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历史上总有这样一些人,最开始是名不见经传,并且先天条件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一般,很少有人会愿意相信这样的人最后做出来的事情,竟然会那么惊天动地。我们常人喜欢把这种现象叫做逆袭,可是在他们逆袭的背后,看似偶然,实则有太多必然。

比如创立元朝的皇帝忽必烈,原本他就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王爷,并且还不是当时汗位继承者的直系亲属,可是他却硬是从条件一般的王爷,一步一步逆袭成为皇帝,这一切是如何得来的,我们慢慢道来。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忽必烈条件一般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前边还有大哥蒙哥,后边有两个弟弟,分别是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指定把汗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而不按照蒙古的幼子守灶习俗进行传位,酿造了托雷与窝阔台之间长达两年的汗位争夺,最后窝阔台得到二哥察合台的支持,在库里勒台大会的选举中胜出,成为大汗,才结束了兄弟二人之间的争斗。

在托雷失败之后,最终还是没有逃过窝阔台的魔爪,窝阔台在托雷与金军大战内耗严重的情况下装病说需要亲属代替自己偿命,以至于托雷迫不得已自愿赴死,才为自己的子孙争取到活下来的机会。

当然了,按照蒙古当时的习俗来看,一般兄弟之间的权力争夺战,是不会祸及到子孙后代的,不像中原地区的王朝,动不动就会进行抄家或者灭族之类的行为,窝阔台对托雷后人的厚待,刚好验证了当时蒙古帝国的这个习俗。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托雷后代虽然得到活下去的机会,但是想要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断然是没有希望了,原因就是成吉思汗曾经说过蒙古帝国的大汗只能在窝阔台的子孙中挑选,而窝阔台在临死的时候又交代说自己的汗位要传给孙子失烈门,所以说不管怎么样,托雷的子孙都是没有希望沾染汗位的。

可是有时候历史就是十分有趣,在窝阔台临死之前,原本是有儿子贵由的,他却直接越过贵由选择孙子失烈门当继承者,这一种做法已经违背了成吉思汗当初制定的必须由儿子继承这一原则,更加糟糕的是,贵由直接抢了失烈门的汗位,再次违背了当时的习俗,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要知道早在成吉思汗时期,托雷以及托雷的儿子们,就已经掌握着帝国很多的兵权,而窝阔台的子孙虽然继承汗位,可实权还是有些匮乏的,因此当贵由突然去世之后,很多支持托雷后人的人们就站出来支持托雷后人担任汗位了。

在托雷后人中,支持声音最大的就是长子蒙哥,后来在库里勒台大会的选举下,蒙哥不负众望成为大汗,这才让窝阔台一系的汗位来到托雷一系身上,但是这一切和忽必烈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就算汗位传到蒙哥这里,后边继续传位还是会传给蒙哥的子孙的。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事情的转机就是蒙哥突然去世了,还来不及选择接班人,而蒙哥的儿子们年纪尚小,这就给了蒙哥的三个弟弟机会,也就是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三人,按照蒙古的习俗幼子守灶来看,阿里不哥是幼子,具有继承的合法性,在当时得到的支持最多,而旭烈兀身边拥有精锐护体,抢夺汗位的机会也不差,唯一糟糕的是忽必烈,他之前被蒙哥怀疑压制过,现在元气尚且没有恢复,想要争夺汗位,显得力不从心。

明明当时的忽必烈是条件最差的,为何后来忽必烈还能够逆袭成为大汗,并且建立起元朝,成为皇帝呢?我们继续分析。

学习汉人先进文化,韬光养瑞

要说忽必烈能够逆袭的首要因素,我觉得汉人先进文化对他的影响绝对是首当其冲的,因为相比较于其余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汉人之间的交际是最多的,学习汉人先进文化的机会也多,所以学到了很多大智慧,才得以在斗争中实现逆袭。

为何忽必烈能够得到机会与汉人交际呢?实际上这又是拜蒙哥所赐,在蒙哥争夺汗位的过程中,忽必烈的一番话语帮助蒙哥解决了争夺汗位的理论尴尬,当时很多人认为一方面蒙哥继位不符合成吉思汗所说的窝阔台一系继承汗位,另外一方面是蒙哥继承汗位不符合窝阔台所说的传位给失烈门的遗愿。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大家处在这个问题中无法自拔,这个时候忽必烈提出,其实蒙哥是窝阔台的养子,也算是窝阔台一脉,这就没有违反成吉思汗的原则,同时窝阔台传位给失烈门,实际上已经执行了,只是后来失烈门的汗位又被贵由抢夺,因此现在蒙哥抢夺汗位,实际上不是抢夺失烈门的,而是抢夺贵由的,根本就没有任何毛病。

