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作者:法律那些事儿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继往以为序章:中国宪法的制度展开》后记

□ 田雷 华东师范大学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继往以为序章:中国宪法的制度展开

大学问·雅理中国系列

田雷/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最近几年,在本科生的宪法课堂上,我一开始总会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宪法打个比喻,那么你愿意把宪法比作什么,请先填空,然后作答。年轻学生的思考虽难免稚嫩,但好在想象力没有受到教条的束缚,我把作业布置下去,经常能收获一些奇思妙想,有时候也让我很受启发。今年上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宪法课改到了网上,期中前,我收到了25份作业,读到他们关于宪法的25个比喻,仿佛又置身于课堂,与他们面对面讨论这个问题。

就在刚才,我翻出了上个学期的作业,25份作业,25个答案,想法五花八门,我粗略地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基础、地基、恒星、轮轴、灯塔、一面旗帜、万有引力、国际千克原器。

第二类:树(两次)、水、活水、火苗、种子、钟表、非牛顿流体。

第三类:字典、圆规、氧气、契约、兵权、老座钟、糖葫芦、无冕之王、短篇小说选集。

我之所以在宪法课上形成了布置这份作业的传统,是希望刚入法学院不久的学生能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在头脑里还没有堆满概念的时候,直接面对“宪法”,包括进入我国现行宪法的文本,把他所理解的“宪法”更具象地表达出来——在你眼中,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也因此,它像是什么?以上答案分为三类,第一类如“地基”、“恒星”和“轮轴”,所要表达的是宪法作为国之根本的特征。宪法课老师一开场就会定调,宪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的基石。比方说,有位同学把“宪法”比作了“万有引力”,他在作业中这么写道:

无论如何,宪法对人类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尽管它的影响如同地心引力一般令我们难以觉察,可一旦失去了宪法(包括无形的宪法),我们面临的会是道德的失重、社会运行的失序和伦理的真空。

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归纳为一点,就是失去宪法,就会失去一切,因为宪法是基础的基础,若是没有了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宪法,那么一个政治共同体就会进入秩序的黑洞——无法无天。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如我在本书中所一贯要论证的,就要求宪法规范能够历时而不变,具有不因常规政治的变化而变化的稳定性。

而第二类,如“活水”、“火苗”和“种子”,在我看来,答题者捕捉到的是宪法的另一面。这另一面,就是宪法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又要有与时俱进的能力,唯有如此,宪法才能“活”起来。在一篇题名为《宪法像活水》的作业中,有位同学很生动地描述了宪法的“活”:

即使进行宪法修改的程序复杂或者是宪法的修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但它仍是在变化和进步的。宪法就像是速度很慢的溪水,无论岸上的风景再如何变幻,水还是缓慢地向前流着,即使横腰拦断,它被迫停留在原地,水面也是有波澜的。

回到学生的作业,无论答案是“活水”,还是“火苗”,水和火在刻画宪法时恰恰是相容的,它们交叠在宪法要有能动的生命力这个命题上。换言之,一部宪法若没有内生的变革机制,这样的宪法迟早会为历史所抛弃。我们也能看到,在宪法史上,成功的制宪者往往懂得如何留白,他们相信时间会解决某些当下看来无解的问题,相信子孙后代的勇气、智慧和运气。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如此看来,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答案,作为比喻,它们各执一端,虽片面却深刻。一类思路强调宪法作为“圆规”或“旗帜”,只要宪法不变,则政治活动就必须按既定规则办,不可改旗易帜;另一类思路把宪法比作“种子”或“钟表”,只要社会在变,宪法也在必要时必须做出文本的调适,不能封闭僵化。也就是说,逻辑上相反的特征,放回到历史和现实的实践中却是相成的。为什么现代国家要有一部成文宪法,要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政治生活的构成规范写下来,就在于要把宪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总章程,立宪政治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不变”与“变”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长期存在的政治秩序,都在历史的行程中探索出自己的方法和技艺,古今中外,不同的宪制之道,一方面各美其美,另一方面又美美与共,构成了宪法学者要去观察并思考的课题。

