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引言

自古以来,沙尘天气甚至是沙尘暴,就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人们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之一。公元354年(即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就发生了一次很大的沙尘暴,史书记载:

大风拔木,天晦,黑风冥暗

。史书中所说的足以拔出树木的大风和黑风,其实指的就是沙尘暴,这样的沙尘暴吹倒了百姓的房屋、掩盖了良田,甚至还伤及到了百姓的生命。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沙尘暴

同时,根据《晋书》的记载,从公元311年到公元402年,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爆发了数十次之多的沙尘暴,其中较大的就有: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十二月,黑气四塞。

西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5年)正月己已朔黑雾,着人如墨,连夜五日乃止。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八月,雾埃氛蔽日。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十月,京师大雾,黑气蔽天,日月无光。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正月癸已,黄雾四塞。二月又黄雾四塞。

东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三月,凉州大风拔木,黄雾下尘。

东晋孝帝宁康三年(公元376年)三月,朔,暴风迅起,飞沙扬砾。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还有以下这三个特点:发生频率大、涉及人数多、受灾程度深。下面,就五胡十六国时期,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简要了解一下古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古代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之法。

沙尘天气的形成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因为冬春季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的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那么,为何在十六国时期沙尘天气如此频繁的发生呢?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自然因素

先从自然条件的影响来简要分析一下。首先来说,地理条件是沙尘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十六国中除去成汉以外,其他政权的地理位置大多处在淮河——秦岭一线的北侧,也就是我国的北部地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就是冬春寒冷、干旱少雨,水分的年蒸发量远远大于它们的年降水量,这就为沙尘天气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干枯的土地

加之,西北地区的沙漠为沙尘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就历史记载中提到的,当时前凉境内就一共爆发了六次沙尘暴,占了十六国时期沙尘暴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其次,气候条件就是沙尘天气产生的助动力,比如说干旱少雨、大风降温等辅助性天气的出现,就会使得气压差产生的大风与地面的砂砾集合,形成沙尘暴。

第二、人为因素

抛去上述自然条件的影响外,人为因素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的大。

首先,古代的统治者多数没有环保意识。

历代的统治者均将大兴土木作为成就帝业的一个标志。前凉张茂永元元年,史载

灵均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前赵嘉平二年:勒于葛陂,缮室宇,造舟。后赵建武八年,虎遣使以太牢祭之,盛兴宫室,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

正是这类不加节制的大动土木,使得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地皮不断裸露,失去了对大风的遏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沙尘天气的出现。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古代宫殿

其次,大力发展农业,过度开发土地,也是造成环境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须知,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而人口就是一个国家兴盛的保证。为了吸引更多的老百姓进入,各国不得不加紧开发荒地。以前凉来说,前凉其实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其实不止是前凉,中国古代的农业都在国家的整体运行中起着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早期的农业开发缺乏相对应的水利条件配合,被开发出来的荒地过于干枯,这样大片大片的干枯荒地就成了沙尘天气出现的诱因。正是这种无规划的土地开发,使得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

正是上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让十六国时期的老百姓遭受了沙尘天气带来的惨重后果。

对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影响

沙尘天气不仅会对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影响,它同样也会极大的地影响当时国家的发展。要知道,农田和牲畜是老百姓赖以生存和发展农业的基本。但是,多出现于冬春季节的沙尘天气,会使得大片农田被掩盖、田里的农作物也自然没有了生存条件。

这样来说,以田地收成为生活来源的农民,就失去了秋收季节丰收的希望。而且,沙尘天气不止影响到田地里的收成,就算是圈里的牲畜,被夺取生命的概率同样也大了很多。况且,如果是破坏力更大的沙尘暴,甚至会摧毁房屋,使得百姓的生命安全也遭受到威胁。也就是说,沙尘天气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会使得百姓闹饥荒。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沙尘淹没土地和植被

然而,沙尘天气对一个国家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在不能准确判断天气的古代,沙尘暴甚至会影响到两国交战。史载:

