

这时,翁大花说,谭政委对咱浙东有大恩,没有他,哪有我们的好日子?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扔下了自己的孩子,抱着谭启龙的孩子跟着部队北撤。

后来,翁大花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谭启龙因为忙于战事,没有好好处理她的后事,心里一直很愧疚。

直到解放后,谭启龙专门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来到浙东,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翁大花的亲生儿子,让三个孩子成为兄弟。

谭启龙在第三野战军高居第7兵团政委,但是到了建国后,就离开了部队,转到地方工作,因此跟军衔失之交臂。不过,谭启龙后来担任的职务,却丝毫不比开国上将低,甚至还创下了一个记录!

什么记录呢?就是先后担任过浙江、山东、福建、青海、四川五个省的省委书记,另外还担任过济南军区政委、浙江省军区政委、四川省军区政委,位高权重。

他高居兵团政委,却没有军衔,但后来的成就创下一个记录

(图:谭启龙(左)与谭震林、罗瑞卿)

谭启龙在浙江的时候,还做过一件事,得到了蒋家人的感谢。

在解放初期,老百姓非常痛恨蒋介石,因此他在浙江奉化溪口的住宅破坏得很厉害。谭启龙知道这件事后,专门让浙江省委发出告示,要保护好蒋介石的财产和祖坟。

为了让工作尽快落实,谭启龙专门到蒋介石的老宅,组织人员把老宅恢复原貌,并把蒋介石软禁张学良的地方也修缮一新。

几十年后,蒋家后人重回故乡,还特地托人转达了对谭启龙的感谢。

1982年,谭启龙已是69岁高龄,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干部年轻化”的号召,在省委书记中第一个提出离休申请,其高风亮节,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2003年1月22日,谭启龙在济南病逝,享年90岁高龄,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