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完全是、只是你的事情”。

文 | 申宽

编辑 | 罗山

可能每个女孩小时候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以后当个老师或者护士就挺好的”。建议并非出自对这些职业的了解,而是出于对“安稳”的想象——但这,与女性真实的人生无关。

在收到这样的建议多年以后,蓝盈莹选择成为演员,宋坤正在成为无动力大帆船船长,张春现在是心理咨询师和作家,色阿从事性教育科普与传播工作。

她们的人生选择各不相同,但相似有一点:在始终会面对意外与不确定的世界里,“女人要安稳”,并没有成为她们人生的第一准则。她们主动探索,但也为每一次出发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富有勇气和智慧的。

2023年妇女节,南方周末携手妈富隆,走进四位女性的人生,与她们展开对话。

以下,是她们与自己、与女性身份、与风险和成长的故事。

1

出发,向风险与风景并存的旅途

如果不是出发去航海,你永远不会知道7月的大西洋有多冷。

同纬度的陆地上,人们已经打起遮阳伞、吃起冷饮,而船员宋坤头戴雷锋帽,手戴滑雪手套,衣服一层套一层。值夜班的时候,海风带来的寒气会驱走睡意,就算是烧一杯热茶都会让人心生感激。

宋坤说,只要眼睛适应黑暗,大海的魅力就会显露出来。“我抬起头,一轮明月安静地守候在夜空,星星在黑暗的幕布上明明灭灭,好似在低语。我们仿佛在无边的银色草原上起伏驰骋,我情不自禁地拉下面罩,让自由的风肆意吹入发间,我感到每一个细胞都呼吸到了这种自由。”

这是宋坤一次又一次升起船帆的理由。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登船的航行,“笑容从嘴巴咧到耳根,每学一点东西,我都会觉得,自己有一天就能开走一条大船”。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航海人 宋坤

但在完成环球航行的十年之后,仍然在海上的宋坤,深知大海的危险——遇上风浪,帆船马上就成了一片叶子。宋坤能一口气数出过去几年里的意外:两个人不小心落水,一个人被桅杆打到头。他们的航程与人生因此戛然而止,“这种时候就会发现,人是个多脆弱的物件”。

做演员十年之后,蓝盈莹也提及表演会带来的情绪波折。进入角色和陷入角色只有一线之隔。她曾饰演过一个寻找爱人的女孩,甚至杀青之后,角色的命运和忧愁仍纠缠着她,旁人哪怕只是提及角色的名字,都会让她忍不住哽咽。

在性教育传播者色阿的讲座上,意外和风险,是她会使用的高频词汇。女性总是面对不同的风险,色阿提醒,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有时又是社会舆论上的——比如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社会对其性自由的容忍度并不相同。

在连续几年的时间里,宋坤的妈妈一直在问,“就不能去找份正经工作吗?”妈妈说的正经工作,是指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打电脑,说话温柔,皮肤白皙,见到人会文质彬彬地说话——没有风浪和危险的。

这样的人生也不错,只不过不是宋坤想要的。她一次次笑着感谢亲友们的建议,但到了航行的日子,依然换上装备向大海出发。

冒险不意味着贸然犯险。

对宋坤来说,航海的自由与快乐,是建立在无数条安全流程准则里的。在过去10年的航行里,提防意外成了宋坤的肌肉记忆。安全带连着船体,能防止落水,于是只要风大、天黑就一定要挂上,挂完低头,看看锁扣有没有卡好;拉绳子和绞盘的时候要拇指朝向自己,而不是朝外——这样才能避免拇指被绳子割断,失去手部的重要功能;掌舵时要注意安全角度,出海时要佩戴自动定位装置。于是,她也就可以在值班的深夜有一刻暂时忘记颠簸的小船,抬头看看辽阔星空。

蓝盈莹也会为自己的心理安全设个界线。那些在表演时萦绕在心的郁结,她会用给角色写一封信或是只言片语来排解,“在一起的时候好好拥抱,离开的时候就好好告别”,于是说再见也就没有那么难。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演员蓝盈莹

在关于“自己”和“他人”期待的平衡上,色阿始终相信自我感知的能动性和力量。性教育是生命教育,“我们并不只要教女性怎么做,更多的其实是补足信息,让她知道自己正在面临什么,并不是‘要怎么做’,而是‘你可以怎么做’”。

宋坤喜欢扬帆时世界半径变大了的感觉,途经的城市和海域都在眼前清晰起来。蓝盈莹也无法舍弃表演。她喜欢与角色合二为一时,忘记时间、观众和第四堵墙时的心流。色阿则坚定认为,风险与自由选择绝不是非此即彼,“所有一切自由选择的前提都是你知道所有的风险,并且知道如何应对。但罔顾欲求、一味地规避风险,会反倒限制女性的生存和自由空间”。

遵循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倾听自己的建议,“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完全是、只是你的事情”。

即便是担心女儿,宋坤的妈妈后来也接受了女儿的工作,也是妈妈的支持,宋坤最终完成了她的环球航行。

不出海的时候,她们会一起去海边的俱乐部。妈妈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适应,海滩上晒得脸黑黑、每天在船上爬上爬下、练出强壮的肌肉的女儿。有的时候,母女俩一起挖海虹。有的时候,她们等帆鼓起来,就打开小船的发动机,摇摇晃晃地再一次迎风开进海里。

2

直视禁区

可是,如果通向大海的码头,被拉上了一道警戒线呢?

