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我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急需要的是发展的时间与安定的环境。但国际局势却不肯给我们这个时间,一波波考验接连袭击而来,新中国反复在道路的分岔口面临选择。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国际局势给中国的第一个考验就是朝鲜的争议,在当时,美国作为世界两大霸主之一,在世界大战结束后企图建立新的资本秩序,而新中国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被它视为眼中钉。为了钳制中国,美国开始插手朝鲜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毅然决定抗美援朝。百万志愿军气势如虹,挫败了美国阴谋,也为中国边境伫立起了一道防线。时至今日,朝鲜与中国依然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在上世纪70年代,新中国再一次来到岔路口,而这一次的危机,来自我们一直认为的老大哥——苏联。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苏联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各方面都有援助,在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也一度很好。但后期苏联逐渐越了线,开始对我国内政指手画脚,这是任何一个渴求独立主权的国家都不能容忍的事情,双方关系开始变得冷淡,甚至紧张。

苏联为逼迫我们,撤回了大批专家及建设人员,中国如火如荼地建设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很多地方不得不开始从头建设,从零发展,但中国都咬牙坚持了下来。但麻烦还不仅如此,苏方开始挑拨周边国家与我国的关系,而越南则是急先锋。在胡志明去世后,越南开始背信弃义,不断利用军事力量挑衅我国,若是仅仅如此还能忍受,但过火的越南犯了大忌,伤害我边境地区的中国人民,作出了人神共愤的事情。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一时间,举国激愤,是否出兵越南被摆到了中央。

在会议上,出兵与避战两种声音争执得不可开交。从情感上说,出兵越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当时中国的情况实在不宜大动干戈。一是国内处于经济恢复期,出兵会对生产生活各方面造成影响;二是越南背后有苏联方面撑腰,怕这场战争会把我国拖入泥潭,会很麻烦;三是顾及苏联加入战场,威胁我们东北地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否出兵也成为了一个焦点。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支持避战观点的人数不在少数,就连叶剑英帅和粟裕将军都是这一态度,两人都陈述利弊,这着实令主持会议的邓公难以决断。因为出兵越南很有可能会是旷日持久的事情,如果事态发生波折,在国际上都会掀起巨浪,到时中国的处境也会愈发艰难。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直到陈云同志提出自己的观点后,邓公才下定了出兵越南的决心。

会议上,陈云同志坚决要对越南进行还击,给他们一个教训,而且主张越早出兵优势越大,可以打越南一个措不及防。这番话正合邓公心意,新中国是在战火中诞生的,对外敌的欺侮也一向以铁腕手段还击。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诸国正视中国,只有将越南狠狠打痛,才能让其背后蠢蠢欲动的外国势力清醒。

对越自卫反击,粟裕跟叶剑英反对出兵,陈云这番话让邓公下定决心

因此中央在1979年2月17日就展开了自卫反击战,历时不到一月,越南被解放军打得七零八落,就连苏联也悄悄收回了支持的力量。这一战震慑了世界,打出了中国的风采,自此中国也迎来了长久的和平局面,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对中国动武。

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给我们的血的教训。想要维护国家的安定,一味地退缩忍让只会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如果敌人敢伸爪子,就要把它打断,中国的威严不容挑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