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夏天,淮军将领刘铭传打败太平军后住进了常州城护王府内,午夜时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叩击声,循声找时一下子惊呆了,只见声音竟然是从马棚里传出来的。
刘传铭当时任直隶提督,跟随李鸿章大力镇压太平军,一路打到了江苏常州,镇守在那里的太平军首领是护王陈坤书,此人身材彪悍,骁勇善战,在太平军中被称为陈狮子,所以刘传铭部队在常州差不多攻打了半年多时间,才将其拿下。
打下常州城后,刘铭传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就住进了护王府内,有一天晚上,刘铭传挑灯夜读,很晚了还没有休息,正当他感觉有些困了准备关灯睡觉时,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叩击声传入耳中,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这阵声音显得极具穿透力。
刘铭传顿时感觉十分好奇,于是拿着灯烛来到院子里,结果他发现声音是从屋后传出来的,于是他快步来到后院,只见一排马棚出现在了眼前,再听时,发现声音就是从马棚里传出来的,于是他径直走进马棚仔细寻找。
经过一番查找,刘铭传惊喜地发现,原来奇怪的声音是马笼头上的铁环碰到了马槽所发出来的,他赶紧蹲下细看,只见该马槽硕大无比,在灯光的照耀下隐隐散发出深沉的幽光,用手轻轻一扣,瞬间发出一阵轻悠远扬的悦耳音,显得极不寻常。
刘铭传心中大喜,他知道此马槽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马槽,很可能是一件极其罕见的宝槽,观察多时,刘铭传见夜已很深,于是拿着烛灯回卧室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刘铭传早早起床,赶紧命令手下将马槽搬出,然后打来清水将其里外全部清洗干净,这一下看得更加分明了,只见马槽外壁全部布满精美纹饰,四边各饰两个兽首衔环,槽内底部工工整整地刻着一长篇铭文。

这一下,刘铭传更加深信不疑其就是一件宝物,无意中竟然得到这么大一个宝物,刘铭传别提有多兴奋了,他害怕这东西放在这里会落到别人手里,于是干脆派遣一队人马,将此马槽一路押运送回他的老家,秘密藏在安徽合肥刘老圩村。
原来这个马槽确实不一般,它是来自3000多年前虢国的一件宝物,当时周王命令虢国的子白出征御敌,结果虢季子白屡立战功,最终大获全胜,周王大喜,为其大摆筵席以作庆祝,而且赏赐了许多东西,后来虢季子白为了纪念此次嘉奖,命令能工巧匠用青铜铸造了这个西周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造型奇特,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窃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盘内底部有111个字的铭文,整体字迹端庄工整,语言洗练,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为西周金文绝品。
后历经千百年朝代更替,虢季子白盘一度不知下落,到了清道光年间,忽然有人在陕西宝鸡地下挖出此物,后来被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燮卸任后,将虢季子白盘带回了常州老家,结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镇守常州的护王陈坤书,又将此宝盘据为己有。之后就落在了刘铭传的手里了。
刘铭传得到这个宝贝后,不但没有给他的家族带来好运,而且令其一家四代都恐慌不定,因为当时的各路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等,得知刘家藏有宝盘时,纷纷跑来索取,给他们家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刘家人实在没法,只得将宝盘深埋于土中,之后举家迁往外地生活。
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虢季子白盘从地下挖出,献给了国家。该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属于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由此可见这个宝盘有多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