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官路和小路的区别,老百姓随时可能无路可走!

在中国古代土地实行的是私有制,无论是农田、山林、河水、道路都是富家豪门所争夺的目标。普通的民众大多数也只能选择依附于豪门贵胄,忍受这剥削的生活,日子也才能勉勉强强的过下去。农田、山林、河水这些豪门富户进行争夺还可以理解,为什么道路也是他们的呢?这和古代的修路制度有关系,马路分为官方所有的大路(也叫做官路)和小路。

古代官路和小路的区别,老百姓随时可能无路可走!

官道是允许任何老百姓行走的,但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许多人也许会因为官路的称呼而产生误会,认为只允许当官的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而其他土地却都是私有的,就连田埂和小路都包括在内,也正是因为小路是属于私有,所以别人随时都可以让你禁止通行,让你一个大活人无路可走!不只是古代哦,就算现代在西方许多国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前些年美国还因为这种类似的路权而发生过一起官司。

古代官路和小路的区别,老百姓随时可能无路可走!

当然了,因为别人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自然也获得了法律上的支持,这种事情在中国的古代也是时有发生的。在中国古代负责统一修路的部门是工部,这个部门的官员主要负责机关、建筑等器物利用的管理,是中国古代朝廷里面非常重要的六部之一。从隋唐时期便开始设置工部尚书一职,大业三年以后增设侍郎一人,下辖工部、屯田、水部、虞部。北宋初年,曾经将工部改为三司修造案,不过没多久到元丰五年,又改回了工部尚书和侍郎,就这样经过历朝历代都有修订,所以职务也是非常不稳定的。

古代官路和小路的区别,老百姓随时可能无路可走!

毕竟这在古代是属于毕竟冷门的行业,虽然油水毕竟多,但是大多数知识分子还不怎么瞧得起的。古代人修路通常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面都是用土砸实的夯土,有的地方还要使用熟土和米浆,把土烧一遍,就不会生虫或草,用米浆的话则可以砸得更加紧密。在古代也是有地板砖的,不过这种道路通常都会修建在城内。

古代官路和小路的区别,老百姓随时可能无路可走!

汉代开始就用石头、瓦块修路的历史记录,下面还有排水管道。现在还有许多地方保留了上千年的石板路,由于岁月的痕迹,打磨得非常光滑平整。据历史记载,在秦朝就已经有了路轨,这种木制的轨道会将马车的轮子卡在里面,修建得光滑平整,运行的速度非常快,在那个时期应该算得上是高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