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吉敏《小水滴漫游记》:一滴水也要返回大海

周吉敏《小水滴漫游记》:一滴水也要返回大海

周吉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月之故乡》《民间绝色》《斜阳外》《小水滴漫游记》等多部文集。多篇散文作品入选全国各类散文年选、散文选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周吉敏童话长篇小说《小水滴漫游记——穿过一条古老的运河》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周吉敏《小水滴漫游记》:一滴水也要返回大海

这是一部以浙江温州地域文化为素材创作而成的童话作品,分春—夏—秋—冬—春五个篇章,每一篇章又以温州人的母亲河——塘河流经的“瞿溪”“郭溪”“潘桥”“娄桥”“新桥”等这些塘河孕育的集镇为小节单位,分三到四个小节,一共19个小节,18万多字,内容连贯,又独立成篇。

温州有着4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323年,东晋朝廷设立永嘉郡开始建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温州得名的开始,至今沿用。这一小片被海水亲吻的地方,古称“瓯”,《山海经·海内南经》云“瓯居海中”。水是它的胞衣,经过漫长孕育,形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格局。千百年来,温州人在这片大海留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似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宋温州知州杨蟠的诗《咏永嘉》是温州这座城市最好的写照。诗中“水如棋局分街陌”,描绘的是温州水系的情状。这条水系就是被温州人称为母亲河的塘河。

书中插图展现了温州地域独特的魅力。主角“小水滴”从塘河源头开始,一路游历,直到瑞安,入江归海。小水滴游历塘河,其实也是解读温州丰富的地域文化。随着小水滴的视野,呈现了东海一隅的温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灿烂而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说,这部长篇童话也是一部温州文化百科全书,是一本研学温州的文化范本。

作者为“小水滴”插上了翅膀,小水滴可以飞,可以跳,可以玩滑滑梯,不仅通晓人类与动物的语言,还能够与植物交谈。这是一颗万能的水滴,在大白鹅、小黄鹂、乌鸫鸟、鲤鱼、柳树、榕树、小白鹭等诸多朋友的帮助下,获取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一路也遇到诸多危险挫折,比如被卷进漩涡,被吞进小青蛇的肚子,长时间在岸上差点蒸发,冬天险些凝固成冰等,但总是化险为夷。

“这是一次儿童文学文本上的创新尝试。在写作中,我突破了童话完整讲一个故事的传统,以童话形象去游历,容纳丰富的地域文化知识,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童话。”谈到创作过程,周吉敏说:“小水滴在游历塘河中,体验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她’在夏天遭遇了台风,小白鹭的死,让‘她’体验到了‘死亡’的可怕,体验到万物生灵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在这样的游历中,养成了小水滴勇敢、乐观、善良、奉献、包容的品德,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生命历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也是一部生命长成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