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20日,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举行,超过5000个团队、2.4万人报名参赛。大赛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揭榜领题赛四个组别,共有来自全国47个代表团的超过1400个团队/项目入围总决赛。
这场高学历、高水平、高规格的“三高”赛事让青年人才勇挑大梁。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90后女博士后孙骄杨,凭借着35天批量培育实验鼠的“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进入创新赛总决赛。
现场
超两千岗位“抢”才 安家费可达300万
这场赛事不仅是优秀青年人才之间的比拼,更是广大博士后和企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对接的国家级平台。
在现场举行的全国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大赛专门设置200多个人才交流展位。多家单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科研类、教学类、管理类等岗位超2000个,计划招收一大批博士、博士后人才。
如南方医科大学招聘生物医药类学科博士后,基础年薪最高可达52万元,提供博士后公寓或住房补贴;华南师范大学为博士后提供子女可入读附属学校、幼儿园等福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表示,出站考核优秀者可直接留院工作,享受安家费10万-300万元。
特写
构建动物模型 35天批量培育“小白鼠”
动物模型指的是可以模拟人类疾病表现的动物,在医药学领域的研究中需要借助于动物模型,以便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防治措施。“我们最常说的小白鼠,其实也是一种动物模型。”
孙骄杨说,现有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需要经过繁育和筛选阶段,制作周期长,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她和团队研究的“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是运用四倍体技术,使被编辑过的干细胞发育成为一只完整的小鼠,将建模时间缩短至35天,相对于受精卵注射等制备小鼠的常规技术,具有可绕开繁育步骤、快速大量制备纯合精准小鼠的优势。
“目前我们团队运用四倍体补偿技术将制备小鼠模型的效率从1%-5%提升到了30%-60%,实现大规模的批量培育,解决了四倍体技术产业化应用的难题。”在孙骄杨看来,这种技术周期短,成本低,制备过程更简单更快速,在未来的医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这一技术便派上了用场。孙骄杨与团队在35天内,制备出500多只有效的人源化ACE2小鼠模型用于国内多家单位的新冠肺炎药物筛选、抗体中和实验,有力地支持了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此次参加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让孙骄杨感觉十分兴奋。“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创业或做项目的,思维非常活跃,大家都有独到的看法,而且在项目的落地上真正可行。”孙骄杨说,大赛让她走出去了,去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碰撞,学习到了产业化方面的新知识。
采写:南都记者 程小妹 孙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