经过忽必烈的一番话语,大家茅塞顿开,最终才会选择蒙哥继承汗位,而蒙哥对这个拥戴自己继承汗位有功的弟弟也是十分信任,后来就让忽必烈去经略南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汉人地区。

忽必烈在南方期间,不仅学习到了汉人的先进文化,还得到了很多汉人的支持,整合很多优质资源后,忽必烈不仅自身实力更强,并且还得到了宋朝的肯定,很多汉人只知道忽必烈,却不知道当时的大汗蒙哥。

正是因为忽必烈逐渐做大做强,蒙哥担心忽必烈会影响到自己的汗位,所以才对忽必烈进行压制,好在忽必烈十分聪明,积极响应蒙哥的号召,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经历一场灾难之后,忽必烈刚刚得到蒙哥的重用,结果蒙哥又突然去世,就当时忽必烈的实力来看,完全不能与自己的两个弟弟抗衡,忽必烈只能另辟道路。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就在忽必烈打算另寻出路的时候,那些汉人大臣以及忽必烈学习的先进汉人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旭烈兀以及阿里不哥都打算从前线撤退下来回去抢夺汗位的时候,忽必烈反其道而行之,他继续带领大军前进,这样一来就逐渐赢得了一群和自己有着一样愿景的部落支持。

随着支持忽必烈的部落越来越多,忽必烈的实力也越来越强,最后终于达到可以和阿里不哥抗衡的地步了,这个时候忽必烈直接自己组织举办库里勒台大会,并且成功成为大汗,与同样在本土召开库里勒台大会被选举为大汗的阿里不哥分庭抗礼。

不过这个时候忽必烈虽然在实力方面可以和阿里不哥抗衡,但是在人心以及正统性方面,还是不够的,因为阿里不哥是幼子,符合蒙古幼子守灶的习俗,同时阿里不哥是在本土举办的库里勒台大会,更加具有正统性,自然也就获得更多贵族的支持。

旭烈兀得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成大汗了,自己也就带领部队去到南亚地区自立为王,而成吉思汗的其余儿子系当中,察合台以及术赤的子孙,显示出不同的态度,术赤是支持阿里不哥的,察合台则自立为王,成立了察合台汗国。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窝阔台的子孙有的支持阿里不哥,有的支持忽必烈,势均力敌,要不是阿里不哥屡出昏招,忽必烈想要胜出,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正在两人的争夺最为激烈的时候,阿里不哥在察合台汗国进行了一番血洗王室的举动,这种举动彻底破坏了蒙古祸不及子孙的习俗,引起很多部落的不满,大家纷纷倒戈投靠了忽必烈,其中包括旭烈兀也投靠了忽必烈,促使忽必烈的实力和人心都完全碾压阿里不哥。

最终阿里不哥也知道大势所趋,便向忽必烈投降,随后忽必烈继续做大做强,最终建立起来元朝,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也成为实现中原大一统的首个少数民族皇帝,足以见得其智慧卓绝,能力不凡。

双方内部组成区别巨大

当然了,忽必烈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的智慧之外,还与当时双方的支持势力内部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正如我前边所说,当时忽必烈是处于实力弱势和人心弱势的,不管是从实力还是正统性考虑,忽必烈都不及阿里不哥,所以最开始支持忽必烈的人不多。

忽必烈原本和阿里不哥实力悬殊巨大,最后却逆袭成王,并非靠运气

但是这些支持忽必烈的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选择支持忽必烈,实际上就是一条没有退路的不归路,要是最后没有成功,则是必死无疑,在生命危险的激励之下,这些支持者爆发出来的潜力,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

我们再反观支持阿里不哥的那些贵族,原本他们就处于正统之中,不管阿里不哥是失败还是成功,对他们影响都不大,失败了最多就是重新选择投靠忽必烈,而成功了对他们也没有多大好处,所以他们在和忽必烈的对峙中,不会全力以赴去争取。

正是因为双方内部组成的不同,导致在前进的道路上所迸发出来的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以及酝酿,忽必烈一方的实力必然越来越强,而阿里不哥一方的支持者很容易就会倒戈,一切看似仅仅是一个偶然,实则早已成为必然。

结语

忽必烈能够从一个普通的王爷最终逆袭成为大汗,并且不断开拓创新,建立起来元朝,实际上可不是什么运气使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自己善于学习汉人先进文化的虚心态度,以及自己整合资源的优良品质,最终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的奇迹,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