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知北游。

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大商朝从成汤灭夏建立王朝,到商王纣(殷纣王),共四百九十六年,最后被西土的周人所灭,建立了周王朝。

周人翦商的大业,根据《诗经·鲁颂·閟宫》的记载,是周太王(公亶父)的时候已经“实始翦商”,后经过了王季历、周文王、周武王,最终灭商成功,

也就是说,周人灭商至少是经过了四代人的努力才最终完成。

那么就有人问,西土的国家很多,为什么周人这么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伐商呢?周人和商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其实这个问题论起来,那可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现在史学界都坚信周人就是西方的戎狄部族,他们本来就产生于西方,羡慕大商的疆土、财富、人民,才有伐商的野心。可仔细考察一下历史,并非如此。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国语·周语上》载祭公谋父说: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戎狄之间的地方就是陕晋一带,周人最初居住在豳(或写作邠),在在今陕西旬邑县(一说在相邻的郴县),后来向西南迁徙到了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

这些地方,都是西戎各部活动的区域,这也是为什么宗周会受犬戎威胁的原因。

可根据祭公谋父的说法,周人本不是居住于戎狄之间的,他们本来是虞夏的属国,一直是后稷之官,到了夏朝末年的时候,周先王不窋才窜入戎狄之间。

我们知道虞夏本来是在中原的国家,虞朝之后是夏朝,很多学者认为虞夏是在山西,那显然是很大的误解。

郭沫若先生在《夏禹的问题》一文就指出了这里面的原因:夏朝其实是居住在中原的,因为被商人驱逐,失去了国家,所以夏人和其很多属国逃到了西北,变成了戎狄,

其中的殷墟卜辞中的商人最大的敌国之一“土方”就是夏朝被灭亡后夏人建立的国家,后来变成了玁狁和匈奴。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胡厚宣先生在《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一文中进一步申述了郭先生的观点,认为卜辞中的土方就是被商人击败后西迁之夏民族,土方居住在卜辞中所言的“唐土”,指出“唐即唐土,唐地名,在今山西河汾之间,翼城一带。土即土方之土,犹言夏人,

唐土者,意思是居住夏人的唐地”,

土方在武丁时即已经被殷人征服,故武丁以后再无土方入侵及征伐土方之事,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大家就可以想见,从商汤灭夏,一直到商王武丁时期,商人还在和西北陕晋一带的戎狄开战,他们的势力直到武丁时期才算打入了山西,

如果夏朝一直在山西,说明夏朝是到武丁时期才被征服的,那么“商汤灭夏”从何谈起呢?

古人灭国,无不占领其土地、奴役其人民,周人灭商就是绝好的例子,可商汤灭夏呢?竟然没打到夏朝的地盘,只是占领了中原地区到山东西部的部分地区,这个“灭夏”是怎么灭的?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所以说,我们只能相信郭沫若等先生所说,夏朝本来不在山西,而是在中原,

他们的王朝被商人覆灭了,土地被占领了,可部族并没有消亡,而是逃到了西北,重新建立了国家,继续和商人对抗,也就是说,夏朝没有了,可夏民族和夏国还在,只是逃到西边的山西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周代一直把山西的晋地称为“夏墟”的原因,

因为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在此立国,一直延续到了殷商时期才被打败,自然这里也算是“夏墟”,但是要说夏朝时候“夏墟”也在这里,显然是不对了。所以郭沫若先生在《卜辞通纂》一书中考察了殷墟卜辞中的战争之后就明确指出:

商人东南无劲敌,其敌人全来自于西北,就是那些戎狄地区。

在夏代的时候,应该还没有“戎”、“狄”这种观念,是夏人逃到西北之后,商人对他们的称呼是戎或狄,

也就是商周时期所说的戎狄,其实就是夏王朝的遗民。

他们中势力最大的就是玁狁(xiǎnyǔn),又称獯鬻(xūnyù)、匈奴,是土方被武丁灭掉之后,其遗民与贡方等西北戎狄诸国重新融合而成的新游牧部族

,照旧势力强大,从周到汉都是中原的劲敌,这就是为什么《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承认自己的夏桀之子淳维的后裔的原因。

夏朝灭亡后,夏人逃到西北地区变为戎狄,他们一直想反攻回来,所以一直与商为敌,就是这个道理。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周人作为夏的属国之一,他们所谓的“自蹿于戎狄之间”,就是夏朝灭亡后,他们跟随夏的遗民一齐向西北迁徙逃亡,他们本身就成为了戎狄的一支,他们和夏人的关系可算是十分密切,

《孟子?梁惠王下》:“大王事獯鬻”,“大王”就是周太王,他一直是戎狄的属国。

许倬云先生在《西周史》中说:

“由于周人的起源在山西,周人始终不忘本族与山西古族夏人的关系。周人自谓夏的后人,认夏为正宗。”

实际上周人和夏人一样,并非起源于山西,而是本来居住在中原,夏亡后才和夏人一起逃到了山西,后来又屡经迁徙,定居在豳地,周太王的时候又迁徙到了周原。

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夏人反攻大商的战争中,周也必定是其中的成员,自然,他们也会受到大商的猛烈征伐

,所以在殷墟卜辞中我们就会看到“惟周方征”(《甲骨文合集》06657)、“翦周”(《甲骨文合集》20508)、“伐周”(《甲骨文合集》22294)等卜辞,说明商人一直在征伐周方,如果周人不和商人为敌,商人为什么要征伐他们呢?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那么我们也可以知道另外一个真相,就是周太王迁周原的原因。

《孟子·梁惠王下》说:

“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也是沿用这个说法。可大家想想,周人本就是戎狄的一支,他们和狄人是同盟,甚至说是亲戚,狄人怎么怎么可能侵他们?看看殷墟卜辞就知道,周人向西南迁徙,一定是被商人征伐、压迫之后,为了逃命,不得不向更远的西南迁徙,就是为了躲避商人的征伐,根本就不是什么“为戎狄所逼”的事儿。

李忠林先生就认为“古公迁离邠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暂时回避商人的锋锐”,恐怕就是这个事情。

即使是逃到了岐下的周原,周人照旧是“亡商之心不死”,继续谋划“翦商”。本来他们翦商是和夏人的同盟一起干,但这个时候大概原来的夏人同盟被打散的厉害,周人也被迫逃到周原,要翦商,只能自己单干了,所以才说是“实始翦商”。

从这一方面来看,周人是夏人铁杆盟友,肯定也是反商的干将和主力。

《孟子》里的说法,应该就是周人自己的编谎,周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此时商已经被他们灭了,他们心目中的圣人周太王,怎么能被一个让自己灭掉的国家给赶走呢?

所以不肯那么说,就说是让戎狄逼的,因为周代的时候,商王朝没了,可戎狄的势力还非常强大,西周就是被犬戎给干掉了,

所以说周人被戎狄所逼合情合理,还面子上好看。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

【参考文献】

古籍:《诗经》《尚书》《国语》《孟子》《竹书纪年》《史记》《吕氏春秋》《楚辞》《礼记》《帝王世纪》等

今人著述: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

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胡厚宣:《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殷墟博物院院刊》(创刊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郭沫若:《夏禹的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丁山:《商周史料考证》,中华书局1988年。

刘毓庆:《文王之死献疑》,《晋阳学刊》1982年第3期。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忠林:《周人翦商史实考略》,《北大史学》2007年。

王宁:《再论卜辞“土方”与夏人的相关问题》,《郭沫若学刊》2016年01期

王宁:《〈楚辞·天问〉“梅伯”小考》,知北游的新浪博客2018-06-22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翦伐大商”——周人为什么对商朝有那么大仇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