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位于两江交汇处的重庆渝中,

有重镇天开巴子国,

大城山压禹王宫的恢弘气势,

有城郭生成造化镌,

如麻舟楫两崖边的山水造化,

还有楼台市气笙歌外,

朝暮江声鼓角中的生活气息。

山城重庆,山水交融,古今贯穿,历史的隧道中,这里有书写不尽的文章……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寻故渝中》一书既是对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研究、编撰,同时兼顾重庆历史文化的公众传播,利用文献、历史影像、古旧地图等综合元素,讲好重庆故事。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历史上的重庆城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两江交汇的半岛上,并以此为衍生,向西拓展、跨江发散,这两江交汇的半岛就是现代重庆的母城,也是现在重庆渝中区的核心地带。本书从文化地理的角度,以贴近读者、贴近市民生活的角度讲述了重庆母城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本书分成《山水天成》《史志掠影》《半岛展颜》《老城新潮》《巷陌逸闻》《人物撷萃》六部分,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母城渝中自远古以来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商业百态、城市变迁、重要建筑、重要人物,等等。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新。一是观点新,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是表述形式新,以人文地理的视角研究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贴近普通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三是图片资料新,绝大多数图片鲜为人知。

本书图文并茂,有助于读者了解重庆母城的历史文化,保存城市文脉。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精彩书摘:

诗说巴渝十二景

乾隆年间,王尔鉴编《巴县志》,花功夫最多的可能就是对巴渝十二景的组织和点评。在这十二景中,与重庆母城有直接关系的就有三处。

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

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

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

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

这首诗是他笔下“金碧流香”。因为此景紧挨着巴县衙门,估计是他的前庭后院,所以放在“巴渝十二景”之首。金碧山是母城大梁子的一个节点,宋代四川制置使余玠曾在此垒石建金碧台。清代乾隆年间,郡守书敏也在此建过金碧亭。因为地理位置极好,且位于城中央,1929年,这里被辟为“中央公园”。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金碧山历来便是眺望城中繁华景象的最佳处,脚下就是重庆的各级衙署,举目远眺,江山尽在,近赏园中丹桂,迎面清风徐来,香味迷人。

“洪崖滴翠”位于嘉陵江一侧,古有洪崖洞,附近洞上一道瀑布悬空而下,落至崖间下面,再顺着岩体自上而下地汇作涓涓细流,时间弥久,有石苔出现,自然就有了“滴翠”的效果。王尔鉴自评,“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滟石头”。

《寻故渝中》,发现一座山城的历史文脉

“佛图夜雨”的发生地在佛图关,此处本是雄关,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在刀光剑影的背后,却还流传着“佛图夜雨"的佳话,此处一直被传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关联地,皆因关内有座夜雨寺。

1943年出版的《陪都要览》也记载:“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浮图夜雨,以关内有夜雨寺,昔年寺门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清晨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素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