比如规训。关于“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规训,像一道又一道的警戒线,让女性难以迈步出发。

作家、心理咨询师张春在人生中第一堂泰拳课就撞上了这条警戒线。

先是热身,再是教练举靶,她一拳一拳地击打,流畅、有力,让她积蓄起一些信心。接着到了真人对练,对着面前这个将近两米高、200斤的络腮胡大汉,别说出拳,她连正视对方的眼睛都很难做到。

两分钟以后,张春放弃了,躺在地上开始哭。

打出这一拳以前,我在怕什么?张春想。这可能是一种最显而易见的幻想,害怕自己受伤,但也是另一种幻想——害怕自己只是练了两小时的拳,就一下把教练打伤了。当然,这两点都不可能,教练不会下此狠手,而她的拳头,或许压根没机会落在教练身上。尽管她理智上知道这两点,但捏紧的拳头就是没办法挥出去。

“这样的担忧在女性的成长中如影随形,你时而觉得自己好脆弱,时而觉得自己有毁天灭地的可能性,于是就会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敢做。”有时畏惧自己被伤害,有时畏惧别人被伤害,于是自己的感受就这么被藏了起来。在无数个人生瞬间、无数个家庭和无数段两性关系里,类似的桥段不断重复。

她给这个处境起了个名字,“双重束缚”:第一重束缚是“你有一个糟糕的处境”,第二重束缚是“但你不许感觉不好”。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作家、心理咨询师张春

“不舒服”三个字有多难讲出口,作为传播者,也是女性,色阿最清楚。“觉得不舒服你可以提出来”这个概念,在许多女性的生活里是缺失的,“我们不擅长拒绝”。

而另一方面,“舒服”,也不是能被轻易提及的字眼。“女性从小开始就会被要求不谈论跟性和身体相关的任何事情。在经历胸部发育、月经等自然现象的时候会‘获得’羞耻感。”这样的羞耻感时常伴随女性,闭口不谈成为常态。

封闭和缄默,也似乎是代代相传的基因。她时而也会收到阿姨和姐姐们的私信,“有些人会分享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不适和抗拒,她们会觉得这是肮脏的事情;而另一些人会觉得事情发生多年,已经看淡了”。

可后者更让色阿感到担忧,“如果母亲已经觉得没什么了,她会不会要求孩子也不要告诉别人?时间会治愈伤害,但它的影响可能一直都在。”

在谈到女性在个人探索和亲密关系中的自主性获得时,色阿认为:“我们希望大声告诉全社会,女人也有追求快乐跟愉悦的权利”,但以往社会对于女性的警戒一直是“不想受到伤害就不要出门”。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这是傲慢的。色阿说。对女性做出简单粗暴的规训,却没人提及她本该有怎样的权利,也没人告诉她们相关的知识和事实。

只有看见这些警戒线,才有冲破它们、继续前行的可能性。

3

让女性的声音多起来

女性能不能走出码头享受人生,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个话题大到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但也可以小如一张沙发。

张春说,过去的这些年,她从没坐过一张令她满意的沙发,它们的宽度总是远超过她大腿的长度,于是她没法舒服地窝进去。化妆间的凳子、号称是人体工学的椅子、游戏手柄甚至手机,和沙发一样,都没有适合“她”的:“过去的30多年,我都会想是不是我不该不舒服,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是沙发错了,不是我错了。不是我长错了,我长的就是天经地义,我就长成这样了。”

40岁之后,张春终于开始这么想。

不只是沙发的设计需要改变,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女性的声音。这样,更多的女性才能知道自己拥有选择,才能勇敢说出自己想要的选择。

就像孩子们需要性教育,性骚扰的受害者需要一句“你没有错”,两性关系里的女性需要一句“你要倾听自己的身体”,这个世界对性的描述需要除了“神圣”和“危险”之外的中间地带。这是色阿和同事们想补上的拼图。

“在这个社会中,很多标准、信息都缺乏女性的视角——因为‘她们’都缺失了,所以我们才需要说出来,”色阿说,“这不是为了教导,而是建议,或者说是共同努力的邀请。”

这个邀请或许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现实,“结构性问题不好改变,但每一小步都在消除无力感。”色阿说。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性教育传播者色阿

关于“她”的变化,蓝盈莹对此亦是感受颇深。

从入行开始,她扮演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她看到,影像中,女性角色的“样子”正在变得更加丰富,而她自己,也在过去近10年的变化中,获得了更多力量,“爱情不再是唯一标准,‘她’可以追求爱情,但幸福和成功的概念对每个角色来说都不一样了”。

