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出自诸葛亮《赠幼骐伯约》,这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前一段时间《功勋 能文能武李延年》电视剧热播,能文能武的李延年让全国人民佩服至极,但是,你知道吗?“李延年”只是无数优秀革命前辈的一员和典型代表。革命党史看得越多,你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的先辈们太牛了!”今天,给大家讲述“牛人”张镰斧的人生故事。

张镰斧原名张继唐,1921年3月出生于山西忻县(今忻州市)南湖村。参加革命后,他一心向党闹革命,取党旗中工农之意改名张镰斧。从此,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革命事业。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同年10月,16岁的张镰斧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虽然参加了八路军,但是张镰斧却并没有配备像样的武器和军需物资,因为“八路”太“穷”了。环境的艰苦超出想象,张镰斧时常是在冻烂脚指露出骨头的情况下行军打仗,却做到了从不抱怨,从不掉队。他的武器就是一支梭镖。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八路军用过的梭镖、镰刀

正如《游击队之歌》中所唱的那样:“……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现实中,敌人既不会“送上前”,更不会“给我们造”,要想得到枪炮和吃穿,,就必须从战场上舍命从敌人手中夺取,打胜仗。

入伍不到1年,张镰斧就先后参加了板山、温塘、张店、町店战斗,用自己手中的梭镖与穷凶极恶的鬼子展开白刃血战,先后捅死了7个鬼子,缴获全部主动上交。因作战勇敢,思想觉悟高,1938年5月火线上被批准入党。入党之后,张镰斧参加的战斗更加残酷,面对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他的成长速度也越来越快。

●1938年,在冀鲁豫地区的南宫、清风、道口、滑县、曹州、威县、高唐一带参加抗日反顽斗争,开辟根据地。

●1939年,参加著名的河北香城固诱伏战中最惨烈的正面阻击战。

●1940-1941年,参加百团大战。在太行根据地斗争最残酷的岁月,他一次次机智勇敢地完成艰险任务。

●1942-1945年春,参加新1旅和4分区历次对日军的反扫荡、反顽斗争,保护129师、政府机关杨家山突围,林南战役,在晋城、高平、陵川、焦作、济原地区开辟八分区,带队智取晋东南石屹节煤矿日伪据点。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南征北战,九死一生,血与火的洗礼将张镰斧炼成钢筋铁骨,信仰与灵魂的淬炼让张镰斧成为一个纯粹的革命者,一个高尚的人。无论生死,都是为国为民。尊严的站着或者尊严的躺下,才能得到永恒的尊严!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让苦难的中国的得以新生,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张镰斧再次赶赴战场,参加了解放战争第一仗:上党战役。接着先后参加平汉战役、峭河战役、陇海战役、定陶战役、滑县战役、拓城战斗、毫州战斗等。解放汤阴,活捉孙殿英。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率部保卫刘邓首长。襄樊战役,一只胳膊被打断,重伤不下火线,打退敌人反扑,活捉康泽。淮海战役,率部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坚守小马庄,再次负伤,完成阻击任务,为全歼黄维兵团做出重要贡献。渡江战役,率部创造的一系列辉煌战例,被高等军事学院作为优秀战例写进教材,多部影视片引为素材。进军大西南,率部作为先锋,一路攻城拔寨,占领江津渡口,迫使蒋介石仓皇飞离重庆。之后,张镰斧又参加了西南剿匪……

这战斗履历,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够炫耀一辈子,够牛的吧!新中国成立后,张镰斧1951年3月又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我们再来看一看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辉煌经历吧!

●11月,他与全师创造性运用了的"坑道作业",在防御作战中挖成坑道与交通沟共长231065 米、与美李军战斗400多次,歼敌近两万。

●1952年10月,35师 103团向敌据守的栗洞东山阵地发起进攻,他于前敌指挥各种火炮打击目标,仅4分钟即夺取了主峰,10分钟占领全部阵地,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编为我军营级步炮坦克结合积极防御进攻战的典范。

●1953年,参加夏季反击战。11月初,他奉命参加上甘岭战役,身负重伤,险些致命,身体内一直残留数枚弹片,是上甘岭战役师级干部重伤者。

……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左一:参谋长张镰斧,左二:政治部主任鲁之沫,左三:师长李德生,左四:政委刘昌,在入朝途中锦州的凤凰火

感觉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张镰斧的“优秀”了,老部队12军赞誉其为“军中一只虎”,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党委为张镰斧作出《鉴定》:

“他有为党为人民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经受了长期战争的考验;他执行战斗命令坚决,指挥决策果断;作战机动灵活,积极勇敢顽强;抓紧业务学习,善于思考问题;有全盘工作经验,组织计划性强;工作作风深入,密切接近群众;个人生活简朴,待人处事热情…”

