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我是蜗牛读历史!

晋文公从逃亡到称霸的传奇一生(八)

周王朝在西周初期,天子还保持着“天下宗主”的权威,他分封的各诸侯国之间,尽管有强弱大小之分,但是,攻战兼并还是能够左右的,王室尚能控制各诸侯国,维持着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

但是,待到西周衰亡,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形势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周王朝时经济收入减少,而诸侯国日益强盛起来的情况下,王朝不时受到骚扰。

一些聪明的国君,例如齐桓公,就打着尊王、勤王、尊周、拥周的旗号,进行着政治、军事的活动,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晋文公重耳也是一位有建立伟业,图霸诸侯抱负的君主。

晋文公二年,周王朝内部发生了动乱。

周襄王的庶弟太叔带借口与襄王隗后狩猎而私交深厚,互生爱慕之心,行为不轨,日后便明目张胆,以致疏忽败露。

周襄王想杀庶弟未能得手,太叔带趁机逃往城外,只好将隗后打入冷宫。

颓叔、桃子二人闻隗后被贬,便匆匆奔赴狄国,对狄君说:“周王德望尽失,无义无恩,恳请派重兵杀人都城,扶立太叔为王,救出隗后,仍为国母。这是贵国一次正义之举啊!”

狄君相信了他们令大将赤丁同颓叔、桃子,奉拥太叔带进城讨伐周襄王。

周襄王得知狄兵压境,派大夫谭伯到狄军营中,陈述太叔的罪过,被活活杀死。

周襄王怒火中烧,拜卿士原伯贯为将,率车三百乘,出城抵抗狄军。

经过一场激战以后,周师原伯贯中赤丁之计,大败而归。

于是,王城被围,周襄王没办法,仓皇逃奔郑国。

太叔带领狄军进入王城,救出隗后,喜出望外。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第二天,太叔带假传太后之命,自立为王,以叔隗为王后,临朝受贺,并分发库藏慰劳狄军。

在逃奔郑国途中、简师傅对周襄王说:“如今诸侯中有志报效周王的,惟有秦与晋。晋国有赵衰、狐偃,胥臣诸贤为政,必能劝文公尽勤王之义,其他国家没有指望了。”

周襄王就派简师傅告诉晋国,指派左鄢父告诉秦国。

简师傅奉命到晋。

晋文公询问狐偃,狐偃说:“过去齐桓公能称霸诸侯,原因就是尊王。君主如接纳周王,讨伐太叔带罪行,使天下民众知道君主对周王是没有二心的。你就能建立文侯辅周、武公启晋这样的功勋,这是多大的功劳啊!若晋不接纳,秦必接受周王,讨贼罚逆,则功业就被秦国独占去了。”

晋文公让太史郭偃卜算吉凶,郭偃说:“大吉。周室虽衰,天命未改。今之周王是古之帝王,攻克太叔带是必然能成功。”

晋文公大悦,于是统领三军,当即启程,秦王此时已经屯兵黄河西岸,为晋助威,看到晋军威武雄壮,深知一定能克敌制胜。

秦王又想:“晋君刚立,没有大功怎么能治国安邦呢?怎能在诸侯中建立威信呢?不如将勤王一事让给晋吧!”于是派公子挚朝了。

晋文公率晋军日夜挺进,屯兵阳樊军卻溱领兵包围温城,左军将军赵衰等到汜地迎接周襄王。周襄王在四月丁巳日安全回归王城,当即复位。 同时将叛逆之贼颓叔、桃子斩首示众,此时,太叔急忙携隗后登车想从后门出走,投奔狄国,却被魏準赶到,太叔带跪地求饶,魏準说:“你问天子,他若肯放你,魏準就做人情。”

太叔带狗急跳墙,拔剑行刺,魏準跃上车去,一剑斩去,结果了太叔带的性命。

众军士也将淫妇隗后乱箭射死。

周襄王得到捷报,便设酒席宴请晋军将士,以金帛相赠,并将洛阳附近的温、原、阳樊、攒等四座城邑,封给晋国。

晋文公谢恩荣返,百姓扶老携幼,争着瞻仰文公,并投以敬佩的目光。

晋文公受封,班师回国。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晋文公这次成功地“讨逆勤王”行动,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一方面平息了周王朝内部的动乱,得到了周襄王的信任,赏赐给一大片土地;另一方面在诸侯列国中,立起了一个大国的声望,取得了很大的政治资本。