蓝盈莹提起电视剧《芳心荡漾》里的角色——一个热爱工作的保险推销员。这是一位心甘情愿让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女性。开拍的时候,蓝盈莹往脖子上挂了一支手机,那是自用的手机,也存着客户的电话,准备随时接起——这是蓝盈莹塑造角色的“小心思”。

另一面,站在情感逐渐消失的选择岔口时,她也会毅然选择挥手说再见。“她及时止损,及时地知道我自己想要的人生是怎么样的,无惧外界的评价,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剧本里女性们,正在更加主动、勇敢地直面自我的需求。

蓝盈莹的现实生活也与自己扮演的角色相呼应,她直率、真实、目标明确——无论是演一个角色、完成一次唱跳还是参加一场比赛,她永远会做到自己的100%。“我想深呼吸,我向往美景,我要多看两眼,它其实是一种生命力,渴望、珍惜生命的力量。”蓝盈莹说。

在宋坤的帆船上,你也能开始看到更多这样生机勃勃的年轻女孩——这是宋坤开始接触帆船时不曾有过的景象。她们和当年的她一样,嘴咧到耳朵根,对风、浪和帆充满好奇,第一次上船反而像是到了熟悉的地方,永远对下一次航行充满期待。

女孩们不少是听说了宋坤的故事,被她吸引而来。如果是个男船长,大家多少会有点不好意思,但现在她们可以放轻松了。“我的目的不是希望让更多女性加入航海,而是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她们发现‘原来我还能有这么喜欢的事情可以做’,我就觉得特别有价值。”

声音多起来,榜样多起来,才能有更多的女性敢于升起风帆,见识自我的可能性,向人生之海航行去。

4

一小步的改变

看清女性的处境之后,如果想要迈出一小步,该怎么做?

一位在公开场合常常选择沉默的女人来找到张春。她决定尝试发一次言。

张春的建议是,一小步就好——不用一步登月,而是一小步。“我们总是讲要勇于尝试,要走出舒适区,但这样说,好像就有这么一道规则要你‘不能退缩,否则就是出尔反尔’,就好像一旦决定就不能返回、不可更改。”

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点,张春这么认为。不用想自己要做个女强人或成为女性领袖,只用往前走一小步就好。如果想要尝试,可以只举手一秒钟,趁别人看见以前就放下来都好;或者深呼吸一下,哪怕只有一下。“你要觉得不舒服就马上回到舒适区,哪怕冲了两步,再退一百步都是可以的。”

但无论进退,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会有习得性无助,那她也可以有习得性勇敢。”张春说。

想通这一点,人生或许会容易一些。在一个行业的会议里,一位同行在分析时,认为被家暴的女士是自己有问题,张春非常婉转地打断了他,“过后这个老师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不要作秀”。

“我就不做声了,我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但是在当事人面前我是打断了那个对话的。”张春坦然,“大部分时候我就是认怂了,但是有的时候我想来想去,觉得现在我可以冒一点险,我有的时候也会打断一下。”

就是这样的尝试,让宋坤从帆船俱乐部的志愿者一步步成为船长——这个兔子洞里至今依然有数不清的奇遇。

在完成全球航行、熟悉了海浪与船帆之后,宋坤开始进修天文导航、学习机械原理。如果要成为一位船长,她需要在船只事故或电子导航失灵之后维修故障、辨别方向。

她依旧留着长发,“我就是要让他们老远地看着就知道对面是一个女船长,女船长也可以这么帅。”

对蓝盈莹来说,做演员依然是漫长的修行,但她能从一次又一次表演的探索里体会到人生的丰富况味。她想要的不只是镜头中的“精确”,而是更要了解角色在镜头外的人生。这或许意味着她还要在复杂的情绪中不停起伏,但表演依旧是她乐此不疲的事情。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色阿也一样。从高一开始接触性教育到现在全职在这个行业,跌跌撞撞有,开心骄傲也有。“在每一次结束讲座的时候,都会有人非常真情实感地走过来问能不能抱抱我”,那些女孩们未曾谈及、无从倾诉、不敢正视的心事,很多说给了她听。“最近两三年能听到非常多的妹妹们,过来说某种程度上想成为我这样的人”,这让色阿非常自豪。

不断纠正关于身体的偏见,不断强调关于意外的保护,或者安慰一个又一个雷同的创伤。但每一个拥抱、每一封后台私信发来的感激甚至简短的对话,都是她走出下一步的理由。

这一小步之后的人生,令人期待。

宋坤憧憬着下一次出海,蓝盈莹盼望着下一次挑战,色阿在等待不一样的听众和读者,而张春会偶尔思考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尝试是什么样,她可能过段时间,就不再做作家或心理咨询师了——没人知道风暴和礁石何时来临,但她们已有准备,她们已有突围和前行的底气。

张春说,这就是女性的人生:“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也是不可限量、火树银花”。

(专题)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03-2025-CN-XHB-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