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文 | 沪上雷少

编辑 | 小丸子

i3、i8被废掉之后,宝马在电动化时代落伍了。

此番推出的售价高达85w的iX,产品本身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诚意,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力大概率会落败。

2025年将是宝马电动化战略转型的重要节点。

届时,宝马集团将发布“新世代”车型,具备完全重新设计的IT和软件架构、全新一代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以及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

这是前不久宝马集团2022年“迎新年线上年会”中,释放出来的关键信息。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彼得博士、高乐先生担纲今年的宝马年会

当然除此之外,以宝马集团负责企业财务以及中国事务的董事彼得博士、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为首的BMW高层,还分别从多维度对宝马中国战略进行了充分介绍。

一言以蔽之,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宝马电动化将火力全开,加速电动化产品的导入及新平台新车型的研发速度。

01

i3、i8被废之后,电动化再无宝马

众所周知,自从BMW前前任董事长、一代“狠人”雷瑟夫2015年荣退之后,从科鲁格到齐普策,在应对电动化转型这件事情上,无不瞻前顾后、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2015年接棒雷瑟夫的科鲁格,甚至因为在电动化转型上的糟糕表现,任期还未满便于2019年被提前“赶下台”。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宝马集团全球CEO齐普策

齐普策临危受命接棒科鲁格之后,经历了2020年的政权过渡及疫情等冲击,位子刚刚坐稳如今终于要全力提速BMW的电动化转型步伐了。

无须讳言,在i3、i8项目被“砍掉”之后,2016-2020被业内公认为是BMW在电动化转型上,丢失的关键5年。

恰恰是在那几年时间里,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中国本土的蔚来、小鹏、理想等一众电动车新贵,集中完成了换道超车。

在电动化转型这个关乎传统车企前途命运的大事上,BMW“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说法由此而来。

事实上,在今年广州车展上以iX、i4为代表的宝马全新电动车产品亮出之前,过去较长一段时期里BMW在华的电动车产品,可谓形单影只少的可怜。

满打满算,也就一款根据燃油车X3改造而来的iX3在售。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油改电”而来的宝马iX3

更早之前根据X1“油改电”而来的华晨宝马之诺1E,甚至都没好意思挂BMW的蓝天白云标。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BMW的电动化战略也就从2021年底、2022年才会正式起航。而充当宝马新一轮电动化转型拓路先锋的产品,非广州车展上开售的BMW iX莫属。

iX是否属于“油改电”?

关于BMW iX这款车,现如今网上的信息有很多,产品亮点与槽点的介绍也都非常的详尽。

此前广州车展上,笔者也有对实车进行一番近距离打量,总体印象可以用“人气挺旺、诚意不足”加以概况。

如今,结合年会上彼得、高乐等人释放的信息来看,对于BMW iX这款产品想必大伙儿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对于这一点,自从新车亮相以来,业界内外及广大网友一直有争议,不少人觉得新车相较于宝马X系列的燃油车产品,并无多少新意和革命性的变化,有很大的“油改电”的嫌疑。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笔者认为,虽说相较于之前的iX3简单粗暴的“油改电”,iX的电动化属性要相对更“纯”一点,但本质上来看BMW iX仍旧是“油改电”的过渡性产品。

对于这一点,不仅大伙儿此前的种种分析不无道理,此次年会上BMW的自我表述里,极大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即BMW真正的电动化平台架构下的全新电动化车型,要到2025年才会面世。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宝马iX的诞生地——德国丁戈尔芬工厂,并非是一座全新的专门为纯正电动化平台和产品投产建造的新工厂,只是为了电气化适配而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升级改造。

与之对应,iX这款车采用的是兼容ICE、PHEV、BEV的高兼容性的CLAR平台,骨子里依旧传承了燃油车的DNA架构。

对此,宝马的相关研发高管也曾公开放言,放弃燃油车既有的平台和产线,完全去全新研发和建造纯正的电动车工厂和产线,代价太高。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宝马iX产自改造后的德国丁戈尔芬工厂

综上种种,iX这款BMW当下的电动车旗舰SUV,还是广义上的“油改电”,宝马自己也知道它只是过渡性产品。

02

iX核心竞争力是啥?85W靠啥支撑?

