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门诊住院患者正在服用降价药丸

"它下来了,它下来了,门诊病人,住院病人都在使用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梅华高兴地"来信"。她所说的是广东省第五批国家组织集中带采购中的药品选择,于10月9日0:00实施。据广东省医保局统计,药品价格实施情况平均下降55%,跌幅最高为98%。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降价!"

普通人可能不熟悉药品的价格,对于如此众多的药品降价好处就不能这么说了。

根据省医保局提供的数据,本次募集的16个品种降幅超过90%,其中江苏豪森等6家企业的跌幅超过97%。以荷兰注射液盐酸苯二氮卓类药物(100mg)为例,此次降价后,每针的成本从6000元/支到786元/支,按最大8个周期计算,可为患者节省约16万元。

药剂师对于落地实施的反馈非常直接:"真正降价很厉害!药剂师表示,药物的平均价格比之前的剧集下降了40-50%,而收藏品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5%。

以苯舜水库铵注射液为例,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手术麻醉药,降价前5ml:10mg规格10瓶/盒价格为999.9元,选价降价后,药用规格价格为158元。另外,手术中也有心血管药物,或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熟悉口服药物四氯酸美托洛尔片剂,规格25mg×30片/盒只有2.07元,也就是说,一粒药丸只有0.069元。

许多非选择性药物将与降价挂钩

据介绍,药品降价,不限于61种精选药品,它还具有"联动效应",将带动一批未入选药品降价。

省医保部门,除了选择产品价格大幅下调外,广东还将非选用与仿制药价格挂钩的药品,如盐酸法修德注射液等10多种药品也大幅降价,平均下降70%,最大降幅为98%。

记者获悉,9月2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关于实施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非选定药品关联价格确认工作的通知》,要求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在省级平台有交易记录, 与第五批全国征集的仿制药同名、同剂型及需要价格联动的非选定药品、同规格药品价格符合规定,按照企业自愿原则,与省、广州挂钩,深圳三大交易平台的最低采购价格不高于第五批的议价上海国家级收藏和非选种。

正因为如此,梅花医药副主任指出,不需要听到选药到位半数的担心,1个月的清关期其实是一个过桥期,原药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用提供保障,而且更挂钩降价。

那么,如果连环价格不被接受,或者联动药物从10月9日0:00开始没有实施呢?省药品交易中心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产品将被吊销在省级平台的网购资质。

查看数据

此系列中平均减少 55%

16个品种降幅超过90%

预计第一年将节省19.82亿元药品成本

以荷兰注射剂盐酸苯二氮卓类药物(100mg)为例,降价后,每针的成本从6000元/支到786元/支,按最大8个周期可为患者节省约16万元的费用。

特别提醒

并非每家医院都有所有61种降价药物

据省医保局确认,第五批国家组织实施集中药品采购成果,创新高、最大、品种最大,共有148家企业251种产品入选。

从供应品种清单可以看出,成功采购了61种药物,涵盖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抗过敏、抗感染、消化道疾病、慢性病等常见疾病,以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

不过,梅花市药剂师副主任提醒,市民在就医时要明白,61种药物是中药"组合"的,但并不是每家医院都能买到61种药。这是因为,在上半年参与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作为主要采购机构的量,今年6月28日,第五批全国征选结果公布,才知道自己成功上报了多少品种。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例,61个精选品种中报告了40多种药物,也就是说,这40种药物的实施情况。

并非所有降价药物都会很快成为桌面上的冰块

此次药品降价,按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广东省市场前减价约24.89亿元,降价后约5.07亿元,即第一年有望节省19.82亿元的药品成本,对广大患者受益最大。

药剂师表示,降价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他们也乐于为市民提供更好、更实惠的医疗服务,分享集药改革的红利。记者了解到,10月8日17:30过后,医院药剂师开通加班费调整,做好医保结算支付制度衔接等工作,确保10月9日0:00实行新价格。

然而,重要的是要提醒患者,并非所有降价药物都可以立即实现。

梅子药剂师副主任指出,医疗机构其实早在确认其成功报案采购后,就已经开始准备,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清理"工作。根据医保部门的通知要求,医院报告成功后,将在一个月内逐步淘汰使用药物,或者撤回或弥补差额,以使用选定的药物。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药物的制备。为了保证药品的供应,落地前已实施已回购。

省级2个医疗盘点发现,40种药品,2个品种价格调整继续使用,20个新储存替代药品,保留原研新选品种18个,目前已有25个药品准备储存,但其他15个品种尚未到位,正在路上分配。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有恒告诉记者,在确定药品选择后,医疗机构还需要通过药品交易系统启动三方采购合同,并由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在线重新确认操作。"作为药品经销企业,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确保稳定的供货和供货,确保医疗机构药品订单按时、优质配送到位!""徐有恒说。(记者何雪华,广东健康保险记者)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