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牡丹江的匪患,為何像野草一樣剿不完,他臨死前一句話點破

可能有不少人或看過、或聽過“座山雕”的名号,這是《林海雪原》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但這個角色是有原型的。“座山雕”,原名張樂山,出生于清朝末年,可以說他的祖輩幾乎都是幹土匪這一行的,因為在他年幼時父母早亡,隻能跟随親戚生活。因為當時的環境所迫,他也跟着親戚一塊闖關東,來到了黑龍江幹伐木營生,但沒過多久,不甘于此的張樂山就開始組織一幫狐朋狗友開山頭,重操祖業。

當年牡丹江的匪患,為何像野草一樣剿不完,他臨死前一句話點破

因為年輕氣盛,又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張樂山憑借三絕成了這夥土匪的首領,由于其過于狡猾,行蹤神秘,流竄于白山黑水之間,導緻很難有軍隊抓到他,即使是之前負責這一地區治安的奉軍和日軍也對此非常頭疼,真的是對這夥土匪無可奈何了,隻能看其發展,“座山雕”的外号也并非浪得虛名。這個人狡猾的地方不僅僅是抓不到他,更在于他會見風使舵,風往那邊吹,他就往哪邊倒。

當年牡丹江的匪患,為何像野草一樣剿不完,他臨死前一句話點破

座山雕年紀輕輕就成為土匪首領,他也經曆了清末、民國和僞滿三個時期,在此期間,他也接受過抗聯收編,也投降過日軍,甚至還接受過國民黨的委任,可見其能當上首領還是懂得一些生存之道的,但這對我軍來說并不是什麼善頭。在日本投降後,我軍進駐東北,為了維穩,首先就對東北地區的土匪勢力進行清剿,1946年時,牡丹江地區的土匪基本上都已經肅清,但名氣最大的“座山雕”竟然還沒找到蹤迹。

當年牡丹江的匪患,為何像野草一樣剿不完,他臨死前一句話點破

我軍在附近山區排查了一個月硬是沒能找到,于是我軍開始轉變政策,既然明的不行,那就來點暗的,我軍讓楊子榮假扮成土匪,以小隊形式進山。果然,很快就找到了“座山雕”土匪團夥,并且楊子榮也以土匪身份成功混入其内部,取得“座山雕”信任,最終裡應外合成功将這夥土匪消滅,并活捉到了“座山雕”。

當年牡丹江的匪患,為何像野草一樣剿不完,他臨死前一句話點破

對于這件震驚東北的大事,原沈陽軍區副政委鄒衍将軍還記憶猶新,他也親眼看到了“座山雕”一面。後來因為“座山雕”種種罪行,不殺不以平民憤,而且以他狡猾的程度,誰都害怕他又跑了,最後公審還是決定執行死刑。知道活不成的座山雕說到:“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