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痛哉惜哉!大败三任围剿总指挥,地位在粟裕之上,战功赫赫却遭错杀

在我军历史上,有一名赫赫有名的战将,其军事才能不输粟裕,地位在粟裕之上,比肩陈毅。可谓是战功赫赫。如果不是被错杀能活到建国之后,55年授衔时,起码是大将。

痛哉惜哉!大败三任围剿总指挥,地位在粟裕之上,战功赫赫却遭错杀

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乱说,高敬亭参加红军的第二年,就当选乡苏维埃主席,第三年就担任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主席,第四年,已经是红25军75师政委了。

痛哉惜哉!大败三任围剿总指挥,地位在粟裕之上,战功赫赫却遭错杀

到了1934年,红25军北上长征,高敬亭留下坚持游击斗争,他重建红28军,担任政委,是最高首长,因为28军没有设军长。

从那以后,高敬亭率领红28军,面对有时是上百倍于己的强敌,毫不畏惧,无数次以弱胜强,成为根据地人民心中的一面旗帜。

抗战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当时新四军共有四个支队,我们来看看这四个支队的司令和副司令,就知道高敬亭的地位之高了。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第三支队司令张云逸,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

痛哉惜哉!大败三任围剿总指挥,地位在粟裕之上,战功赫赫却遭错杀

各支队的副司令,也都是名满华夏的战将,第一支队副司令傅秋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二支队副司令粟裕,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名列十大将之首。据说是他竭力辞去了元帅军衔。第三支队副司令谭震林,被列入大将名单,后因到地方工作的不授衔,没被授衔。第四支队副司令杜平,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是个支队的副司令最低军衔是中将。而司令员中,陈毅是元帅,张鼎丞当初也在大将的名单中,张云逸,大将军衔。

那么,在新四军中,第四支队实力如何呢?位于四个支队之首,是新四军中当之无愧的一支劲旅。

当时新四军四个支队一万零三百人,一至三支队,各有两个团两千余人,而四支队拥有四个团,三个步兵团,一个手枪团,四千多人,装备也是最强的。

而且,高敬亭在四个支队司令中,年龄最小,自然发展前途也就最大。当时,陈毅36岁,张鼎丞39岁,张云逸45岁,新四军军部的领导人中,军长叶挺41岁,副军长项英39岁。而高敬亭年仅30岁。

痛哉惜哉!大败三任围剿总指挥,地位在粟裕之上,战功赫赫却遭错杀

那么,高敬亭战功究竟如何呢?我们分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来看一看。

红军时期,高敬亭率领红28军,以两千人队伍,对付10万前来围剿的国军,毫无惧色,多次以弱胜强,可以说就是常胜将军。

第一任围剿总指挥是刘镇华,率兵十万,其中以梁冠英的25路军最为强悍。高敬亭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把敌人弄得疲惫不堪,然后在深山中设伏,利用有利地形,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老蒋一怒之下,撤掉了刘镇华,任命梁冠英为总指挥,限期剿灭28军。但梁冠英的下场跟刘镇华没有任何差别,十万大军被高敬亭几千人打败。

老蒋更是生气,又下令撤掉了梁冠英的总指挥职务。第三次,调来了曾经在围剿红军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卫立煌。正规军就有十万,还调动了地方保安团。他实施联保株连政策,一家通共五家全杀,企图隔断老百姓跟红军的联系。

痛哉惜哉!大败三任围剿总指挥,地位在粟裕之上,战功赫赫却遭错杀

同时,卫立煌实行碉堡政策,重要村镇、交通要道、山岭隘口,都修筑碉堡。当时,卫立煌修筑了多少碉堡呢?24700多座,有的碉堡之间只隔半里路。

面对卫立煌的碉堡战术,高敬亭采用分散行动来应对,以连排为活动单位,以便衣为主。同时对敌人采取分化政策,民团只要为红军通风报信的,提供情报的,都不打,只打那些顽固的正规军。

高敬亭的应对,让卫立煌一点办法也没有。敌人不是依仗碉堡吗?那就打得敌人就缩在碉堡里。那么多碉堡,反正有得打,谁也不知道打哪一个,在哪里打。

就在卫立煌无计可施之时,七七事变爆发了,卫立煌去庐山开会,这次围剿无疾而终。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带领四支队跟日军作战。1938年5月16日,高敬亭率部发动蒋家河口战斗,毙敌20多人而四支队无一损伤,打响了新四军挺进敌后第一仗。

蒋家河口战斗影响很大,老蒋给叶挺发来嘉奖电报,通电嘉奖四支队。据统计,高敬亭东进下山的一年零四个月里,率部作战90多次,跟千人以上日军作战就达到4次,毙、伤敌军2300多人,其中1700多人都是日军。

这90多次大大小小战斗中,四支队每场全胜,从中可以看出高敬亭确实有高超的指挥才能。

然而,正当高敬亭率部与敌作战时,却被秘密逮捕了。当时日军悬赏十万大洋买高敬亭的人头,结果这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高敬亭被处决后,四支队2000多人愤而离开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上级紧急调徐海东接任四支队司令,这才稳住了局势。

听闻高敬亭被处决,主席震怒质问:“我们让高敬亭来延安,为何要处决他?速查清原因报中央!”

事后,叶挺、邓子恢、张云逸等都做了检查。可是,一代军事奇才已被错杀,太令人痛心了。后来主席一直记着这件事,1975年接到高敬亭之女高凤英的信后,专门指派汪东兴调查此事,但直到1977年4月,高敬亭才沉冤昭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