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历史渊源看,为何德国能为侵略历史反省,日本却连承认也不愿

从历史渊源看,为何德国能为侵略历史反省,日本却连承认也不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日本是欧亚两大洲的的祸首和战争策源地,战后70多年来,对于那场曾给人类造成空前浩劫的战争,两国的政府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德国对侵略历史始终态度明朗,多数政治家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战争罪责,真诚反省和道歉。1970年12月,西德前总理勃兰特下跪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惊世之举,感动了波兰乃至世界,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而日本政府在战争责任问题上则采取了回避、推诿的暧昧态度。

为此半个多世纪来东亚人民从没有停止过对日本的谴责,但效果甚微。为什么半个世纪过去了,面对自己的历史,德日两国的态度如此迥然不同呢?从历史渊源看,这两个国家对错误的承受能力和反省本来就有着本质区别。

从历史渊源看,为何德国能为侵略历史反省,日本却连承认也不愿

德国

历史上连遭挫折,输得起,也时常自省

生活在现今德国的居民通常被称为日耳曼人,但日耳曼人并不是德国土地上的最早居民。他们最初居住在德国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鸟的南部。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地培育了他们旺盛的生存本能。为了求生,他们无休无止的征战,到处侵占土地,掠夺食物,并从蛮荒时代,就产生了统治世界的“千年之梦”。

连续1000多年的争战,让日耳曼人成为令人生畏的骁勇的忠诚战士,但也造成了德国历史上多年的诸侯割据、勾心斗角,导致“千年之梦”一次又一次被无情的现实击碎,每次梦想的破灭,都会使德意志承受一次耻辱。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败,德国遭到了协约国集团十分苛刻的清算,使得荣誉感、纪律性极强的德国人蒙受了极大屈辱。

从历史渊源看,为何德国能为侵略历史反省,日本却连承认也不愿

日本是封闭岛国,狂妄又自卑,输不起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拥有天然的安全屏障,除非日本人主动引进、学习,否则外来影响很难进入。在日本的历史上,基本统一了日本的大和国为了掠夺财富和奴隶,曾两次对朝鲜半岛发动过侵略,并掠夺了大批财富和土地,导致扩张主义思潮在尝到甜头的日本贵族阶层中大肆泛滥。

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和侵略的历史,使得日本人产生了既狂妄自大又自卑自怜,既充满危机感又发愤图强的所谓“岛国心态”。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早已沉淀在其民族性格深处的狂妄彻底暴露,甲午战争的胜利更让其侵略野心急剧膨胀,接着就发动了一连串的扩张战争。

综上所述,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德国饱尝挫折,经历过无数次的大悲大喜,承受能力较日本强,自我反省、反思古而有之。而日本常年封闭,民族经历较为平坦,即使对外侵略遭受挫折也根本影响不了本土,整个民族很少承认错误,更不会自省。

从历史渊源看,为何德国能为侵略历史反省,日本却连承认也不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