我感觉,张镰斧更牛的事迹还在后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是发展一枝花,哪里能开往哪插。(毛主席语录)”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中震古烁今的空前壮举。

但是,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缺资金,缺技术,更缺人才!怎么办呢?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组建一支“奇兵”——这批奇兵就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一群如狼似虎、所向披靡的年轻有为的作战军人。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我国仿制的第一枚“1059”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以军人为主。让“武将”来管“秀才”的事,让当兵出身的人来领导最高科技人员,当时成为天下奇闻。1960年,张镰斧奉命停止了在高等军事学院的学习,4月走马上任老五院一分院副院长兼二一一厂厂长,承担起中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地仿制导弹总装配套指挥组总指挥的重任。

张镰斧上任后(个人)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众人对他的质疑:“他能行吗?”他手下的“战士”不再仅仅是军人,还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大学生及近万名经验丰富的工人和退伍军人。

工作千头万绪,不亚于一场“百团大战”。张镰斧拿出了革命军人特有的“狠劲”,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作风,,采用“以点带面”的策略,逐步打开了局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张镰斧的“教科书式”的做法。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1960 年11 月,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展出

●“师出有名”,鼓舞士气。中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地仿制导弹的任务编号是“1059”,这个编号的意思就是在1959年9月之前完成仿制任务,争取在10月国庆节期间试射,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

由于苏联专家的“卡脖子”,任务并没有如期完成。这不仅是军人们的耻辱,更是所有科研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耻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是空前高涨,各条战线上建设新中国,渴望中国强大的急切心情也是空前的。张镰斧就鼓舞大家“知耻而后勇”,“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动手,为中国人争口气,激起了大家的积极性。

●以身作则,坚持劳动。张镰斧面对陌生的领域,艰涩难懂的工业技术及航天、航空知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专家。“走进群众,与群众在一起,群众才会信任你,跟你一起干!”张镰斧说到做到,他从下车间跟随技术工人和老师傅当学徒做起,和工人们一起劳动、吃穿住都一样,车间的工人们并不知道张镰斧就是厂长,都以为他只是一个“勤学好问、踏实肯干”的“老学徒”。工作再忙,应酬再多。张镰斧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参加车间劳动,坚决不脱离一线,

如果是技术活,工人干啥他学啥;如果是力气活,工人干啥他干啥。那会儿,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以“学徒工”和“勤杂工”的身份融入工人群众中间,很快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很长时间以后,车间的工人师傅们才知道这个“学徒”竟然是厂长,个个都敬佩不已,深受感染,卯足了劲加班加点干。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张镰斧在美国考察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张镰斧无论是从生活作风,还是能力素质,标准都是比别人更高。这让张镰斧在工人群众、干部职工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真心实意待人,认真朴实做事,关心群众,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工作中的难题。张镰斧的一线技艺水平丝毫不比任何一位老师傅差,并且对导弹、航天等方面的知识达到了专家的水平和级别,这种水平,谁又能不佩服呢?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1059”导弹终于点火起飞,直上蓝天,按照预定的轨道飞行。9时10分,导弹命中预定目标区,试验圆满成功,试验场上一片欢腾。紧接着,12月6日和16日,他们又连续成功地发射了第二枚和第三枚自己生产制造的仿制导弹。至此仿制工作圆满成功,中国有了自己造的导弹,这是我军装备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航天系统同志们看望张镰斧夫妇

之后,张镰斧又担任第一任“长征二号”基本型火箭研制工程总指挥、第一枚“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研制工程总指挥。从1967年开始,张镰斧一直全面主抓一院(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研生产,在特殊的十年里,一院的导弹火箭科研生产在他的手里一刻也没有停歇,直到1984年退居二线。

17年间,弹指一挥间,他从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华丽转变成了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工作期间,几次累得晕倒,积劳成疾患上肺结核、肺癌。做出巨大贡献,张镰斧不要名、不要利,更不允许国家宣传自己,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为自己心爱的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为庆祝“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飞向太平洋发射试验成功的大会上,他都没有遵从会议方的安排,而是坐在了大会主席台的最后一排。

张镰斧同志屡获殊荣,曾在1984年荣立航天部"在发展航天事业中贡献突出"一等功奖,名列第一人。1985年,获得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名列第十四完成人。张镰斧是获得该一等功奖和特等奖殊荣的唯一一位行政管理人员。

“牛人”张镰斧:武能白刃血战杀死7个鬼子,文能自学成才搞核弹

战争年代,张镰斧曾因战功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平年代,摇身一变成为科研专家,凭实力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殊荣。真的是太牛了,顶礼膜拜能文能武的张镰斧老爷子。

2011年6月11日,张镰斧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巨星陨落,希望张镰斧的精神永存,我们永远要继承这笔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天路开基人——张镰斧和他的战友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