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读书考试都是出头的好办法,在古代因为科举制度的原因,所以能靠读书出头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古代能够中举的,个个都是精英强将,今天我们文章的主人公杨士奇就是这样,他本来出身寒微,但是他刻苦读书,最后成为了首辅,可以说是很励志的人生了。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杨士奇小时候家境不好,父亲早早的就去世了,我们都知道,那时候的女子不像现在,可以自己工作挣钱,因此他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很艰难,就改嫁了,嫁给了一个姓罗的人。在很多人心里,继父都是坏人,但是他很幸运,遇到的一个好的继父,这个继父很有眼光,看到他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慧,觉得他以后肯定会很有前途,因此不仅没有虐待他,反而对他很好,供他读书,还让他恢复了原姓。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而杨士奇也没有辜负继父的期待,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大,才名也越来越大,而杨士奇的成功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时间的累积才造就了他的名声,在他继父得罪权重发配边疆去世后,杨母带着他回到了德安,当时的德安位于现在湖北,湖南这块地方,而这时的杨士奇心智已经非常的成熟,不仅利用空闲时间对郊区的孩子们教学,晚上回去还要照顾自己的母亲。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这时杨士奇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转变,这个转变就是真正的改变了他的一生,建文年间皇帝想编书,这时就有人就给皇上推荐了杨士奇,说这个人很有才华,品德也好,找他来编书肯定不会错。就这样,杨士奇就去编纂馆工作了,也算是步入了仕途,这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就是修撰了《明太祖实录》。后来他因为编书工作出色,就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要知道,这个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这个翰林院基本就相当于咱们如今的清华北大了。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而想要进入这里面,往往都是皇帝直接选拔的,而非什么考试能进了,毫不客气的说杨士奇他是保送的,所以这时候,皇帝也已经把他当心腹来培养了,可见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没过几年,皇帝就提拔他入阁了,成为了重臣之一,负责参与国家的许多的大事,他也没有辜负皇帝对他的看重,每天都勤奋的工作,把国家大事处理的很好,而且他个人的人品很好,从来不贪污,就连自己的亲戚来找他帮忙也委婉的拒绝,因此在朝中的口碑也很好。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我们都知道,古代要做官,不仅要能力出色,为人处世也很重要,一个人就算再有能力,如果性格太差,跟同僚的关系搞不好的话,在官场也是混不走的。杨士奇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不仅对人和气,从不与人结怨,而且别人如果犯了错的话,他还会尽量帮助这个人弥补,在皇帝面前说这个人的好话,因此同僚们都很喜欢他。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就这样,在皇帝的看重,同僚们的看好下,杨士奇在一路高升,很快就从小小的试讲升到了大学士,在仁宗继位后,因为他当初支持过仁宗,更是被任命为了辅臣,后来还成为了首辅,成了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而且他在手握大权之后,也没有膨胀,依旧小心谨慎的处理政务,这让皇帝也对他很放心,继续重用他。那么在当上首辅之后的杨士奇,依然不忘记提升自己,在工作之余也写了很多耳熟能详是诗作,具有代表性的是《巫山高》《江上早行》等等,其后王世贞给他的诗作的极高的评价“韵语妥协,声度和平,如潦倒书生,虽复酬作驯雅,无复生气”不过晚年的杨士奇由于子嗣嚣张跋扈,被朝廷里面的其它臣子告了谕状,经过此时后杨士奇无奈告老还乡,最终因为焦虑卧病不起,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无论自身环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辅

其实回看杨士奇的一生,可以说真的很励志,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改嫁都没忘记学习,后来跟着继父,让继父看见自己的才能,才又有了学习的机会,失而复得学习机会杨士奇很好的把握住了,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聪慧之外,他在对人方面的谦和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在出头之后,一如既往的谨慎也是很多人所缺少的美德,你觉得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马上高考也即将来领,小编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考生,已经考生的家长了不要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古有杨士奇逆袭之路,今天的我们有很好的学习资源只要放松心态,一切困难就将减去一半,那么小编在此提前祝大家考试顺利

参考文献—《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