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门牌与文脉:荐读《西溪路五十六号》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使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既有着从吴越、南宋流传下来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也有着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和事件。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溪路五十六号》就是一本讲述杭州城里一处小小的文化地标的回忆录集。我们在传承宋韵文化的同时,不可忽略了这些写进中国近现代史的人物和他们的文化遗产。

西溪路56号,原本只是杭州的一个普通门牌号码,但因为这里曾经居住着原杭州大学的几十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而成为了一个文化地标,成为了杭州市的历史建筑。

1956年,我出生在杭州。那年,浙江师范学院在离此地不远的松木场,开始建造校舍和教师宿舍,其中教师宿舍建设在西溪路南北。1958年,浙江省政府决定把浙江师范学院合并入新成立不久的杭州大学,刚建好的西溪路教师宿舍就成了杭州大学的教师宿舍。1957年和1958年,这里先后建成宿舍楼14幢。后来又陆续扩建,迄今在西溪路南北有宿舍30多幢。1982年,杭州市地名委员会将这片教师宿舍命名为杭大新村。新村大门的门牌号码是西溪路56号。2008年8月,杭大新村建筑群被杭州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历史建筑,认为该建筑“反映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去年9月,杭州市政府又决定,将杭大新村区域列为历史文化街区。目前,那里正在进行修复改造。

从1958年开始,先后有几十位德高望重的杭州大学教授住进了杭大新村,如一代词宗夏承焘、著名敦煌学家姜亮夫、著名文史学家王驾吾、大陆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陈立、著名数学家白正国、中国近代分析化学开创人王琎、中国比较教育学创始人王承绪、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等。他们在这里开展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释疑解惑,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使这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宿舍大院承载了这些老先生的文人情怀和治学精神,成为一代一代的杭州大学学子乃至杭州市民仰慕的知识殿堂和指路明灯。

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1978年3月到1982年1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学习,曾经多次来到西溪路56号,向老师们请教。去年,我的大学老师汤洵和他女儿唯敏共同编撰了这部记录杭大新村里那些鸿儒硕学生活、研究、治学故事的回忆录集。

从这本书里,我们知道了那些曾经熟悉的先生们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姜亮夫先生留学巴黎时放弃学业,日夜兼程,抄录、拍照、描摹流落他乡的敦煌石刻碑传和经卷,使他的近视眼足足加深了600度。夏承焘先生年轻时喜爱读书,常常在图书室夜以继日读书,并说:“‘笨’字从‘本’。笨是我治学的本钱。”孙席珍先生在被打倒期间,还不忘利用批判会的机会传播外国文学知识,把批判会生生变成了外国文学课堂。徐步奎先生大年初二清晨6点多,就敲开学生家门,为的是给学生提供论文资料。这些感人的点点滴滴使我们对先生肃然起敬。

刚才,朗读者朗读了我的同学王自亮专门为这本书写的诗《老树,大树——怀念先生,致敬先师》。我非常赞同他在诗里表述的观点。杭大新村里的老先生无疑是一棵棵老树,而我们则是这一棵棵老树发出的新鲜枝叶。在先生们的谆谆教诲下,我们也从一片片嫩叶长成了粗壮的树干,撑起了广阔的天空。老树和新叶加在一起,就是杭大新村的完整形象——一棵永葆青春的参天大树。正如我的历史系校友张克夫在这本书的荐文里所写,“如今,杭州大学已不复存在,杭大新村已人去楼空,鸿儒先师相继离我们远去,唯有先生的身影一直留在我们脑海里,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终生受教。师恩如山,从不敢忘!”

上周末,《钱江晚报》在时隔十年以后,重启“文脉”系列报道。第一个推出的赓续文脉代表人物,就是曾经居住在杭大新村里的毛昭晰教授。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很多西溪路56号这样的文化地标。它们不仅仅是几座老房子,而浸润着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发展留下的文化印迹,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脉。走近这些文化地标,阅读这些历史遗产,无疑会帮助我们认识杭州,认识浙江。这就是《西溪路五十六号》对于我们的意义。

本文是4月23日晚在浙江图书馆“书香浙里,悦享共富”2022图书馆之夜晚会上的分享演讲词。

读书,使人进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