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軍令,請假回鄉,路過高山險地,強奸姑娘,匪性未改,攻打糧倉。”
這是1966年,一位趙姓老秀才寫的檢舉信。
檢舉對象是昔日的土匪金珍彪,此時的金珍彪正在桂林步校任軍事教官。
校方收到這封檢舉信後,立刻組織了批鬥會,并開除金珍彪黨籍,撤銷了他的正連職待遇。
不僅如此,組織上将金珍彪與妻子一同送往廣西石龍縣武宣農場勞動。
同年八月,金珍彪回到老家湖南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中湖鄉青龍垭村,村民得知他的到來,都關起門窗,刻意躲避。
不堪忍受村民冷嘲熱諷的金珍彪,無奈隻能躲進深山,以岩穴為房,吃野菜,捉毒蛇充饑,足足在深山躲了8年。
即使如此,每次在山上被人發現,都免不了被揪回去批鬥一番。
有一次,在深山老林被昔日的徒弟發現,徒弟二話不說,拿起斧子就砍在金珍彪背上,傷口足足有5寸長,深至肺部,金珍彪在醫院躺了8個月才有好轉。
躺在病床上的金珍彪,思緒萬千,此刻的他受盡委屈,村民哪裡知道他是北韓戰場上的一等功臣?

一、
1951年初,北韓戰争已經進行了半年之久,駐紮在湘西的47軍接到指令,準備入朝參戰。
金珍彪因為身手靈活,被47軍選中。
金珍彪依稀記得,出發那天,村民們敲鑼打鼓,自己身上還佩戴着大紅花,附近的村民都來送他們去前線。
經過一路急行,連續七個通宵後,金珍彪等志願軍來到北韓的南洋裡。
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與戰友搶修被美軍炸毀的機場,之後又開始排除戰場上未爆的炸彈。
在南洋裡,兇險異常,用金珍彪的回憶:“能活下來都是奇迹,35公斤的炸彈,從空中投下來,足以陷入地下兩米之深,有時候能清晰的聽見定時器咔嚓咔嚓的聲音,心裡也會發憷。”
但金珍彪還是不懼美軍,幾場戰鬥下來,成了一名出色的機槍手。
在北韓戰場,金珍彪認為最激烈的一場戰鬥,是1953年3月的老秃山攻堅戰。
老秃山,位于北韓驿谷川南,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通往漢城的要塞。
從1952年夏開始,志願軍與美軍在此開始了反複拉鋸戰,陣地也多次易手,金珍彪等志願軍連續5次搶占該老秃山高地。
老秃山原本名叫上浦防東山,因為幾場血戰下來,綠蔥蔥的植物全部被炸毀,留下的隻有焦土,是以志願軍就叫它老秃山。
美韓聯軍最後一次争奪老秃山高地,足足派了一個加強連、20個排以及兩個探索班,一個坦克連。
一上場,就是碾壓式的炮火打擊,在炮火結束後,志願軍才從掩體中沖出來。
金珍彪與戰友連續攻破美韓聯軍17個暗堡,将紅旗插在老秃山主峰。
随之而來的是不斷的反攻,金珍彪與戰友背靠背,拿着機槍瘋狂掃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打死多少敵人,隻覺得右腿鮮血直流,剛低頭看,就被附近的炸彈震暈。
等到金珍彪清醒後,才發現組長、班長、紅旗手都已經全部犧牲,不等他傷心,數十名敵軍又開始沖了上來。
金珍彪舉起機槍,對着他們一頓掃射,一美軍士兵丢來一枚燃燒彈,金珍彪眼明手快,迅速抱着機槍跳進附近的一道深溝,滾來滾去才将背部的火壓滅,但自己也痛的昏死過去。
再次醒來時,已經在後方的戰地醫院,看着他後背燒傷,血口子裡流出濁黃的濃水,護士隻能小心翼翼的處理。
戰後統計,金珍彪在老秃山戰鬥中,共殲滅敵軍165人,是殲敵最多的志願軍戰士,消息傳至志願軍總部,立刻授予他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的稱号。
如此戰功赫赫的金珍彪,為何會淪落到躲進深山的下場?
