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猜烧饼,到吃烧饼,再到《烧饼歌》,预言家刘伯温的烧饼奇缘

说到古代的神算子,大家脑海中可能最先浮现出鬼谷子,孙膑,袁天罡之类的一些能人异士。其实,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这么一个''神算子''一直被忽略,此人便是与前朝诸葛亮齐名的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

看过《大明王朝》《神机妙算刘伯温》等一类影视作品的读者可能觉得这个人只是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实则不然,根据史书文献和一些民间野史记载,此人还有非常巨大的神通,据说是有预测未来之能,后文会做详细解释。

纵观刘伯温的一生的仕途,可以说他是一直在为朱元璋卖命的,从入仕参政到出谋划策,再到共商国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他功不可没。然而当放牛娃成为真龙天子后,他的心也变了,朱元璋并没有选择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而是直接上演了一场长达30年的''明初四大冤案'',以巩固朱家政权。

从猜烧饼,到吃烧饼,再到《烧饼歌》,预言家刘伯温的烧饼奇缘

对于朱元璋的这番行为,清朝学者赵翼曾评价:

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

不过,纵然朱元璋再怎么嗜杀成性,也总有一些人能在这场兵不血刃的政治斗争中存活到最后,刘伯温便是其一。

虽然刘伯温得以善终,然而他死前却留下了一件云谲波诡的事:刘伯温在临死之前为何非要吊着一口气说要吃烧饼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个小故事。这要从朱元璋与刘伯温的相遇说起,朱元璋是通过自己的手下胡大海认识刘伯温的,前面说过,刘伯温有预测未来的才能,所以当他遇到朱元璋顿时心生好感,他觉得两人是有缘分的。但是刚开始朱元璋并不相信刘伯温,他觉得刘伯温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呢,但是刘伯温看起来也不像江湖骗子,于是朱元璋就设下一个小计谋,试试这个刘半仙。

从猜烧饼,到吃烧饼,再到《烧饼歌》,预言家刘伯温的烧饼奇缘

一天朱元璋在宴席当中悄无声息地吃了一口烧饼,由于当时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这番行为,而他仅仅又是把那个烧饼咬了一口之后放在一边,随后他找了一只碗,将那烧饼扣住遮挡。然后把刘伯温召进进来,问刘伯温这个碗下面是什么东西。只见刘伯温不紧不慢地稍微掐指一算,眉头一皱便心领神会了,碗中之物他心里已经有底了。

但是刘伯温并没有直截了当的说明,而是故作高深地对朱元璋说:''这底下这个东西的形状又像太阳,又像月亮。''见朱元璋有点眉目,刘伯温就继续解释:''其实这个东西是龙咬过一口的一个圆形的东西。''朱元璋听罢,会心一笑。

刘伯温见机会已经来了,就对朱元璋说,其实这东西就是你咬过了一个烧饼。朱元璋见刘伯温已经猜出了答案,也没有继续隐瞒。掀开那个碗一看,果真如刘伯温所料。这个小小的烧饼虽然比较容易能够算下来,但是刘伯温却说这是龙咬过的一个烧饼,言语之中也就是认可了这个真龙天子。两人的初次接触,刘伯温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还拍了朱元璋的马屁,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而朱元璋也是非常开心,心中开始认可并接纳这个刘半仙。

从猜烧饼,到吃烧饼,再到《烧饼歌》,预言家刘伯温的烧饼奇缘

随着两人往来不断加深,朱元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开始让刘伯温为明朝的的江山卜卦象,问明朝能否不断兴旺下去?

刘伯温这个人也很精,他先向朱元璋求了一块免死金牌,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猜疑心很重,接下来做的预言,怕是不对皇帝的胃口,刘伯温这个举动也是合理,免死金牌到手后,刘伯温作了一首《烧饼歌》,如''宝剑重磨又重磨,抄家灭族可奈何;阉人社稷藏邪鬼,孝弟忠奸诛戮多''均节选自此诗。

刘伯温的一番话预言了之后八百年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而朱元璋看了之后也没有说什么。帝王嘛生性多疑,唯恐有人觊觎他那万人之上的地位。而朱元璋多疑性格在历史帝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对此预言,他也是将信不信的态度就放在了一边。

从猜烧饼,到吃烧饼,再到《烧饼歌》,预言家刘伯温的烧饼奇缘

后来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朱元璋收拢了军权,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成功的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刘伯温提出的''经世致用''思想也为明朝初期新一代文风的兴盛起到了奠基作用。刘伯温后来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想要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安度晚年,他向朱元璋说了这个事情,但是朱元璋并不想让他走,于是朱元璋就一直在挽留刘伯温,可是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

最终刘伯温驾鹤西去,临死前回光返照时,刘伯温突然坚决的要求吃烧饼,这是什么意思?

正是他为朱元璋所做的预言《烧饼歌》,他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所做的预言没有错,翻看文献可以发现,《烧饼歌》预言了明代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宦官之祸、李自成起兵、崇祯自缢煤山、吴三桂出关降清等一系列重大事变。有些诗句指名道姓,如''八千女鬼''合成一个''魏'',指魏忠贤陷害忠良,使朝政大乱;''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可以凑成''李自成''三字;''平安镇守好桂花''是吴三桂的''桂''字。有些诗句涉及皇帝的年号或诸侯王的封号,如明成祖朱棣最初封为燕王,起兵靖难,故有''燕子飞来''之说,而''一院山河永乐平''大概是指成祖的''永乐''年号,''祖宗山上贝衣行''可能是''崇祯''二字了。

还有些诗句暗喻时间的结局,如''相传昆玉继龙堂''指英宗复辟,''奔走梅花上九重''指崇祯吊死在煤山,''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恐怕是说朱姓政权到顺治皇帝时最终完结。不看不知道啊,原来《烧饼歌》的后半部分也是对话的形式,预言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

从猜烧饼,到吃烧饼,再到《烧饼歌》,预言家刘伯温的烧饼奇缘

刘伯温一生为朱元璋赴汤蹈火,为他的大明朝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到临死之前也是猜透了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他才会选择吃烧饼这个事情来提醒自己敬爱的陛下要相信他的预言,除此之外还饱含着对这位曾今一起打江山一起并肩作战的友人的依依不舍。

烧饼不仅仅是烧饼,其中更多的是说不透、道不尽的情感。可惜,最终他的预言还是未被采纳,享年六十五岁,明武宗追封其为大师,也算是记得他为明朝所做的功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