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评论吴三桂:“在明清之际的大舞台上,吴三桂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迎清兵入关而名噪一时,30年后又举兵叛清,一度割据西南”。吴三桂是一位“褒贬不一人物”,有人认为吴三桂是“汉奸”,因为吴三桂原本是镇守辽东的边将,后来投降清朝,充当了引路人,带领清军开进了中原地区,他们攻打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招降汉族地主,一路打到云南、贵州、广东、广西,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康熙塑像)

吴三桂对清朝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吴三桂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顺治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让他镇守云南,云南、贵州都受吴三桂的节制,让人好奇的是年过花甲的吴三桂,为何在人生最后时刻起兵叛乱呢?

三藩影响清朝的统治,康熙决定撤藩

吴三桂占据云南,已经成了一股势力,首先吴三桂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势力,吴三桂占据云南沐氏庄田700顷作为藩庄,吴三桂又和西藏的达赖喇嘛做生意,用茶换取蒙古的马匹,吴三桂还让手下的人贩卖辽东人参以及四川的黄连,谋取利润。吴三桂又大量地贷款给商人,还强征关市之税,开矿鼓铸。吴三桂从各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包括兵员、经商、私人买卖。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影视剧中的康熙)

除了上述以外,康熙皇帝下令削藩,三藩割据一方,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王国,严重影响清朝的统治,在经济上也给清政府带来沉稳的负担,三藩每年都要消耗官兵2000余万两,每年消耗如此大的财力,康熙皇帝更加加大了撤藩的决心。

康熙皇帝毅然决定撤藩,吴三桂和朝廷的利益已经不可调和

康熙十二年(1673年),忠于大清的尚可喜,请求康熙皇帝回辽东,尚可喜想让尚之信留镇广东,康熙皇帝趁尚可喜请求的机会,下令让尚可喜父子带领家里的兵丁同时撤离广东。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耿精忠想试探康熙皇帝撤藩的态度,也请求撤藩。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画像)

让吴三桂没有想到的是,康熙皇帝竟然下令撤藩,很显然撤藩已经严重损害了吴三桂集团利益,吴三桂认为我帮大清入关,现在江山稳定了,要撤藩属于不仁不义,只有起兵叛乱才是唯一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矛盾已经激化,只有武力才能平息、化解矛盾。

回到今天的题目,假如吴三桂不顾自身利益,选择接受康熙皇帝的撤藩,他也不会得到善终。

第一,清朝和吴三桂只存在利益关系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前,他就开始考虑到底归顺谁,他看到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的以后,开始贪图享乐,荒淫腐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纪涣散,吴三桂看李自成最终成不了气候,吴三桂从政治上的角度来考虑和多尔衮合作。吴三桂帮助清朝入关以后,清朝让吴三桂镇守云贵,这也使得吴三桂利益最大化。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吴三桂画像右)

然而康熙皇帝的撤藩,无疑对吴三桂的利益造成影响,当吴三桂和清朝没有合作关系,只有利益关系以后,吴三桂即使接受康熙皇帝的撤藩,吴三桂的日子也不好过,康熙会把吴三桂的军权给要回,康熙皇帝会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吴三桂的势力给削弱。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吴三桂漫画)

第二,云、贵两地是吴三桂最后的根据地,他不可能失去根据地

从大局上来看,吴三桂先是反了明朝,顺从了清朝,云、贵两个地方,就是吴三桂最后的根据地,而且吴三桂在云、贵两地也是扎根多年,吴三桂失去根据地,接受撤藩的话,吴三桂和他的集团去哪里?没有地方可以呆的吴三桂,恐怕会任由康熙皇帝处置。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秦焰饰演的吴三桂)

总结:吴三桂不发动三藩之乱,老实接受削藩的话,吴三桂是不会得到善终的。吴三桂已经处在两难之间,一边是大势已去的感觉明朝,另一边是刚建立的清朝,康熙皇帝又不让吴三桂在他的“云南的小朝廷”里生活,两家矛盾激化以后,吴三桂最终还是败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死,吴三桂一死其势力土崩瓦解,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南,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波及数十省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