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徽因墓碑被砸,为何子女却不主张修复?后来才知他们的苦衷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南麓西,长安街北侧有一座占地面积达150亩的公墓,这座公墓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最著声名,红色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园林式公墓。这里埋葬着许多著名的人物,有党和国家的革命先驱,也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今天要说的是其中一位耳熟能详的女子,她叫林徽因。

林徽因墓碑被砸,为何子女却不主张修复?后来才知他们的苦衷

林徽因出生于1904年,浙江杭州人。虽然出生在旧社会的末尾,但林徽因从来没有染上丝毫旧时代女子的气息,没有裹过脚,甚至连穿的衣服也颇为新潮,而思想教育更是全盘按照当时西方的教育来的。

而对林徽因产生最大影响的便是她的父亲林长民了,虽然早年因为林徽因年龄尚小还有工作忙的原因,一直将林徽因安置在祖父母家,当时到林徽因十几岁后,林长民便将其带在身边教育了。

林徽因墓碑被砸,为何子女却不主张修复?后来才知他们的苦衷

1920年4月,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在伦敦居住时,林徽因遇到了一位很有趣的女房东,这位女房东性格开朗。见林徽因乖巧可爱,便时常带到自己家里玩。这位女房东是位建筑师,因此常常会和林徽因介绍自己的设计,还有对经典建筑的赏析。

没想到在女房东的影响下,林徽因渐渐也对建筑产生了兴趣,甚至从此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这段游历欧洲的经历对尚且年少的林徽因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包括了她和徐志摩青春懵懂的爱情故事,也是在这段时期发生的。

林徽因墓碑被砸,为何子女却不主张修复?后来才知他们的苦衷

1921年,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回国,在父亲的介绍下,林徽因与梁思成结识。相比较已经结过婚的徐志摩而言,梁思成与林徽因无疑更加的合适,他们有着类似的家世背景,又有着相同的爱好和志向。

1924年6月,已经订婚了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两人一起进入了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携手度过了4年紧张而愉悦的学习时光,于1928年毕业,并在毕业前正式结婚,夫妻偕同回国。

林徽因墓碑被砸,为何子女却不主张修复?后来才知他们的苦衷

回国后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投身到了祖国建筑的设计与保护工作中,著名的八宝山烈士陵园便是林徽因参与设计的,作为陵园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林徽因在1955年去世后,也获准进入这座荣光永烁的陵园安眠。

然而谁知,在十年动荡时期。一些不轨之人,甚至对八宝山烈士陵园下了手,连林徽因的墓碑也被人莫名其妙地砸了。林徽因又有什么错误呢?只是因为她的墓碑突然出现在了不轨之徒的眼前?碍着了他们的眼睛?

林徽因墓碑被砸,为何子女却不主张修复?后来才知他们的苦衷

令人意外的是,林徽因的墓碑被砸后,林徽因的子女并不主张修复,因为他们认为,母亲被损毁的墓碑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告诫后人不要再重蹈覆辙,相信这也是林徽因所愿意看到的。当然,后来墓碑还是被人们修复了,而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也早已刻进了民族的记忆深处,不会再重演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