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中国拥有56项世界遗产,总数和意大利并列位居世界第一。如何揭秘中国世界遗产背后的故事,呈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新奇观、新地标、新景象、新人文?这正是近日首播的探访纪实文化类节目《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重要使命。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第一站首先探访的是十三朝古都洛阳,第一处世界遗产则是汉魏洛阳城遗址。“万里少年团”的年轻团员们,通过与当地的人文学者、申遗专家等进行交流,在脑海里勾勒出几千年前这座规模庞大的都城的辉煌。

汉魏洛阳城的兴建,始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创建了西周,定国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那时候,周武王考虑到新征服的东方区域非常辽阔,便将都城迁移到河南洛阳,是为成周。

洛阳位于西周王朝的中心,是伊水、洛水、瀍水、涧水4条河流的流经之地,土地宽平,千里沃野,堪称“天然粮仓”。同时,在洛阳的南方,有龙门山和香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一道天然门阙,人称“伊阙”,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能够保障洛阳的安危。因此,洛阳作为都城,再合适不过了。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周武王在洛阳营建了都城,将殷商顽民迁到这里来,并以成周八师严密监视。成周八师西可以保卫宗周,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家,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作用非常巨大。

洛阳都城由周公负责营建。经过大约8年的营建,到公元前1038年,洛阳都城宣告建成。洛阳都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在秦朝和西汉时,洛阳不再是都城,先后是三川郡和河南郡的郡治所在地。“河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河南郡。不过,三川郡和河南郡地位重要,经济文化较为繁荣,有27.6万户174万人,隐隐有了大都市的派头。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公元25年,刘秀创建了东汉,定都于洛阳。这是洛阳历史上第二次成为都城。在东汉时期,洛阳得到了大规模的营建,变得更加繁华。城内宫殿分为南宫和北宫。南宫位于洛阳城南部中央,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30万平方米,接近于两个故宫的面积。北宫的面积比南宫还要大。

也就是这一段时期,洛阳变成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那时候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到了东汉,名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隔绝58年的丝绸之路,东方、西方商人驼队的铃声,又在丝绸之路上响起来。

遗憾的是,到了东汉末年,董卓为了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将洛阳数百万人口,全部驱赶到长安。临走的时候,董卓又派人烧掉了南北两宫、宗庙官府、居民房屋。昔日繁华热闹的洛阳,顷刻之间尽为焦土。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公元220年,曹魏定都于洛阳,这是洛阳历史上第三次成为都城。公元265年,西晋代魏,仍然以洛阳为都城,这是洛阳历史上第四次成为都城。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等事件。311年,刘聪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俘虏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制造“永嘉之乱”。317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洛阳历史上第四次成为都城。第二年,洛阳城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修建了宫城、内城、外郭城等。在荒废、沉寂了184年后,洛阳得以重建。在东汉、曹魏宫殿的遗址上,拔地而起一座座高大巍峨的新宫殿。接下来的几年里,一批批人口迁入洛阳。有了人口,城市就有了活力,这座千年古城再次繁荣兴盛,恢复了昔日的活泼和生机。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的汉魏洛阳城,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有意思的是,北魏孝文帝是一名鲜卑人,他却显示了举世无匹的宏大气魄,采取了各种民族融合的举措,架起了民族融合的桥梁。不仅如此,北魏孝文帝重建了丝绸之路,洛阳再次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魏书》本纪记载,先后有5个波斯使团到达了洛阳,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经济贸易、生产技术的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