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养20多个干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古代中国有两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第一种是联姻,第二种是认义子(认干爹)。其实两点都可以归咎为一点,那就是通过亲属关系来增加两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这种通过“打亲情牌”的行为,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巩固地位,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这种做法一直被皇帝和大臣使用。皇帝和大臣之间联姻,大臣和大臣之间联姻。

朱元璋养20多个干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上收养干儿子的皇帝不多,但是朱元璋却是一个另类,因为他一下子收养了20个干儿子,见一个可怜的孩子,就收养一个,他不想这些孩子过着他以前的那种生活,他要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其他人收养孩子之后,不管孩子以前姓什么,都要跟着义父姓,可是朱元璋不一样,他们以前姓什么,以后还姓什么。

朱元璋的二十多个干儿子分别是沐英、何文辉、李文忠、徐司马、平安等等,这些干儿子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的。

朱元璋养20多个干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们姓朱呢?其实这正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咱们今天就以沐英为例,具体的分析一下。沐英和朱元璋一样,家庭贫穷,童年不幸,不过他俩都遇见了好人。

朱元璋遇见了郭子兴,沐英遇见了朱元璋,自此两人的命运就改变了。朱元璋来到濠州之后,看见沐英独自一人走在街上,无依无靠,他的心中便生了恻隐之心,收沐英为干儿子,并且改姓为朱,叫做朱英。

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没有儿子,因此朱英是他俩的第一个儿子,马皇后心底善良,把朱英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朱元璋养20多个干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朱英长大之后,朱元璋就把他带着身边,亲自教他兵法计谋。朱英天资聪颖,学习能力很强,独立领兵打仗也是独当一面,成为朱元璋身边的左膀右臂。

朱英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赫赫,深得朱元璋的宠爱。

在朱元璋称帝的前夕,他把自己的干儿子全部喊来,他对干儿子们说:“如今你们已经长大了,就不用再姓朱了,你们还是改回原来的姓氏吧!”

干儿子们听完之后感动的是热泪盈眶,朱元璋对他们实在是太好了,不仅对他们有养育之恩,还让他们改回自己的姓氏,他们决心要誓死效忠朱元璋,尤其是朱英,他又变成了沐英,他比谁都激动,都兴奋。

朱元璋养20多个干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领兵征讨云南。

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明军大获全胜,之后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朱元璋让沐英镇守云南,自此沐家世代便镇守云南,守护着大明边陲的稳定,直到明朝灭亡。

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沐剑屏就是云南沐府的人,她就是沐英的后代。

朱元璋是何等的高明,他收养了一个干儿子,这个干儿子及其后代守护了大明270年的稳定,不管怎么看,怎么算,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本来朱元璋对干儿子们就有养育之恩,并且还不让他们姓朱,这肯定让干儿子们感激涕零,誓死效忠大明王朝。

朱元璋养20多个干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洪武大帝》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