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皇太后邓绥立一个出生刚百日的婴儿当皇帝,显然就不是奔着“扶保幼主”这个路子上去的,不然她干嘛要跳过年龄更大的刘胜。实际上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之前和帝刘肇因为夺权不易,需要有人在京城为之声援,且还年轻,所以把自己的兄弟们都留在京中,并没有按照汉代藩王的规矩让他们就藩;但现在邓绥上台,这些小叔子们当然就碍眼了,所以在延平元年春三月丙戌、和帝葬礼刚结束的第三天,朝廷即令诸王出京就国。

但是,邓绥却暗中留下了一个人——清河王刘庆之子、时年十三岁的刘祜。刘庆曾为太子,且在和帝夺权的政变中出了大力,不管是和帝本人还是邓绥,都对他另眼相待,所以为了给殇帝“做准备”,邓绥就把刘祜和他的嫡母耿姬留在了清河国邸中(汉制,诸侯国在京城都有国邸)。

然后很快,殇帝果然没有“辜负”邓绥的期待,正如他的谥号所展示的,于当年秋八月辛卯就“殇”了,在位八个月,甚至还没有满周岁,是到目前为止的皇帝中,最名副其实的工具人。

第二天夜里,邓绥就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虎贲中郎将邓悝等于禁中定策,连夜将刘祜接进宫中,旋即招集群臣入宫,就在大行皇帝的灵柩前,立刘祜为帝,是为汉孝安皇帝。

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当然,十三岁的安帝自然也无法亲政,仍然是由邓绥“临朝称制”啦!

从邓绥的一系列操作就能看出来,她可比窦太后精明多了。窦太后以为和帝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翻不了天,结果万万没想到和帝是只黑天鹅,还真的让他极限翻盘了!而邓绥就跳过了刘胜,哪怕此时的刘胜比当年的和帝还要小,再出一个天才儿童的概率几乎为零,邓绥也不会去赌——因为要想不翻车,最保险的做法当然就是压根不开车!出生才一百天的婴儿,才是绝对保险的!

而在殇帝死后,邓绥也绝不会再去选曾经被自己跳过的刘胜,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和帝就等于是“绝嗣”了!由于之前立殇帝时,邓绥提出的“刘胜有痼疾,不可为帝”这一结论已经被朝臣们认可了,此时邓绥就可以继续以此为由,再次撇开刘胜,选择和帝的侄子继位。

而与此同时,还是由于刘胜的存在,安帝继位的合法性也并不稳固,因为在不少人看来,“痼疾”这个理由在有得选的时候是个理由,但在先帝之子只剩一个的时候就不是理由了——好吧,或许慑于邓家的淫威,并没有人敢提出异议,但安帝背后的家族可不敢赌这一点。况且,即使朝臣们无人敢聒噪,但和帝的侄子可不止安帝一个,你都能上,别人凭啥不能上?要是你们惹邓绥不爽了,她换个皇帝,真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安帝及其家族,只能死抱邓绥的大腿。

在和帝在世时,邓绥俨然就是一白莲花,结果老公刚咽气,邓绥就展现出如此老辣的手腕,为了攫取权力,毫不吝惜就把和帝的皇位给了和帝的哥哥家,若和帝泉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想。

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然后更妙的是,安帝的正牌老爹、清河孝王刘庆,也在当年冬十二月,恰到好处地“薨”了!

前面的分析里,邓绥立和帝的侄子,虽然对她有各种好处,但却也要面对一个问题——孩子的亲爹怎么办?要知道,刘庆虽然名义上已经不是安帝的爹了,但安帝只要不是傻子,心里到底认哪个人当亲爹,自然不言而喻。西汉的哀帝刘欣,继承成帝刘骜时,自己的亲爹已经死了,但他尚且在朝中掀起了“议礼”的大风波,更何况刘庆可是一个活的爹呢?而且别忘了,刘庆本人可也是当过太子的!只要刘庆活着,想不让他影响安帝,进而掺和朝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但就是这么“巧”,刘庆在这个节骨眼上,就这么干脆地死了,一了百了。

对邓绥威胁最大的政治对手,就如此轻易地灰飞烟灭了。

这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啊!

殇帝刘隆刚一登基,她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对邓绥的这一系列操作有没有人表示不满呢?——还是有的。安帝继位刚一年,永初元年秋,司空周章密谋关闭宫门,诛邓骘兄弟及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劫持尚书,写诏书废邓绥,封安帝为远国王,改立已被封为平原王的刘胜为帝。但事情败露,当年冬十一月丁亥,周章自杀。

也就如此而已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