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价超过30万的车,都是先压低合同价后面再补交钱,这样才能拿到国家补贴,所有车都是这样弄的。”很难相信,这话居然是出自小鹏某销售主管之口……

【参考资料】
[1]新闻追踪:签订了购车合同为何加价?
http://v.jstv.com/a/20211206/1638791187403.shtml
[2]工信部 《2021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
[3]《都市消费调查》南昌:买“小鹏P7”遭遇延迟交付,消费者很焦急
http://pc.yun.jxntv.cn/p/494620.html
[4]小鹏汽车官网
https://www.xiaopeng.com/
××××××××××××××××××××××
一集不够看?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累计20万吨!电动车废电池处理不当,将成为超级毒物】
【“电动汽车会毁掉日本”,日系为啥对转型纯电动这么抵触?】
【万物皆可NFT,币圈新宠NFT为何物?】
雷雷有话说
除了坑自己家车主,涉嫌骗补薅国家羊毛之外,小鹏连进店的潜客也没想放过。
它在经销店内非法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并且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把数据全部上传然后对进店客流的性别、年龄等进行分析。因为这事,它刚被上海市场监管局罚了10万块。
在收到罚单之后,小鹏马上出来道歉说自己是因为对相关法律不熟悉才错误的使用违法产品,对这次处罚没有意见。
不过网友们的意见可大了,小鹏这么大一家公司对法律不熟,说出来谁也不信。而且小鹏在被处罚之前他们已经采集了43万张人脸照片,按罚款金额和采集的人脸数算下来,平均一张脸才2毛多,这犯罪成本也太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