老实说,当广州车展上iX的售价一经公布(iX xDrive 50售价84.69万元),便引发了广大网友和业内人士热议。

有说相较于宝马的X5、X7等燃油车,iX的定价不算贵;但也有说电动化时代的宝马,还在继续“端着”,其平淡无奇的产品力,压根支撑不起85W的高价。

乐逗汽车以为,宝马如此定价并不意外,毕竟燃油车时代包括宝马在内,太多的豪华品牌乃至常规性合资品牌,习惯了在中国市场“高价赚钱”。

别的不说,仅仅是BMW这个“车标”,那也得值不少钱,品牌溢价嘛。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燃油车时代的宝马们,抛开品牌力光环之外,产品层面本身也的确具备较大的优势。

比如传统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宝马们搞的早确实有独树一帜的地方。

像宝马向来以发动机、底盘、操控等见长,宝马开起来的驾驶乐趣,非一般的品牌和竞品能给到的。奔驰呢,汽车的发明者,豪华性舒适性等标签同样难以替代。

最不济的奥迪,也凭借“灯厂”的江湖名号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科技化标签。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开宝马、坐奔驰、品奥迪”!

这些都是支撑BBA们过去高品牌溢价的重要砝码,即我有你比不了甚至没有的“核心杀手锏”。不然高品牌力和品牌溢价,就如同空中楼阁。

然后现在时代变了,电动化时代的汽车新三大件也跟着变了。

智能电动车比的是谁的三电系统好,谁的智能化程度高。而这些方面,无论是BMW还是奔驰奥迪等传统巨头,已然没有了过去的那种显著优势,甚至一些地方“劣势”明显。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以宝马iX为例,首先600多公里的续航、4.6秒的零百加速等指标,别说放到85万的价位了,即便放到四五十万的价位,难言抢眼;

再看智能化体验,别看新车也“破纪录”地给安上了一块尺寸不小的连体屏,无论是车机系统还是智能辅助驾驶,那水平跟特斯拉、蔚小理们,差了不止一个段位。

一句话,这台售价高达85w的BMW iX单就产品力来看,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来比,都算不上“能打”。

智能化领域更是明显落后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友商。

这个时候产品力本身不仅没有突出的优势和亮点,在电动化、智能化这些最核心的领域,还处于落后甚至明显落后的状态。

高逼格的品牌力和品牌溢价,自然成了“镜中月水中花”,难以维系。

03

时代淘汰BMW,与宝马们无关

长安汽车原董事长张宝林说过,面对电动化、智能化产业变革大潮,“时代抛弃你,与你无关”。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像BMW这样的传统燃油车跨国巨头,在燃油车时代取得成绩越大、辉煌越大,其在面临产业变革时转型升级的压力越大、阻力越大。

很简单的例子,像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以前压根没有造过油车,也没有燃油车平台架构和工厂基地,所以他们在干电动车的时候,如同在一张全新的“白纸”上画画,毫无束缚。

但宝马们不可以,以前的工厂、生产线、模具、平台架构等,很难全都作废推到重来,这样代价太高阻力太大。

所以他们更多时候只能在一张张已经“画满画”的纸张上,再涂涂改改。

一如宝马自己的高管所言,打造一个全新的电动车技术平台架构、建设一座全新的电动车工厂,要花掉巨额的资金。

但在现有的工厂产线上进行升级改造,就能省很多钱。研发技术平台架构更是如此。

这就解释了过去这么些年,在i3、i8项目被废掉之后,为何宝马相继搞出的之诺、iX3,乃至iX,给人的印象无不是“燃油车痕迹太重”。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压根不像是全新打造的足够纯正的电动车产品,“油改电”一说由此而来。

乐逗观察:

试问,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过程中,为何曾经不可一世的百年“老字号”诺基亚、主打“高端”定位的黑莓,纷纷陨落被消费者抛弃?

不能说他们的牌子不够硬、不够响,只能说时代变了,一旦你产品本身没能跟上时代和用户的需求,企业再大过去的品牌力再牛,面对时代变革大势都不堪一击。

况且消费者主力人群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的父辈、爷爷辈们认可宝马,觉得买宝马开宝马有面子,到了我们这一代,尤其90、95乃至后面的00后一代,还有多少人骨子里“崇洋媚外”,潜意识里觉得宝马牛皮?!

BMW iX仍是“油改电”过渡产品,宝马电动化急需换挡加速

曾经品牌溢价超高的黑莓手机

毫无疑问,宝马在电动化时代已经落伍了,此番推出的售价高达85w的iX,产品本身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诚意,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力大概率也会落败。

当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宝马的体量还在,电动车是大的趋势,但中短期来看燃油车还将占据较为主流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所以BMW们还有时间和机会。

你看,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诺基亚倒下了、摩托罗拉垮掉了,三星不是成功转型和突围了么。

不管咋说,2025年全新电动化产品到来之前,宝马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不要太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