晋文公扩建三军后,以曹、卫二国亲楚、逃亡中不给予礼待为由,计划讨伐卫、曹。

晋文公与元帅卻谷商量,卻谷说:“臣已与先轸商议停当。并不是讨伐曹、卫有多难,而是不可轻视楚国。主公应当以讨伐曹国为名,借道于卫国。卫、曹关系好,必然不同意,我军就从黄河渡师,出其不意,直捣卫境。给他来个措手不及,十有八九取胜。战胜了卫国,然后乘势进攻曹国,曹共公不得民心,又怕我军神勇,击败曹国是定而无疑了。”

晋文公称赞卻谷说:“你真是位有学问的将帅啊!”

随即指使人到卫国,商量借道伐曹的事去了。

卫大夫元眶请示卫成公,成公说:“寡人与曹国共同归附于楚国,如若借给晋伐曹的路,恐怕还没使晋国高兴,就已经惹楚国发怒了。晋、楚二国均怒,我依靠谁呢?”

于是回拒了晋的借道要求。

晋文公只好命令全军迂道南行。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晋文公说:“说得对。”

于是派遣使臣出使齐国,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楚国。

卫成公见五鹿已经失陷,连忙派宁速之子宁俞,前去谢罪借道。

晋文公说:“卫开始不借道,现在因惧怕而应允,可见借道不是你们的真心。寡人很快将会踏平楚地的。”

宁俞回报卫侯,说:“晋正在盛怒中,国人也很恐惧,君不如暂时出城避难。晋知道主公已出避难,一定不来进攻楚丘。然后再乞求与晋国友好,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江山社稷啊!”成公叹口气说:“先君过去未能善待晋公子,寡人又一时糊涂,不允许借道,造成如此被动,连累到国人,寡人也没有面目在国中待了。”

于是指使大夫等执掌国事,自己避居到襄牛去了,并派大夫孙炎向楚求救。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晋文公想消灭卫国,先轸说:“卫君虽无道,但已经避开,随时都可以消灭他,不如率军向东讨伐曹国,等到楚回师救卫,我们已经征伐了曹国。”

晋文公说:“你说得有理。"

三月,晋军包围了曹城,曹君向群臣与晋谈判。

但曹共公却不听劝,罢了僖负羁的官。

这时大夫于郎献策说:“晋侯气盛,晋军必骄。臣请伪作一封密信,相约在黄昏时分为晋军开门,预先可在城郭内埋伏曹兵,哄得晋侯入城,万箭俱发,晋军死伤惨重,失败必成定局。”曹共公依计而行,结果,晋文公等中计,吃了大亏,死伤无数。

晋军骄兵中计死伤无数,良臣妙计杀 勤王 又伐卫破曹,最终大获全胜

曹军便将晋军死尸悬挂在城头,动摇晋军士气。

晋文公问先轸,先轸说:“曹国坟墓,都在西门外,请调一半军队立营墓地。如果令军士发掘坟墓,城中必然恐惧,乱作一团,然后我们可乘乱而入。”

晋文公便命令军士发掘坟墓。

城内听说后,心胆俱裂。

曹共公在城头喊叫:“不要发掘祖墓,现在我们愿意投降。”

先轸派人通报曹共公,限三日内将阵亡晋将士装殓棺木运出。

三日期满,曹兵运棺木的出城三分之一时,忽闻炮声大作,四路伏兵一起出动,晋军趁机攻入城中,大夫于朗想逃,被颠颉俘获斩死,曹共公在城楼措手不及,被魏準一跃登城,一把揪住,五花大绑起来。

晋文公率众将士登城受降,魏準献曹共公,颠颉献于朗首级,众将士各有擒获。

就这样,晋文公伐卫破曹的战争,以晋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后来,晋文公根据群臣建议,帮助卫、曹君主复位,成了晋国的附属国。

最后想说:第一:多行不义必自毙,第二:识时务者为俊杰!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很多历史事件已经告诉了我们。

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成才!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任性,太纵容自己的脾气终会一事无成。

我是蜗牛读历史!慢慢读才能读得明白!跟着“历史”去读中国,领悟先人的智慧和生活百态。【结语】我的读者里卧虎藏龙,评论比故事更精彩,欢迎分享您的观点。您的点赞、评论、分享、转发,都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关注我,下一篇文章内容更精彩,期待您的阅读想了解更多历史,快来关注我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