至于第三类的答案,在确立了从“不变”到“变”的维度后,就成了被余下的一类,很难找出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其中的思路。但这并不是说这些作业不好,恰恰相反,看一下我数月前的评分,这个无法归类的一类反而有好几个高分,原因可能正在于这批学生不满足于单一维度内的抽象,而努力尝试把他们眼里“宪法”的复杂表达出来。从“圆规”、“糖葫芦”到“老座钟”,都可见挖空心思的思考。

有同学告诉我,宪法像是个圆规,“圆规是由不同零件组成的,当我们讨论圆规时,肯定是指完整的圆规,而不是其中的单个零件;宪法是由一条条法律条文构成的,它也是一个整体”。由这句朴素无华的话,我们可以推出一条颠扑不破的解释规则——正如我在课上会反复强调的,宪法解释的第一规则就是要把宪法视为一个整体,以我国现行的“八二宪法”为例,在开篇序言所构筑的历史叙事的笼罩下,从总纲到后三章“分则”,各个条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是一个融贯的意义系统,故而宪法解释最朴素的方法就是条款之间的互释。

在另一篇我也打了高分的作业中,“糖葫芦”的作者就告诉我,“宪法的这串‘糖葫芦’,是以人民的意志为芯,序言为糖衣,四章内容为山楂的”,简言之,宪法不是“平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立面的复合体。从“圆规”说做引申,我们可以进入一部宪法的内部,解释者在不同条款之间做并联串联,归纳出宪法文本的意思,而“糖葫芦”说则更像是站在宪法的外部,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去观察它并描述它,站在法学教育阶梯的起点处,大一学生还有脑洞可开,因为他们的头脑此时还未被填塞太多,某些似是而非的学说,比如宪法序言不是规范,总纲里充斥着政策性的宣告,比例原则大法好,还没有成为金科玉律,他们还能好奇地直接去面对宪法本身,像魔方一样去摸索它,“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所以,我才能读到“非牛顿流体”这样的怪诞但奇妙的答案,按照我对这篇作业的理解,宪法的一个特性就在于它是“测不准”的,因此是抗拒比喻的。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此刻,若是有学生反过来问我,老师,你怎么回答这道题,你想把宪法比作什么?大概是读书越多越僵化,所谓学会thinklike alawyer,反过来说也就是让许多条条框框塑造思维定势的过程。最近几年,我给学生出题目,自己也示范过如何回答,然而思来想去,

在我脑海中冒出的答案,不是一棵树,从树根、树干到树枝、树叶,既扎根于泥土深处,又朝天空中生长着;就像一艘船,每经过一个港口,它就要进行补给和必要的修缮,所以等终点又回到起点,航船归来,它在不断的自我修整中完成了它的航程。因为在理解一部宪法及其所展开的政治秩序时,我的思维定势就是要在“不变”和“变”的维度内去讨论宪制问题,这是我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意识所在。

不过即便在自己的“保留曲目”上,我还是能从大一学生的作业里学到很多,个别同学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我吃惊,我在这里再分享三篇作业里的思考。第一篇作业把宪法比作“轮轴”,用他的话来说,“我认为宪法就像汽车的轮轴,而国家就是整台汽车”,宪法轮轴不可更替,而国家这台汽车则在高速运转,那么怎么处理其中的冲突呢,作业里有段话写得很妙:

轮轴需要润滑,宪法也应得到新的解释。频繁修订宪法就如频繁更换轮轴一般是不可行的,我们只好去润滑它与时代之间的摩擦。对宪法的解释就是在不伤及根本的前提下对其的润滑、维修。

好一个“润滑它与时代之间的摩擦”,这不正是一国宪制所必须解决及宪法学者所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吗?对此,这位同学给出的答案是“宪法解释”。第二篇作业把宪法比作“短篇小说选集”,我猜想这位学生很可能是误入法学院的文学爱好者,笔下对宪法修改的描述形象又贴切:

