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孟良崮战役中的陈毅和粟裕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陈毅、粟裕指挥的27万华东野战军,与蒋介石的王牌部队张灵甫的74师等45万人,在山东临沂蒙孟良崮地区进行了一场决战,并一举歼灭了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的74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以少胜多,舍弱打强。当时张灵甫的74师居中,25师居左,83师居右。74师号称王牌中的王牌,曾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多次挫败日军,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日军对这支王牌部队都深为畏敬。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粟裕

而25师和83师的实力与74师相比望其项背。但粟裕采取猛虎掏心的战法,集中力量攻击实力最强的74师。陈毅当时有句名言: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居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

在战死前,张灵甫给给刚生下儿子的妻子王玉玲写下一封遗书: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战后有人总结说,张灵甫犯了弃路上山的兵家大忌,否则可以突围。但实际上无论上不上山,面对智将粟裕,面对众志成城的华野将士,面对百万沂蒙百姓舍命相助,张灵甫都逃脱不了被歼灭的下场。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张灵甫夫人王玉玲和孩子

百万沂蒙乡亲的支持是孟良崮战役胜利的原因之一。孟良崮战役中,车轮滚滚,担架如林,沂蒙人民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涌现许多感人的故事,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等。

其中,32名沂蒙妇女,拆下自家的门板,在河中搭起一座“人桥”,让一个团的兵力,踩着她们跑步经过,对孟良崮战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孟良崮战役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1947年5月12日晚,22岁的艾山乡妇女主任李桂芳接到一个紧急的命令。要马上组织人员,找木料,在齐腰深的汶河上搭起一座桥,部队天黑要过河,只有5个小时。

李桂芳14岁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不仅当过识字班队长,干过军工厂工人、野战医院护理员等工作,还时常带领村里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运军粮、送弹药。1940年她被安排到山东被服厂负责民运工作。跑遍了几十个村庄,走家串户,发动妇女缝军衣、做军鞋、磨面、烙煎饼。1941年,李桂芳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野战医院当看护员,主动要求去看护烈士遗体。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李桂芳

当时,几万人马要贴着艾山以东过汶河,但由于不在一处过,有的地方,挽挽裤腿就可以过,可是崔家庄到万粮庄的一条要道,河道窄,却水深到人的腰部,脱衣服过,会耽误进攻时间。所以才命令后援方面搭一座桥。

这一处的河段有几十米宽,即便在平时5个小时搭一座桥也是相当难的一件事,何况几个村的男人都上前线了,只有留守的妇女,木料也没有,如何搭桥呢?李桂芳想了好长时间,觉得砍树搭桥的方法不可行,只有拆下家中门板当桥板,用人来当桥墩,搭起一座人桥。

她急忙召集人手到各个村庄挨家挨户通知。很快就有32名妇女响应号召,4个人抬着一个门板聚集在河滩上。距离部队通过还有段时间,于是32名妇女进行了几次演练。

河水冰凉刺骨,但大家还是毫不犹豫地跳下去。其中,有个妇女干部叫刘曰梅正值生理期,李桂芳让她别下水了,但她说自己能挺得住,为了部队能打胜仗。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李桂芳等搭人桥

晚上9时许,华东野战军的战士们朝着河边急行而来。李桂芳大喊一声,“姐妹们,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抬起8个大门板,朝河里跳下去。湍急的河水瞬间淹没了她们瘦弱的身体。但她们却像32座坚固的桥墩,牢牢地钉在冰凉刺骨的河中。

一个团,2000多名战士,背着弹药、重机枪等,要从她们瘦弱的身躯上跑过去。许多战士不忍心踩上去,李桂芳急忙大喊,同志们,为了胜利,前进!

整整一个小时,部队才全部通过。期间,李桂芳不断鼓舞着姐妹们,喊着口令,“听令,向后转!换肩!”当部队过完,32名妇女都瘫坐在河滩上,动弹不得。跑步过桥的战士,上了岸,用石块在路边岩石上写下“李桂芳”、“刘曰梅”等架桥妇女的名字,记下她们的功绩。

孟良崮战役部队无桥渡河,32名妇女用身体架桥,落下终身残疾!

孟良崮战役,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挫败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

可许多人过了很多年才知道,32名在汶河搭建人桥的沂蒙妇女中,有的是怀着身孕的少妇,有的是被冰凉的河水冻得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这其中,19岁的刘曰梅,因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孟良崮战役后,陈毅这样说:“我陈毅就是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革命的支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