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明洪武年间,一向以抠门著称的明太祖朱元璋下了血本,出了五十万两白银作为赏金,在全国范围内搜捕一个海盗。在中国古代,白银地产量一直很低,就算是到了清朝末年,市面上也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明朝的白银十分稀缺,国库一年的收入折合成白银也不过一千万两,朱元璋能够拿出国库二十分之一的白银悬赏一个海盗,可见此人对明朝的威胁有多大。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朱元璋

从元朝末年的乱世时起,东南沿海就一直是海盗猖獗的地方,这些海盗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搞得民不聊生,已是是国家的肘腋之患。明朝建立以后,大量海盗被政府收服。即便是偶尔有些不服输的海盗出来作乱,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那么这一次的海盗怎么就这么特殊,值得一向抠门的明太祖花巨款去捉拿他呢?

这位身价五十万两白银的海盗,名字叫做陈祖义,和其他凶神恶煞的海盗不一样的是,他是一个被迫成为海盗的人,而且还有勇有谋,和朝廷的军队斗智斗勇多年。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家里世世代代靠海吃饭,父母为了让他不做受苦受累的渔民,特意送他去学堂读书,所以陈祖义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和其他粗鲁的海盗不一样。

朱元璋做皇帝以后,考虑到海盗经常和其他国家勾结,有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所以下达了海禁政策,不许渔民们再出海打渔,违禁者要被砍头。可是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海边的渔民来说,不让他们靠海吃饭,他们又没有土地可种,生活就变得非常艰难,于是大量失业的渔民只能到南洋的马六甲一带讨生活。

在别人的地盘上,这群居无定所的可怜人受尽了欺辱,实在没有任何活路了,陈祖义干脆召集大家一起当起了海盗,这样起码还能吃饱饭。因为陈祖义能说会道,所以追随他的人一直很多,最鼎盛的时候,他居然有一支超过一万人的海盗队伍,那些南洋小国每次听说陈祖义的海盗部队路过,都吓得不敢让渔民出海。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陈祖义

陈祖义的船队规模越来越大,在南洋、南海、台湾、日本、印度洋等地横行霸道,抢东西从来没有失手过,每次都是满载而归。随着船队财富和规模的扩大,陈祖义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的海盗,大有想要自己当皇帝的架势。洪武年间,陈祖义带领船队进攻东南沿海,不仅把沿海守军吓得望风而逃,而且连续打下了50座城镇,差点没把朱元璋气得当场去世。

正是因为陈祖义的嚣张跋扈,公然挑战皇帝的威严,所以朱元璋才要发布如此高额的悬赏金。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这一次一个“勇夫”也没有,因为陈祖义长年浪迹于海上,来无影去无踪,根本就没人知道他的踪迹。

既然悬赏不好用,那么朱元璋干脆直接派船队去消灭他,难道行不通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以明太祖时期的船队力量,根本就没有能力和陈祖义的船队相比。陈祖义这些年来在海上经历了大风大浪,深知有一支质量过硬的船是多么重要,所以他亲自负责督造船只,船的整体质量都比明朝船队的质量高,士兵的作战能力也远远胜过明军。

陈祖义的船队如此强大,直到朱元璋去世,也没有完成歼灭他的心愿,而新皇帝更没有时间对付他。因为建文帝登基后不久,明朝就爆发了“靖难之役”。建文帝和叔叔燕王朱棣打了四年,哪里有时间去对付陈祖义,难道就任由他在海上这么嚣张跋扈吗?当然不可能,在叔侄战争中胜利的明成祖朱棣,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大海。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朱棣

朱棣继位之后,里里外外折腾了几十年,修建紫禁城抵御边患、五次亲征漠北、编修《永乐大典》,桩桩件件都是流传千古的好事。可就是这个陈祖义,让朱棣十分恼火,朱棣的版图上绝对不允许有一个猖獗的海盗作祟,他的父亲到死也没有解决掉这个大麻烦,性格刚毅的朱棣自然要替他完成这个心愿。

说来陈祖义此时也是更加有恃无恐,他靠着自己的横行霸道,居然在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一带)做了国王,俨然成了一方霸主。有一年朱棣举办了一个活动,陈祖义作为小国的国王也需要表示一下,可是三佛齐毕竟是个小国,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陈祖义居然派出自己的船队,在海上把所有准备去朝贺的国家带去的贡品都抢走了,然后跟朱棣说这是他们国家准备的礼物。

朱棣怒火中烧,陈祖义居然抢了本来就属于他的东西,然后还一本正经的又送给他,换了任何人都忍受不了,从那时起朱棣就对陈祖义起了杀心。陈祖义哪里懂得这些,不久之后,他又打着建文帝的名义,准备继续攻打大陆,要知道建文帝一直是朱棣的一块心病。有人敢打着建文帝的名义,想要动摇朱棣的江山,朱棣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恶气。他这一次为了抓到陈祖义,居然给出了750万两白银的天价,这几乎是把明朝全部的财政收入都用上了。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郑和雕塑

然而无论赏金如何增加,还是没有人能够找得到陈祖义,因此朱棣决定派人出海抓捕陈祖义。在决定攻打陈祖义的时候,有大臣提出,陈祖义船只的质量很好,明朝的船只无法与之相比,所以不宜贸然出兵。可朱棣是一个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人,明朝战船不行,那就重新制造一艘船,说干就干,没过多久一艘举世闻名的宝船就建造出来了,这艘船的统帅,就是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和。

整条船长44丈,宽18丈,排水量有7000多吨,以这条宝船为中心,还修建了战船、水船、马船、运粮船等各种船,组成了一支远洋舰队,这种气势恢宏的船队,不仅陈祖义的船队奈何不了,就连后来的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也无法与之相比。船上还有可以抵御风浪的披风板和可以预测抛锚位置的铅垂。公元1405年,宝船由郑和统率,在福建长乐起锚,此去一来是为了结交南洋国家,二来为了寻找建文帝,三来就是为了抓捕陈祖义。

郑和带着船队一路访问,先后去了爪哇国、锡兰、古里、苏门答腊等国,每访问一个国家,就送给他们丰厚的礼品,消息很快传到了陈祖义那里。陈祖义看到郑和的船上有那么多宝贝,顿时就心动了,可是他看到明朝的船队声势浩大,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当他听人说这支船队的统帅郑和是个太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了诈降的想法。他想通过假装投降迷惑郑和,然后偷袭郑和的船队,夺取所有的宝贝。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宝船复原图

郑和虽然是太监,可却是身经百战得太监,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陈祖义哪里是他的对手。郑和看到陈祖义的投降信,就命令部队做好了全面的防御准备,打算等到陈祖义接近船队的瞬间,放火烧死他们。到了投降的那一天,陈祖义的队伍举着白旗假装投降,悄悄地靠近了郑和的船队,眼看船队没有一丝动静,就准备动手偷袭。

岂料这时郑和船队突然杀声震天,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火把纷纷扔向了陈祖义的船队,整个海面瞬间变成了火海。陈祖义的手下被斩尽杀绝,很多人没来得及反应就葬身海底,而陈祖义也被明军抓获,押送回了京城。陈祖义回到京城后,朱棣亲自审问了他,然后又召集了各国使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斩首示众。

广东书生怒当海盗,连下东南沿海50城,朱元璋悬赏50万白银

陈祖义被押赴京城

陈祖义虽然是被逼无当了海盗,但是在做海盗的那些年里,他做过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还对自己国家的领土安全造成了威胁,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年没有那么严苛的海禁政策,也许陈祖义就不会成为海盗,而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然而历史无法改变,陈祖义终究是做了危害一方的海盗,成为众人唾骂的对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