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讀書考試都是出頭的好辦法,在古代因為科舉制度的原因,是以能靠讀書出頭的人數不是很多。但是古代能夠中舉的,個個都是精英強将,今天我們文章的主人公楊士奇就是這樣,他本來出身寒微,但是他刻苦讀書,最後成為了首輔,可以說是很勵志的人生了。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楊士奇小時候家境不好,父親早早的就去世了,我們都知道,那時候的女子不像現在,可以自己工作掙錢,是以他母親一個人帶着他很艱難,就改嫁了,嫁給了一個姓羅的人。在很多人心裡,繼父都是壞人,但是他很幸運,遇到的一個好的繼父,這個繼父很有眼光,看到他小小年紀就這麼聰慧,覺得他以後肯定會很有前途,是以不僅沒有虐待他,反而對他很好,供他讀書,還讓他恢複了原姓。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而楊士奇也沒有辜負繼父的期待,随着他年紀越來越大,才名也越來越大,而楊士奇的成功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長時間的累積才造就了他的名聲,在他繼父得罪權重發配邊疆去世後,楊母帶着他回到了德安,當時的德安位于現在湖北,湖南這塊地方,而這時的楊士奇心智已經非常的成熟,不僅利用空閑時間對郊區的孩子們教學,晚上回去還要照顧自己的母親。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這時楊士奇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二個轉變,這個轉變就是真正的改變了他的一生,建文年間皇帝想編書,這時就有人就給皇上推薦了楊士奇,說這個人很有才華,品德也好,找他來編書肯定不會錯。就這樣,楊士奇就去編纂館工作了,也算是步入了仕途,這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就是修撰了《明太祖實錄》。後來他因為編書工作出色,就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要知道,這個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進的,這個翰林院基本就相當于咱們如今的清華北大了。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而想要進入這裡面,往往都是皇帝直接選拔的,而非什麼考試能進了,毫不客氣的說楊士奇他是保送的,是以這時候,皇帝也已經把他當心腹來培養了,可見有才華的人是不會被埋沒的。沒過幾年,皇帝就提拔他入閣了,成為了重臣之一,負責參與國家的許多的大事,他也沒有辜負皇帝對他的看重,每天都勤奮的工作,把國家大事處理的很好,而且他個人的人品很好,從來不A錢,就連自己的親戚來找他幫忙也委婉的拒絕,是以在朝中的口碑也很好。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我們都知道,古代要做官,不僅要能力出色,為人處世也很重要,一個人就算再有能力,如果性格太差,跟同僚的關系搞不好的話,在官場也是混不走的。楊士奇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不僅對人和氣,從不與人結怨,而且别人如果犯了錯的話,他還會盡量幫助這個人彌補,在皇帝面前說這個人的好話,是以同僚們都很喜歡他。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就這樣,在皇帝的看重,同僚們的看好下,楊士奇在一路高升,很快就從小小的試講升到了大學士,在仁宗繼位後,因為他當初支援過仁宗,更是被任命為了輔臣,後來還成為了首輔,成了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而且他在手握大權之後,也沒有膨脹,依舊小心謹慎的處理政務,這讓皇帝也對他很放心,繼續重用他。那麼在當上首輔之後的楊士奇,依然不忘記提升自己,在工作之餘也寫了很多耳熟能詳是詩作,具有代表性的是《巫山高》《江上早行》等等,其後王世貞給他的詩作的極高的評價“韻語妥協,聲度和平,如潦倒書生,雖複酬作馴雅,無複生氣”不過晚年的楊士奇由于子嗣嚣張跋扈,被朝廷裡面的其它臣子告了谕狀,經過此時後楊士奇無奈告老還鄉,最終因為焦慮卧病不起,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無論自身環境如何,就算出身寒微,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首輔

其實回看楊士奇的一生,可以說真的很勵志,從小失去父親,母親改嫁都沒忘記學習,後來跟着繼父,讓繼父看見自己的才能,才又有了學習的機會,失而複得學習機會楊士奇很好的把握住了,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聰慧之外,他在對人方面的謙和更是值得我們學習,他在出頭之後,一如既往的謹慎也是很多人所缺少的美德,你覺得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呢?

馬上聯考也即将來領,小編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考生,已經考生的家長了不要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古有楊士奇逆襲之路,今天的我們有很好的學習資源隻要放松心态,一切困難就将減去一半,那麼小編在此提前祝大家考試順利

參考文獻—《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