宪法像经典短篇小说选集,隔几年会再版,也许因为市场需要增或减了两篇文章,也许因为政治缘故删去或修改了一句话。原作者可能早已不在,修宪人如同出版社编辑部人员,经过层层筛选、层层决议,其中或许有读者来信,或者咨询文化界名人建议,走过层层程序,还努力保有稳定性,经典的篇目要保留,经典的句子能不改就不改。

我想分享的最后一篇作业开篇就写道,“宪法像古城里面的一座老座钟”,然而古城老钟遇到了新问题,用作者的表述是,上了年头后,旧的时刻表就不适应了,“给这座古城里面新生的人们带来了困扰”,如果借用“轮轴”说,这就是宪法与时代产生了摩擦,于是古城民众必须要修理宪法这座老钟,看看这位学生是怎么说的:

由于老座钟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来着手准备它的修理。为此,古城管理人员挑选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参会讨论,钟体的整体框架只能接受抛光、打磨等微小变动,而一个零件的重新摆弄甚至舍弃重造则需要细细敲定、反复推敲,稍有不慎便会带来全城范围内日常维系、生活继续越发困难的后果。老师傅们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甚至修理技艺各不相同,对于老钟时间的重新推定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时就需要老师傅们投票决定。

最后的结果,“经过几个月的修理,老座钟重新整点报时,悠扬的钟声再次传遍了古城的大小街道。34个街道工作人员校正了街口的那座钟,古城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校正了自己的手表……”再补充说明一点,也来自作业正文后的“注释”,为什么是34个街道呢,因为“宪法影响着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和普通人的生活”。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写得很好,很用心,对不对?

前文所引的全部文字,均来自我在2020年春季学期宪法课上的第二次作业,学生基本上是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因为是网课,至今为止,我没有见过班上的同学。除了修改作业中因打字出现的错别字,我未做其他任何文字修改或润色。

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再补充一个自己的比喻,尤其是最近翻阅一些“八二宪法”的历史文献和材料,让我有此感悟。我愿把我国现行宪法比作一幅卷轴、一幅大卷轴。我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卷轴在我的想象中就是12年前发生的一幕场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李宁在点燃圣火之前飞天漫步,而作为背景,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的正是一幅大卷轴。随着卷轴的展开,对于李宁这位漫步者来说,过去舒展为现在,现在延伸至未来,而对于我们观察者来说,则看到未来不断过渡至现在,现在又凝结成过去——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卷轴上,构成了一种“非牛顿流体”。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这不就正像是我们的“八二宪法”吗?它作为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脱胎于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八二宪法”就奠基于改革开放作为共和国一个历史阶段的起始,新路在历史决议做出后打开,“八二宪法”也就成为我国“新宪法”。随后,它由一部新的宪法慢慢成长,在根本法的卷轴上,改革和开放也就内卷在它的展开中,就好像我们看到,在三分钟的飞天漫步中,李宁举着圣火,他的步伐一度超出了卷轴所照亮的区域,以领先两三步的距离走在了前面的“黑暗”区,跑到了历史的前面,但不久,卷轴又把李宁带回到画面里。我想,“八二宪法”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行程而缓缓舒展,论及这部宪法同改革和开放的关系,其间的“摩擦”也大体如此。

对于宪法学者来说,研究本国现行的宪法,方法论上的难题就是要去捕捉一种“活”的东西,如卷轴般正在打开的——在急剧变动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按下快门只要一瞬间,但等拿到拍到的照片时,上面的风景也有可能是俱往矣了。正是因为这个顾虑,我才在序言的最后指出,研究现行的“八二宪法”时,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历史,构成了宪法学者所能扎根的“祖国大地”。在此,我还想补充一点,即便是研究现行宪法已经过往的“历史”,也要自觉意识到,只有在线性时间观的史学范式内,这段宪法史才可能是凝固的,对于一位法学者来说,他始终要面对现行宪法的“未来”对其过往的某种修正,只要现行宪法还在如卷轴一样徐徐展开,那么它的过往也都是活的历史。“八二宪法”研究的“烧脑”之处,从法学角度看就在这里。