乾归自率骑数千,侯兴军势,俄而大风昏雾,遂于中军相失,为兴追骑所逼,入于外军,旦而交战,为兴所败。

这段记录看似荒谬:居然因为找不到自己的队伍,而被人打败,但是在那个武器装备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天气的好坏真的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而且,这些极具破坏性的恶劣天气,在古代都被看做是因为统治者无能或是无德而引来的上天的惩罚。前秦不就是因为这样的“预兆”而迎来反叛者的征讨,随后亡国的吗?史载:

前秦寿光二年,长安大风,发屋拔树,行人颠顿,宫中奔扰。

于是,苻坚就以此为借口,赖君主的德行有失,诛杀了君王,夺取了前秦政权。

统治者的补救措施

十六国时期统治者出于维护自己统治和安定民心的需要,在沙尘暴过后,也会出台一些补救措施,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放粮食,移民就粟,减免、缓征赋税

沙尘天气过后,百姓的财产遭受到了重大的破坏,多数人都是食不果腹,所以开仓放粮就成了刻不容缓的救济措施之一。要知道,历史上因为闹饥荒而引发的战争并不在少数,要不怎么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呢!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话,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怎么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呢?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古代粮仓示意图

或者说,如果当地的环境因为沙尘灾害已经得不到恢复的话,那么就得靠政府移民来解决问题,史书记载:

神瑞二年(公元415年9月),河南流民前后三千余家,内属京师,民饥,听出山东就食。

同时,面对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老百姓,减免或者是缓征赋税也是必出的政策之一。如若不然,真的会出现官逼民反的现象。

二、祭祀消灾,下罪己诏,以安民心。

《礼记

·

祭法》有曰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从这里的记载足以看出,古代素来就有祭祀的习惯,尤其是在遇到用时下文化无法解释的大灾难或者是大事件的时候,祭祀消灾、下罪己诏请求上天原谅或者是寻求祖宗保佑,就是当时统治者惯用的手段之一。统治者为何以天子自居呢?因为古代的统治者想从思想上就要对百姓产生束缚:告知百姓,我有与上天沟通的能力,是上天派我下凡统领民间。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古代祭祀示意图

当沙尘天气出现的时候,面对这样类似“不吉利”的预兆,时下已有的天气知识还远不能完美地解释它的成因以及出现范围。前燕建熙七年,境内长时间无雨,而出现大风天气,于是君主下诏曰

朕以寡德,莅政多违,亢阳三时,光阴错绪, 农植之辰而零雨莫降。

这时候,就得依照鬼神的力量来解决这个看似无解的谜题,而君主的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百姓的焦虑,又可得到百姓的谅解,从而增加民心的凝聚力,把君主从德行有亏的窘况中拉出来。

三、修行水利,重视农业的有序发展,以及植树造林

虽然那时候会把灾害归结于鬼神之说,但是就沙尘天气的出现、土地干枯少水的情况,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是出现了以兴修水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等办法。比如说,前秦时期的丞相王猛,他在自己任职期间,为了解决关中少雨易旱的问题,曾征调豪富僮仆三万人开泾水上游,凿山起堤,疏通沟渠,使得梯田及盐碱地得到灌溉。

随后,王猛又通过召还流民、徙民入关等途径增加农业劳动力。而且,他还注意节约开支、减免部分租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前秦政府还经常派官员去巡察地方,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奖励努力种田的农民。于是,荒芜多年的田地重新长出了五谷,空废多年的仓库又填满了粮食,前秦立国的物质资本又雄厚了不少。

从沙尘天气的形成和影响入手,浅析五胡十六国作出的防救措施

古代植树图

而且,十六国时期还有统治者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提出过植树造林的计划。虽然对于这个策略的出现并不是以减少沙尘天气的出现为基本目的的,但是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北燕时期,君主曾下令:

今疆域无虞,百姓宁业,而田亩荒移,有时不随时督查,欲今家给人足,不亦难乎,桑柘之益,有生之本。此土少桑,人未见其利,可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

可惜的是,当时这样减少沙尘天气出现且利国利民的政策少之又少,对改善大环境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十六国时期的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呈现逐年上升的现象,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除却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改善自然环境,上至国家,小到个人,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思想意识得到转变,大自然的环境才会真正被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礼记》、《晋书》、《魏书》、《资治通鉴》、《中国救荒史》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