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一、汉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我们现在被称为汉人、写的文字是“汉字”,中原最大的民族自称“汉族,这些缘由都离不开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

汉族并不是我们的原始称呼,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期当时的强国是秦,秦国在2400多年以前就开始设汉中郡,汉中地名由此而得名,也成为后来秦统一后设立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楚汉战争时刘邦并不是最大的部落,公元前202年,刘邦被封为汉中王,简称”汉王“,所以其率领的军队也被称为“汉军”,到后来驻扎在汉中以后,与楚霸王项羽进行抗争和博弈,在诸葛亮等众兄弟的鼎力支持下,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5年,这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以汉人为主体,在文化、经济、武力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的辉煌时期。我们讲课时开玩笑,那个时候我们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一反秦朝建设长城,固步坚守的策略,而是主动出击,打的匈奴丢盔弃甲,不敢入土中原,这也是汉人最扬眉吐气的时候,当时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都以自称为汉人为荣。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汉人”的称呼起源之初,意为汉朝之人。

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传承29位皇帝,享国405年。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汉代实际上有多种称呼,早期因尚火德被称为炎汉,就是以火为兴,后又因皇室宗祖姓刘又被称为刘汉。我们在国内考古挖掘的很多汉墓也都证明了诸侯国刘姓的延续及其广泛,汉初建立之后,政权还不是很稳定,也是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之后,汉室政局才趋于稳定。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两帝相继遵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仰仗前期积累的社会财富实力,开始攘夷扩土,后史称为汉武盛世,至汉昭宣时期,西汉国家实力达到极盛,史称昭宣中兴。到了公元8年时,王莽篡汉开始,西汉灭亡。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不久又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一直到公元23年新莽覆灭。

到了公元25年,刘秀稳定局面,开始在洛阳称帝建都,建立东汉政权,建国初始,遵循文景两帝的治国策略,确立了与民休息的国策,开创了光武中兴。

到了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继续沿袭轻徭薄赋政策,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又达到极盛。东汉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号召各诸侯联合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诸侯开始拥兵自重。

到了东汉后期,经历了董卓之乱后,东汉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在蜀地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开始进入三国鼎立时期。

当时地球上两个帝国同期存在,就是汉朝和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的帝国。

两汉强大的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二、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提起热衷于修仙的朝代和皇帝,我们会想到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仙药,结果一去不复返的故事,但是在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秦朝可能远没有后来的汉朝疯狂。

汉朝过了早期的富国强兵积累以后,国力得到极大的恢复,地方诸侯和汉室贵族开始对玉器这类奢侈品进行疯狂的追捧,从生到死,汉朝王公贵族对成仙的痴迷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玉器的设计和使用上,对于成仙的强烈愿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这样思潮的影响,玉器已经彻底走下神坛,进入“王玉”的巅峰时代,汉代玉器礼仪性质开始弱化,装饰性增强,且更加华丽多样。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汉代还有一项创新之举,就是在玉璧上雕刻各种祈福的文字,例如益寿、长乐、宜子孙、长生等文字,象征阴阳调和,美满幸福。这类题材是从汉代开始创新出现的,也代表着期盼长寿永生、羽化成仙的君王的心思所想。

我们现代人对玉璧的造型有着无数的解读,至今也没有最终统一的结论,无论如何想象,这种寓意深刻、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造型设计,也使得它成为了“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象征,也许有着轮回重生、生生不息之意。

因此在考古挖掘时发现一个奇特的习俗,就是汉代遗址挖掘时,可以看到汉代皇族下葬时,常以玉璧覆盖其身,或铺在身下,或握在手中,数量越多越好。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海昏侯的墓中如此,中山靖王墓亦如此,在墓主刘胜的金缕玉衣内就发现他垫了18块玉璧,而在南越王赵眛的墓室中,经过考古发现,周身覆盖的玉璧多达71块,甚至还有一百多块其他材质的石璧。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这些玉璧一方面是延续着良渚文化中财富的象征,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寓意重生的圆满,可见汉代君王贵族对灵魂反复,重生人间的巨大渴望。

三、汉代玉器的地方特色与创新

南越国是汉初割据岭南的地方政权。南越王墓是指南越国第二代王赵陈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汉代绘画石室墓。

出土的玉器与全国各地出土所见并无太大区别,造型设计、纹饰风格、雕刻技艺等保留了中原和楚地的文化传统,但还有它自身的一些特色,是在吸收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而形成的具有汉、楚、越三种文化融合的独特风格。如角形玉杯、玉盖盒等,造型各异,仪态多姿,雕工精湛,为中原等地所不见。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割据岭南,独成一派的玉器制作工艺,也是今天我们重点复述的理由之一,从南越国赵昧墓中出土的玉器,无论是鉴赏要点,还是基本特征,与传统中原文化的玉器有一些区别,重点就是它融合了多种文化的审美和技艺,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造型。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以其数量大、品类多、保存好、制作精而闻名于世。共计19种244件。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大致可划分为礼仪、丧葬、装饰、日用四大类。

分别有璧,玉衣、玉握(觿)、鼻塞,组玉佩和玉剑饰,环、璜、佩、韘形器,玉舞人,角形杯、盖盒、铜承盘高足杯、铜框镶玉盖杯、铜框镶玉卮,带钩、印章、博戏等。

四、南越王墓汉代玉器工艺特点

以装饰玉的数量最大,品类也最多,最为突出。当然,各器类中的某种器形会有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尤其是装饰器类。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造型设计和雕镂纹样都极为精美的部分玉器,几乎都集中在墓主身上。

装饰纹样有谷纹、涡纹、蒲纹、云纹、弦纹、绞索纹、游丝纹、勾连雷纹、花瓣纹(柿蒂形纹)、兽面纹、龙纹、菱纹、凤纹、鳞纹、鹦鹉纹等。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动物纹样多写实。雕琢技艺有线刻(包括游丝、阴刻、阳纹)、浮雕(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镂空双面透雕等。

一种或多种技法并施于器物的表面,琢制出丰富多姿的图样。高浮雕的和镂空双面难的动物纹数量多。花纹转折处常有线条破折现象。器形与纹饰之间存在着某些必然的配属关系。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另外,由制玉工艺与金属加工相结合而创造出错金嵌玉的器皿,在南越王墓中也有发现,如铜鎏金框嵌玉杯、铜鎏金框嵌玉卮和玉剑饰等,是这一类工艺代表的杰作。

这类作品造型优美,做工精湛,特别是金玉结合的创新技法,堪称汉代玉雕的绝品。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制造特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