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除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卓绝外,其实在东北地区,有一支抗日联军也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时期,并且硬生生的挺过来了。别小看这样一支不被广泛熟知的队伍,他们的故事讲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也是重量级的。

当年抗联队伍在东北地区艰苦战斗了十四年,面对日寇的围剿,不得不越过边境撤到苏联保存实力,那时苏联对抗联给予了帮助,并且嫌弃中国士兵吃太多了,而得知其中的真实缘由后,给中国这支抗联的战士们竖起了大拇指。

而苏联、日寇和抗联之间,还有着更多力量上的角逐,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抗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为何它那么重要,而后它又何去何从?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抗联的存在对东北来说至关重要

抗联全称为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于1936年2月,并被编入到了中共红军的队伍之中。这支队伍刚开始人数并不多,但随着日寇在东北的肆意横行,很多百姓都加入到抗日队伍中,使得1937年秋时,这支队伍已经扩充到了三万余人,并且建立了三大游击区。

正是因为抗日联军的存在,使得日寇在东北地区遭受到了阻力,并且不敢小觑这部分兵力。

日军虽然明面上占领了东北三省,对百姓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实际上并没能够真正收买住东北百姓们的心,这种作恶多端的行为只会招来更强烈的反击。而抗日联军便是东北地区百姓们的希望所在,正义所在。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原本来说,从兵力和装备上,抗联并不是日寇的对手。但日寇仍旧不放心,从1937年底起,就投入了大量兵力对抗联力量进行围剿和讨伐。日寇发动了十万余人,四处搜寻抗联武装力量,可以说这种地毯式的搜捕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为了剿灭抗联,日寇还对物资进行了严格把控,简直就是断了抗联的粮草后路。这的确使得抗联陷入了困境之中,不得不转移阵地,撤到苏联境内以求保存实力。

但抗联的存在,却牵制住了日寇很大的兵力,即使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政权,也要花费几十万兵力驻守东北,以防抗联反扑过来。可见抗联区区几万人虽然未与日寇进行正面殊死较量,但也的确牵绊住了入侵者的脚步,给南方地区的战斗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稳住军心向苏联求得援助

建立不到两年,1938年,东北抗联在东北地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行动也更加隐蔽受限,物资紧张封锁严重,不得不撤退到苏联境内躲避,等待时机再回到国内进行斗争。

但这时的抗联已经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加上日寇如此的凶残,还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吗?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了抗联战士心中,但作为抗联队伍的中坚力量,周报中站出来坚决反对解散抗联队伍。

他在会议上明确指出,抗联不止是一个小小的队伍,更是东北人民的希望,也是日寇占领中国的巨大绊脚石,战士们应该继续团结起来,奋战到最后一刻。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正是这样的真知灼见,对问题的透彻分析,使得抗联即使逃到了异国他乡,也仍旧保存了下来,并且战斗力满满。周报中也与苏联政府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了苏联的帮助。

苏联给予了抗联许多有关日寇的情报,并且支援生活物资,每个抗联士兵每天能分到一公斤的面包,还有菜和肉。但抗联战士们似乎饿到发慌,这点食物仍旧不够,令苏联司务长疑惑不已。

但后来,有人跟他解释到,这群抗联士兵曾经历过非常饥饿,只得啃树皮和皮带度日的时期,所以即使他们瘦成那样也很能吃。苏联司务长得知缘由后,不禁对这群即使饿成皮包骨也要抗争的中国士兵们,竖起了大拇指。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坚决独立,坚决抗日

但苏联也不是白白的对中国抗联军队这般好,1940年底,苏联方就表示希望中国这支军队能归入到苏联军里。周保中当场便拒绝了,他表示中国军队永远独立,绝对不会成为他国军队的附庸。

后来,苏联还是派出人员多次交涉,都被周保中拒绝掉,坚决不交出中国抗联的领导权和指挥权。后来,苏联也便作罢,不再提起此事。

而周保中能够在这种关键时刻拿出坚定态度,还是受到毛主席思想的影响,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抗日,才有希望的那一天。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但苏联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却在1941年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后,变得亲密起来。这让夹在中间又身处苏联远东地区的东北抗联军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苏联承认了日寇在东北成立的“伪满洲国”政权,并且很快就变脸撤销了对抗联军的支援。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和苏联就《条约》进行了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使得周保中对苏联的一系列操作也理性看待了许多。

抗联军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争取到了回国继续战斗的机会,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抗联战士们已经摸清了日军的一系列军事信息,为之后对东北日军的“一击毙命”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而继续待在苏联境内的部分抗联军,也没有闲着,而是刻苦训练,学习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训练科目,俨然成为了一支更现代化的专业军队。

1945年9月,抗联更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抗联也就走下了历史舞台。随后,这群抗联战士们,继续投入到解放战争中,为东北地区最后的解放做着努力。

抗联撤入苏联,苏联司务长嫌中国士兵吃太多,得知原因后竖起拇指

小结:

东北抗联十四年,其艰苦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毛主席曾问过周保中,如果当年抗联不撤到苏联可行吗?周保中表示,那肯定早就被灭掉了。从这也能看出当时日寇势力有多强大,抗联军的处境有多凶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