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犯人临刑前赋诗一首,朱元璋听说后,为何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对污吏反臣恨之入骨,采取“剥皮揎草”、挑筋等严酷刑罚处理他们,随便一个案子就能牵连数千数万人,胡惟庸案、蓝玉案皆是如此。锦衣卫属朱元璋首创,目的是驾驭不法群臣,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告发蓝玉谋反的人,正是锦衣卫指挥蒋瓛。

犯人临刑前赋诗一首,朱元璋听说后,为何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相传当年蓝玉曾经告诫过太子朱标,北地的燕王封地上有“龙气”,要朱标警惕此事,因为朱棣迟早会反,朱标仁厚,没放在心上。这件事虽然不知真假,但蓝玉生前坚定站在朱标身后是真的,无奈朱标早逝,朱元璋的心血尽付东流,十分担心皇太孙朱允炆无法驾驭蓝玉。

蓝玉有胆有谋,能征善战,但后期却不为朱元璋所喜,他提出的一些建议,朱元璋也多半不采纳,蓝玉心中不乐。据《明史》记载,蓝玉居功自傲,得罪朱元璋,朱元璋才大怒下了杀手,但这种说法有不少疑点。因为蓝玉威势重,他谋反一案牵连者极多,包括阿猫阿狗。

犯人临刑前赋诗一首,朱元璋听说后,为何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因蓝玉案而被杀者多达15000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这些人里面有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叫孙蕡,他也受了连累,被押赴刑场。身为一个犯人,孙蕡居然能在临刑前还赋诗一首,传到朱元璋耳朵里后,朱元璋便下令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列朝诗集·孙蕡传》记载,孙蕡是明初文学界的“岭南诗派”创始人之一,他仪表堂堂、性格豪爽,写诗文天赋极高,总能一挥而就,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孙蕡参加乡试中举,之后又登进士榜,去了翰林供职,奉诏修《洪武正韵》。

犯人临刑前赋诗一首,朱元璋听说后,为何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说白了,此人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文臣,但他才名在外,蓝玉也知道孙蕡文采丹青了得,所以曾经请他去为自己题诗作画。就这样孙蕡被人诬告与蓝玉勾结,朱元璋命人将他斩首,孙蕡临终感叹自己无辜遭连累,便当众吟诗一首,总结大家目前的处境: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这首诗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今天杀这家,明天杀那家,黄泉路上可没有旅舍,不知下一个被杀的人又是谁呢?这首诗在场的监斩官自然听到了,但他没当回事,这样的“反诗”哪有必要上奏?他挥挥手,命刽子手干净利落地处决了孙蕡,回去复命。

犯人临刑前赋诗一首,朱元璋听说后,为何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不想朱元璋见监斩指挥到来,似乎早有预料一般问道:“那孙蕡临死前可有说什么?”监斩指挥十分惊愕,他想到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心下明了,便将孙蕡的诗作如实汇报,朱元璋听了大怒:“有这样的好诗,此人必定才华出众,有异动为什么不早点来报告,先杀了他?”

犯人临刑前赋诗一首,朱元璋听说后,为何将在场的监斩官处死?

还有另一种说法,朱元璋并非欣赏孙蕡才华,而是恼怒监斩指挥没有事无巨细告诉他所有情况,因此发怒,“监杀以此诗对……竟杀指挥。”无独有偶,王鏊《震泽纪闻》记载王朴死后,朱元璋也是因为“彼有片言,亦当以闻,况诗耶”为由杀了行刑者,不知哪个真,哪个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