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岁月里的印迹

心里头的执念

指尖上的传承

一声手艺人

一生守艺人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

第六集

《闽南辇轿》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许荣明:

一九六七年那时候开始学,徒弟要学三年,100个人如果有5个人出师那就很不错了。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老许是闽南地区颇有声望的辇轿工匠。

制作辇轿是一门极其讲究的手艺,也是一个漫长而又繁琐的过程。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稍微画一下,头在哪里手在哪里脚在哪里,大概画一下。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从一块木头到刀尺之间,所有的步骤老许已经了然于心。

挑选一块好木料在这门手艺中是基本功,上等的杉木做骨架,樟木用来雕刻造型。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杉木是从外面烂进去,你看见那个木头烂烂的,中间还有个芯是很新很硬的,雕刻是用樟木,因为木纹是交错的,雕花不容易断,还有就是有樟油,白蚂蚁吃了以后它就死掉了。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辇轿的所有工序中没有一颗铁钉的参与,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在这里大显身手,而这也考验师傅的手上功夫。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不可能一样牢固,你做的东西三年就坏了,我做的东西到现在都还没有坏,已经四五十年了都还很美观,师傅的好坏就看这个榫头。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一件高水准的辇轿需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精心打磨。飞禽走兽、人物造型;慢工出细活,但快慢得有度。快,要有快的章法;慢,要有慢的节奏;掌握力道,拿捏分寸,一位辇轿匠人的毕生所学就在这快慢之间见分晓。

八尺斗室,安放了一位手艺人五十年的匠心和巧思;只要拿起刀尺,时间就会安静下来!

完成凿、锯、刨、雕和整体组装后,最后一道工序是上漆和鎏金;油漆的选择、上漆的时机都需要依靠多年的经验来掌控。

《守艺》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闽南辇轿》

良辰吉日,或是灯火阑珊时,辇轿就要惊艳登场。辇轿在这里,它已经不再只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群人的心灵寄托,一代又一代人把这门手艺坚定地传承下去,使它变成一个符号,流芳百世!

END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叶一煌

审核:一审|苏伟篇二审|杨伟艺三审|陈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