這一切都與他當過土匪有關。
二、
1931年,金珍彪出生于湖南張家界武陵源區。
看過土匪史的應該都知道,武陵源區的土匪,也就東北可以媲美,也就是經常聽到的湘西土匪。
湘西土匪多,也是有原因的,崇山峻嶺,河流衆多,有山洞有密林,做了壞事的人都藏在這一帶,久而久之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
如果要追溯的話,自宋朝之後,湘西便匪患不斷,在晚清時期達到頂峰。
戰火紛飛,能活下來的哪個不是飽經風霜的,金珍彪自打懂事後,就對土匪害怕至極,小時候不聽話,母親總用土匪吓他。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也有一天會當上土匪。
1948年,金珍彪家鄉來了一夥土匪,見金珍彪年輕力壯,二話不說,就被逼上“梁山”。
他從心底裡抵觸土匪,古人雲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金珍彪試着反抗了,卻被打得遍體鱗傷,隻能作罷。
為了實施逃跑計劃,要先擷取土匪的信任,于是學着魚肉鄉裡,當“惡霸”,在土匪面前表現的窮兇極惡。
土匪一看:這會抓了個好苗子。
在第三天時,便派他去山上蹲點,結果金珍彪一溜煙,跑了。
雖說跑了,但畢竟有幾天當土匪的經曆,鄉親們也有所耳聞。
1949年,湖南境内共計18萬土匪,湘西占了一大半,當地政府已經無力管轄,甚至有的地方土匪都取代了政府,一度過上了大魚大肉的日子。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央派解放軍38軍抵達湘西,全力剿匪。
在解放軍的武力打擊下,數十萬湘西土匪陸續被肅清、殲滅。
除了頑固被殲滅的,解放軍還俘虜了3萬土匪,這其中就有金珍彪。
金珍彪不是逃出土匪窩了麼?
這還得是群衆的力量,有人舉報金珍彪也當過土匪。
據金珍彪回憶,那段時間每日都提心吊膽,每天都能看見被處決的土匪。
經過解放軍的排查,3萬土匪,有兩萬人是罪大惡極的,也就是背了人命的。
最後隻剩下1萬多人屬于沒犯過命案的,這些人都被集中關押到一處,由解放軍進行改造。
金珍彪改造的地點是在佛塔坡古廟,因為态度好,梁排長将他叫出,問他是否願意入朝參戰?
金珍彪雖不知為何要去北韓打仗,但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沒當土匪前,金珍彪就四處打聽哪裡能參軍,隻是他沒想到,被土匪捷足先登了。
如今能當兵打仗,那是他夢寐以求的,更何況自己稀裡糊塗被定性成土匪,要改掉這個身份,也隻有參軍了。
跟他一起入朝打仗的還有宋德清、謝根生等人。
他們打起仗來,絲毫不比那些老兵差,甚至比他們還要猛。
用47軍軍長曹裡懷的回憶說:“這些湘西土匪很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你們完全想象不到,他們為了擺脫土匪稱号,打仗有多猛,他們打出了國威,也很壯烈,我經常在夢中念着他們……。”
曹裡懷
這話确實不假,因為金珍彪等人在北韓戰場确實不含糊。
三、
金珍彪自從被編入47軍141師423團後,沒有一天是不想着“立功贖罪”的。
因為沒當過兵,參戰前進行了4個月的教育訓練,金珍彪因為表現出色,擔任了三連的機槍射手。
在之後的戰鬥中,金珍彪用實際行動,讓老兵們對他們另眼相看。
一開始,老兵們并不看好這些由土匪組成的隊伍,可幾場戰鬥下來,他們發現中國人的凝聚力是與生俱來的,危急時刻,沒有一個是退縮不前的,包括這些曾經的土匪。
除了金珍彪單人殲敵165人,獲得一等功臣外,還有與他一同參戰的姜長祿,先後四次負傷,立三等功;張福祥戰鬥到全班最後一人,死守陣地,立大功一次;符勝虎更猛,立大功一次,小功三次,後被提升為志願軍連長。
金珍彪因為屢立戰功,也曾申請入黨,但都未通過。
與他一同當過土匪的謝根生,原本是北韓戰場的後勤兵,奮不顧身的爬上樹杈,用高射機槍與敵機對射,立三等功,曾多次寫入黨申請,一直到北韓戰争結束,入黨申請都未曾通過,原因和金珍彪一樣,都是當過土匪。
謝根生比金珍彪更委屈,金珍彪被迫當了三天土匪,謝根生看着被拒絕的通知,流下淚水:“我其實一天土匪都沒當過……,隻是被他們強行帶上了山而已。”
對于這些,金珍彪并沒有氣餒,而是不斷改變自己,戰場上更為勇猛。