这也就回到了本书的题目,在一部宪法的时序内,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为人父母者,方知父母恩。同样,也只有在自己成为一位老师后,回首过往,才真正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塑造,不仅是学术的,还包括人生。任教已整十年,《继往以为序章》是我的第一本书。能成为一本书的作者,无论如何,都是幸运的。此刻,对我来说,这本书作为重新出发的一个“序章”,也有它的漫长学术过往。

我要感谢张千帆教授、王绍光教授、布鲁斯·阿克曼教授(Bruce Ackerman),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在求学的不同阶段先后遇到三位恩师,是我人生的幸运。没有丝毫夸张,他们的身教和言传,塑造了今天的我,让我成为一名老师,一名有用的人,一名在大多数时候都很快乐的人。作为一位学者,在这本讨论宪法问题的书里,我要感谢甘阳教授、冯象教授、苏力教授、王希教授、强世功教授、阿基亚·阿玛教授(Akhil Amar),我研究宪法的一招一式,都有他们的指导,受益于他们的授课、私教,或者就是读他们的书和文章,与他们“讨论”,他们的著述为我这个后辈学者构筑了沉浸于其中的“田野”。作为一本书的作者,我要感谢黄宗智教授、汪晖教授、王绍光教授、苏力教授,在这本书还只是一份pdf格式的论文自编集时,他们就愿意推荐这本仍待打磨的书,他们是我打心底敬重的思想者,是远远注目,但又不愿多打扰的榜样,我把他们对此书的肯定当作善意的鼓励和鞭策。

在我求学和执教的不同阶段,赵娟教授、於兴中教授、李连江教授、李本教授(Benjamin Liebman)、强世功教授、郑戈教授都曾在关键时施以援手,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他们在我心里树立起好老师该有的样子。本书主体部分的写作完成于我在重庆大学高研院和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工作期间。我要感谢重庆大学杨丹副校长、蔡珍红处长、高研院曾佐伶书记、张旭东院长、姚飞副院长、甘阳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对我的选择的理解,感谢高研院多位学术委员对我延续至今的爱护——当年凭借理想就能凝聚起一个学术的共同体,其间的缘分是我从来没有忘怀的。我还要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童世骏教授、法学院张志铭院长、张惠虹书记,以及法学院这个大家庭,能在上海安居乐业,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还有法学院所提供的项目资助,让本书的出版少了一些困难。

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学者可以没有群,但不能没有朋友,可以少些礼貌式的点赞或复制粘贴的祝贺,但要多些真诚的在意和关心。说到这里,要感谢刘诚、刘晗、欧树军、乔仕彤、阎天、于明、章永乐、左亦鲁,以及很多我在这里无法一一列明的朋友,是你们让“友谊”这个词从未脱去它源于生活的质感。赵晓力教授最近的一次“怒斥”,也让我警醒,以经营朋友圈作为大学的成功之道,是可怜的,愿每一代的学子都能结成他们的“无形的学院”。还要感谢在法学界曾给我无私帮助的许多师友:李秀清教授、聂鑫教授、桑本谦教授、陈柏峰教授、刘忠教授、吴泽勇教授、宋华琳教授、支振锋教授、姜峰教授、李忠夏教授、陈颀老师、魏磊杰老师、袁方老师、李洁老师、岑峨老师、王美舒老师。还有常安、李振、尤陈俊、李晟、萧武、汪卫华等许多朋友,你们经常在朋友圈对我喊话,请你们继续——开涮,是一种礼遇。

特别要感谢刘隆进编辑和王佳睿编辑——本书能够出版,离开他们的努力及看不见的种种付出,是不可想象的。一如既往,也要感谢刘海光编辑和张阳编辑,为了他们为本书所曾付出的努力。

感谢我的家人,我把这本其实迟到许久的书献给他们。

2020年10月1日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田雷:宪法课上的“宪法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