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常有人质被敌人俘虏,并以此要挟的情况。所谓投鼠忌器,许多人为了保护人质,不得不顺从贼人的要求。但官员,特别是将军在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因此早在汉朝就有贼人以人质要挟的,人质与贼人一并射杀的律令。
在汉朝,士人以名立身、立家,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因私情废国事,常含泪执行此令。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因此这条律令在汉朝后基本废弛,很多将军都选择顾全家人。
到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569年的十月,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第二年的二月,欧阳纥派阳春太守冯仆到高要(今广东肇庆市),诱使其参与叛乱。冯仆是是冼太的小儿子,因为其能力出众,后来取代兄长执掌冯家。
冯仆到高要后,得知欧阳纥已全盘反叛。虽然不愿协从叛军,却已陷于贼巢,难以脱身,只好密令随从速回良德将这里的情形禀告娘亲冼夫人。
冼太接到密报,知道事情很严重,而且冯仆又被扣在高要上,如果不从,极有可能被杀。怎么办呢?
在仔细考虑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之后,冼夫人正义感十足地说:“我为忠贞,经历两代,不能惜汝就负国!”
于是冼夫人即调兵出征,加强防卫;同时亲自率领百越酋长、各部族的强马精兵,北上与欧阳纥作战。
他们和陈朝派来的平叛大将章昭达的大军,相互配合,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
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军见冼夫人不顾儿子性命,在冯仆还在世时,便一心要报“杀子之仇”,欧阳纥叛军的军心大乱,贼将纷纷拦阻气急败坏的欧阳纥杀冯仆,以求战败后不被冼夫人斩杀。
在冼夫人和章昭达官兵的逼迫下,作鸟兽散,溃不成军。
最终欧阳纥等被俘,冼夫人没有将他们就地斩杀,而是送往建康由朝廷发落。终于,冼太平定了欧阳纥叛乱,而他的儿子冯仆也因为冼太的猛烈进攻全须全尾地活了下来。
平定叛变后,陈朝封赐冼夫人等有功之人。冯仆因机智及时地向冼夫人提供了欧阳纥叛乱的情报,使她迅速作出了平叛的决定,被封为信都侯,加封平越中郎将,调任石龙太守;册封冼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赏赐四驾仪车,一面锦绣将旗,还有杖仪符节一套,出巡仪式和礼节待遇,均按刺史官职标准执行。
到德元年(583年),冼夫人之子冯仆去世。冯仆所生的三个儿子:冯魂、冯暄、冯盎,又小又精明。她们在祖母的培养和熏陶下,个个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成了冼夫人治政的得力助手。
近代两广地区依然留存不少冼夫人这样勇烈决绝的作风,在清末乱世两广军阀闯出不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