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犯人臨刑前賦詩一首,朱元璋聽說後,為何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對污吏反臣恨之入骨,采取“剝皮揎草”、挑筋等嚴酷刑罰處理他們,随便一個案子就能牽連數千數萬人,胡惟庸案、藍玉案皆是如此。錦衣衛屬朱元璋首創,目的是駕馭不法群臣,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告發藍玉謀反的人,正是錦衣衛指揮蔣瓛。

犯人臨刑前賦詩一首,朱元璋聽說後,為何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相傳當年藍玉曾經告誡過太子朱标,北地的燕王封地上有“龍氣”,要朱标警惕此事,因為朱棣遲早會反,朱标仁厚,沒放在心上。這件事雖然不知真假,但藍玉生前堅定站在朱标身後是真的,無奈朱标早逝,朱元璋的心血盡付東流,十分擔心皇太孫朱允炆無法駕馭藍玉。

藍玉有膽有謀,能征善戰,但後期卻不為朱元璋所喜,他提出的一些建議,朱元璋也多半不采納,藍玉心中不樂。據《明史》記載,藍玉居功自傲,得罪朱元璋,朱元璋才大怒下了殺手,但這種說法有不少疑點。因為藍玉威勢重,他謀反一案牽連者極多,包括阿貓阿狗。

犯人臨刑前賦詩一首,朱元璋聽說後,為何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因藍玉案而被殺者多達15000多人,“元功宿将,相繼盡矣。”這些人裡面有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叫孫蕡,他也受了連累,被押赴刑場。身為一個犯人,孫蕡居然能在臨刑前還賦詩一首,傳到朱元璋耳朵裡後,朱元璋便下令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列朝詩集·孫蕡傳》記載,孫蕡是明初文學界的“嶺南詩派”創始人之一,他儀表堂堂、性格豪爽,寫詩文天賦極高,總能一揮而就,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孫蕡參加鄉試中舉,之後又登進士榜,去了翰林供職,奉诏修《洪武正韻》。

犯人臨刑前賦詩一首,朱元璋聽說後,為何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說白了,此人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文臣,但他才名在外,藍玉也知道孫蕡文采丹青了得,是以曾經請他去為自己題詩作畫。就這樣孫蕡被人誣告與藍玉勾結,朱元璋命人将他斬首,孫蕡臨終感歎自己無辜遭連累,便當衆吟詩一首,總結大家目前的處境:

鼍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

這首詩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今天殺這家,明天殺那家,黃泉路上可沒有旅舍,不知下一個被殺的人又是誰呢?這首詩在場的監斬官自然聽到了,但他沒當回事,這樣的“反詩”哪有必要上奏?他揮揮手,命劊子手幹淨利落地處決了孫蕡,回去複命。

犯人臨刑前賦詩一首,朱元璋聽說後,為何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不想朱元璋見監斬指揮到來,似乎早有預料一般問道:“那孫蕡臨死前可有說什麼?”監斬指揮十分驚愕,他想到無處不在的錦衣衛,心下明了,便将孫蕡的詩作如實彙報,朱元璋聽了大怒:“有這樣的好詩,此人必定才華出衆,有異動為什麼不早點來報告,先殺了他?”

犯人臨刑前賦詩一首,朱元璋聽說後,為何将在場的監斬官處死?

還有另一種說法,朱元璋并非欣賞孫蕡才華,而是惱怒監斬指揮沒有事無巨細告訴他所有情況,是以發怒,“監殺以此詩對……竟殺指揮。”無獨有偶,王鏊《震澤紀聞》記載王樸死後,朱元璋也是因為“彼有片言,亦當以聞,況詩耶”為由殺了行刑者,不知哪個真,哪個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