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战争中悬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免战牌为什么有用?看看孙子兵法里的一段话就会有所启发。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简单地说,不平等条件下的战争,往往一方会付出巨大代价,所以要尽量避免。这是免战牌起作用的先提条件。

古代战争中悬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古代打仗,对己方的兵力消耗非常重视,将领也是人,每个士兵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忽视生命的价值,所以每次开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演,尽量把伤亡降到最低。那种全凭血气,脑袋一热不顾士兵伤亡,用生命垫的将领,电视剧里很多,历史上并不多。而且这样的将领很难成长为高级将领。

两军对垒,具有防御工事的防守一方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城池。所以古代对战,会尽量在双方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去打,如果可能,尽量避免主动进攻有防御工事的防守一方。免战牌,只有在有城池或者防御工事的一方才会有用,否则对方才不会理你是不是挂免战牌,会按照自己的作战意图去打。

小说里经常看到,攻城一方,一般不会直接攻城,而是围起来,然后讨敌骂战,刺激对方出城应战。原因很简单,强攻损失太大,没有五倍以上的伤亡,很难攻破城池,只有实在没办法才必须拿下城池时才会强攻。最好的办法是围困,断其粮草供应,逼对方出城迎战,这样就把对方拉到与自己同等条件下,损失是最小。但是守城一方必定不会轻易出城作战,免战牌一挂,等于告诉对方,我们不出城作战,有本事你来攻城呀?不过一个被围的城池,一般不会坚持太久,全城军民的消耗不是小数字,不可能长时间坚守,坚持时间很长的,一般是单面受敌,可以供应粮草才可以。有城池的防守优势一方,如果面临断粮断水,有时也不得不出城作战。

古代战争中悬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即便是没有城池,真正战略性的进攻,在两军对垒前,一般也会安营扎寨,设置临时临时的防御工事,虽然不如城池坚固,但是依靠这些临时防御工事,仍然会给强攻一方带来来巨大麻烦。所以没有非常必要,谁也不会强攻营寨,一般是约定时间地点,摆开阵势,双方开战。如果其中一方不想马上开战,就会闭门不出,依靠有防守工事的优势据守,这时候开战,对方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没有力量优势,主动进攻方很难取得战果。无非常必要,没人回去打这种不对等战争。这时候防守方挂免战牌,坚壁不出。进攻方一般只会在外辱骂对方,激对方列阵出战,而不会轻易发起进攻。

免战牌,实际上就是有防守优势一方告诉对方,我就坚壁不出了,有本事你来强攻。行军途中的遭遇战,不会已出现免战牌这种东西,在没有限制对方主动进攻的条件时,免战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古代战争中悬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战局复杂,有时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强攻,到那时,免战牌什么都不是,破木头一块。所以免战牌背后需要很多有利因素支持才会在一定条件下有效,更多时候会被无视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