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尿酸继发肾衰,年仅28岁!医生忠告:躺平的4个危害,一定要当心

一、28岁男子高尿酸后继发肾衰

病房里,冯先生刚刚做完透析,心情低落,他和病友们同病相怜,他说出自己的心声。

“人啊,总是失去什么才知道可贵,现在我就感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躺平害了我!”

2个月前,冯先生还看起来非常健康,在家喝着大酒,现在的他肾脏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冯先生爱喝酒,每天晚上都要喝点,晕乎乎的才去睡觉。即使有再重要的事,他也会搁在一边,他信奉躺平的生活理念,今朝有酒今朝醉,喝酒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早在一年前,冯先生就查出了高尿酸,医生多次叮嘱他要戒酒,妻子因为喝酒也没少跟他吵架,但冯先生依然我行我素,继续躺平的生活方式,认为反正又没有出现痛风,不至于连自己这点爱好也剥夺。

后来,冯先生频繁感觉排尿困难,确诊的前一天甚至还出现了血尿,他慌了神,赶紧就医检查,没想到尿酸高达890,双肾都有衰竭的迹象!

这次他真的“躺平”了!冯先生从此不得不接受漫长的透析治疗。

高尿酸继发肾衰,年仅28岁!医生忠告:躺平的4个危害,一定要当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二、医生忠告:躺平青年应警惕4个健康危害

“躺平”这个词在网络上出现的频度极高,以致于引起大家的热议。面对躺平的人生态度,有人拍手称好,有人嗤之以鼻。而最能引起共鸣的,是当代的许多年轻人,他们年纪轻轻仿佛早已将世事看透,早早放弃了奋斗,与世无争。

选择躺平的人大多经济并不宽裕,而且不少人还染上了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通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透支自己的生命。笔者不赞成也不反对躺平,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今天只想从健康的角度给躺平青年们一句忠告:可以认命,但不能玩命,以下这5个危害应引以为戒!

1.三餐无规律,饮食不健康

很多躺平青年每天都很慵懒,该吃饭时不去吃饭,更甭提自己去做饭了,想起来就去吃饭,也懒得去外面吃,于是就叫外卖,健康不健康也不管,反正是饱一餐饿一餐。外卖我们都知道,口味重、油腻是特点,长期以往,会出现诸多健康问题,比如三高、低血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和如今年轻人生活方式关系密切[1]。

人体的生物钟会告诉我们的胃,到了饭点就要分泌胃酸,到饭点了不按时进餐或者不进餐,胃酸得不到食物中和,就容易腐蚀胃黏膜,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而且每天早上吃早餐,胆囊都会排出胆汁协助消化,如果不吃早餐,胆囊中的胆汁不能及时排出,时间长了也容易患上胆结石。

高尿酸继发肾衰,年仅28岁!医生忠告:躺平的4个危害,一定要当心

2.熬夜

许多躺平青年选择了当“宅男”,或沉迷于网络、手机游戏,常常通宵达旦地上网或者玩游戏。熬夜不仅会是身体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容易入侵,还会使身体器官如肝脏得不到充分休息,出现功能障碍。近年来许多年纪轻轻就发生猝死的人,大多都有熬夜的习惯。

3.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的危害令人意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2025年高血压患者将增至15亿,血压升高是导致过早死亡的首要因素,2015年导致近1000万人死亡,其中490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2]

大多数躺平青年喜欢长期坐着或躺着玩手机或电脑游戏,一动不动,眼睛都不带眨的,这样时间一久,容易导致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退行性疾病,还能导致我们的身体对心脏工作的需求量减少,心肌萎缩,心功能降低。

高尿酸继发肾衰,年仅28岁!医生忠告:躺平的4个危害,一定要当心

长期如此,人体消耗减少,代谢出现紊乱,易导致营养过剩者,从而出现脂肪肝。血脂过高,就会沉积在动脉壁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无论是手机上网还是看电影、追连续剧,建议都定期活动一下身体,避免久坐不动。久坐姿势不正确,容易引起颈椎病和腰椎病。双脚许久不活动,血液循环会减慢,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栓塞,另外还会导致痔疮、前列腺炎、心功能减退和腹部脂肪堆积等多种疾病出现。

4.吸烟酗酒

吸烟的危害很多,不仅严重损害肺脏、诱发肺癌等癌症之外,对心脏、血管都有损害,许多高血压、糖尿病或脑梗死的患者都有吸烟或者曾经吸烟的习惯。

酒精同样是一级致癌物,酗酒除了会对肝脏和血压、血管造成影响,还会诱发人体代谢紊乱如高尿酸,酒类的大量摄入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因为酒本身含有较多嘌呤成分。长期的高尿酸极易导致高尿酸性肾病、高尿酸性肾结石,若久拖不治,还会造成肾脏梗阻、肾积水,甚至导致肾衰竭[3]。

总之,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过好躺平的生活!可以认命,但不能玩命!对于生活态度的“躺平”,我们有时要予以包容,但对于生活方式的“躺平”,我们要警惕,伤害最大的其实是自己和家人,因为一方面躺平会让我们人生毫无经济保障,一旦生病就会拖累家庭,另一方面,躺平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搞垮自身免疫力,诱发多种疾病,这也是本文开头冯先生案例给我们敲响的健康警钟!

[1]张一枝. 中国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51):960.

[2]诸葛瑞琪, 刘梅林.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 26(9).

[3]陈伟, 方卫纲, 顾苹,等. 富嘌呤食物摄入及肥胖、饮酒等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07, 15(2):70-74.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