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年牡丹江的匪患,为何像野草一样剿不完,他临死前一句话点破

可能有不少人或看过、或听过“座山雕”的名号,这是《林海雪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但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座山雕”,原名张乐山,出生于清朝末年,可以说他的祖辈几乎都是干土匪这一行的,因为在他年幼时父母早亡,只能跟随亲戚生活。因为当时的环境所迫,他也跟着亲戚一块闯关东,来到了黑龙江干伐木营生,但没过多久,不甘于此的张乐山就开始组织一帮狐朋狗友开山头,重操祖业。

当年牡丹江的匪患,为何像野草一样剿不完,他临死前一句话点破

因为年轻气盛,又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张乐山凭借三绝成了这伙土匪的首领,由于其过于狡猾,行踪神秘,流窜于白山黑水之间,导致很难有军队抓到他,即使是之前负责这一地区治安的奉军和日军也对此非常头疼,真的是对这伙土匪无可奈何了,只能看其发展,“座山雕”的外号也并非浪得虚名。这个人狡猾的地方不仅仅是抓不到他,更在于他会见风使舵,风往那边吹,他就往哪边倒。

当年牡丹江的匪患,为何像野草一样剿不完,他临死前一句话点破

座山雕年纪轻轻就成为土匪首领,他也经历了清末、民国和伪满三个时期,在此期间,他也接受过抗联收编,也投降过日军,甚至还接受过国民党的委任,可见其能当上首领还是懂得一些生存之道的,但这对我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善头。在日本投降后,我军进驻东北,为了维稳,首先就对东北地区的土匪势力进行清剿,1946年时,牡丹江地区的土匪基本上都已经肃清,但名气最大的“座山雕”竟然还没找到踪迹。

当年牡丹江的匪患,为何像野草一样剿不完,他临死前一句话点破

我军在附近山区排查了一个月硬是没能找到,于是我军开始转变策略,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点暗的,我军让杨子荣假扮成土匪,以小队形式进山。果然,很快就找到了“座山雕”土匪团伙,并且杨子荣也以土匪身份成功混入其内部,取得“座山雕”信任,最终里应外合成功将这伙土匪消灭,并活捉到了“座山雕”。

当年牡丹江的匪患,为何像野草一样剿不完,他临死前一句话点破

对于这件震惊东北的大事,原沈阳军区副政委邹衍将军还记忆犹新,他也亲眼看到了“座山雕”一面。后来因为“座山雕”种种罪行,不杀不以平民愤,而且以他狡猾的程度,谁都害怕他又跑了,最后公审还是决定执行死刑。知道活不成的座山雕说到:“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