抗美援朝戰争結束後,就連金日成都聽聞金珍彪以一人之力,殲敵165人的事迹,他親自為金珍彪頒發“北韓勞動黨一級英雄勳章”。會議上金日成說道:“北韓人民一定要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不僅僅是金日成,金珍彪回國後,其事迹也被解放軍總政治部在《紅旗飄飄》上刊登了。
隻是那時候資訊并不流通,鄉親們根本不知道家鄉還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
回國後,金珍彪被組織安排去内蒙古通遼縣學習軍事和文化知識,這期間,讓他對軍事又有了新的認知。
後擔任了廣西某部三連連長,一直到1955年秋,才接到調令,前往桂林步校擔任軍事教官,這樣看來,内蒙古的學習也算是派上用場了。
隻是原本平淡的教官生涯,卻被一封檢舉信給打破了。
也就是文章開頭的那封檢舉信。
四、
其實這封檢舉信,完全是捏造的,
金珍彪自參戰後,多年未歸,思鄉心切,組織上安排他回老家看望親人。
一路上跋山涉水,此時的他正帶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到了家鄉後,被一位趙姓秀才看見後,心生妒忌。
村裡人并不知道金珍彪是抗美援朝的大英雄,隻知道他當過土匪,而趙老秀才時常看看新聞,知道了金珍彪的事迹。
但他卻生了小人之心,覺得自己有才華,經常為村裡做事,憑什麼金珍彪卻有這麼好的待遇,還娶了媳婦,入了黨。
知道金珍彪在桂林步校任職,是以這封檢舉信直接寄到了這裡。
學校處長看見這封信,因為金珍彪有過土匪經曆,不由分說,便開會取消了金珍彪的職務,開除黨籍,連職待遇一并取消。
在農場勞動完,金珍彪帶着妻子再一次回到家鄉。
經過趙老秀才的三寸不爛之舌,金珍彪的那些不切實際的事迹被放大,迎接他的并沒有回國時的鮮花,也沒有熱烈的掌聲,更沒有數十萬市民夾道歡迎。
随之而來的是不斷的謾罵和鄙視的眼神,有的村民直接帶人打他。
就連躲進深山,也還是被這些人差點打死。
在醫院躺了大半年,金珍彪對妻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沒在戰場被美軍打死,卻差點死在了鄰居的手上。”
這一切直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金珍彪的命運才有所改變。
政府開始挨家挨戶統計,找到金珍彪時,村裡人才知金珍彪時志願軍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政府為他落實了撫恤金,因為戰場受了傷,政府讓他去醫院鑒定,屬于二級傷殘軍人,還是連職幹部,撫恤金和幹部補貼加起來,每個月有一千二百多塊。
金珍彪對此也很滿足,他說:“戰場上撿回一條命,如今和平年代衣食無憂,比起犧牲的戰友,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亂寫檢舉信的趙姓秀才,最後被判處死刑。
1980年,金珍彪拖家帶口,自費去了北京軍事博物館,在走到三樓的抗美援朝展館後,他被一挺機槍吸引住了,看了許久後,他對妻子說道:“這是我用過的機槍。”
随後對着記者說出了機槍的規格和型号,就連哪裡有裂痕他都記得清清楚楚,記者看着這挺機槍,和金珍彪所說如出一轍。
為此,記者還讓金珍彪和機槍合影留念,這一刻,金珍彪再也忍不住眼角的淚水,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後來金珍彪的生活雖然不愁,但他并不高興,因為他最關心的黨籍還沒有恢複,妻兒的戶口也沒有。
後來戶口雖然解決了,但金珍彪的黨籍一直沒有得到恢複。他說以前打仗從炮彈殼裡滾出來,如今還是群衆,心裡不得勁。
2019年4月,此時距離他被開除黨籍已經53年了,89歲的金珍彪再一次寫下入黨申請書,這次村黨支部也開會讨論,一緻通過。
同年9月,正在醫院住院看病的金珍彪收到通知,要在醫院給他進行入黨儀式,為了等這一刻,這幾個月他都是靠着意志活下來的。
11月20日,金珍彪因病逝世,享年89歲。
編者簡介:宋小樂,一位90後奶爸,普通家庭出身,專職寫作5年,靠自媒體寫作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與多家新媒體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微信搜尋關注我的公衆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