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清伯李伟,清算张居正的小人物,有名的吝啬鬼

文/王国栋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平阳府县出现了严重的旱灾。虽然官府进行了象征性的救济,但这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众多老百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于是这些遭了灾的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离乡背井的到外地逃荒。

有一户庄稼人,当家叫李伟,忙时务农,闲时做泥瓦匠,养活一家五口人。遭了旱灾后,李伟无奈,拖家带口北上,逃荒到了北京城。李伟把家小安顿下来后,囊中已是空空如也,靠其一个人做泥瓦匠,根本就养活不了一家人。此时嘉靖皇帝第三子——裕王府上招聘丫鬟,李伟一狠心,将自己年仅14岁的长女李彩凤送到了裕王府上当丫鬟。却不想泥瓦匠的无奈之举,给李家带来了近百年的荣华富贵。

嘉靖皇帝原本是外地藩王,明武宗英年早逝,又没有子嗣,于是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将身为兴献王的朱厚熜立为皇帝,此即明世宗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6年,生有8个儿子,但是活到成年的只有4个。在这4个活到成年的儿子当中,有3个都先于嘉靖皇帝去世,就只剩下裕王这个独苗。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裕王不但性格软弱,年近30依然没有子嗣,成了大明皇室的一块心病。

武清伯李伟,清算张居正的小人物,有名的吝啬鬼

泥瓦匠李伟的女儿李彩凤进入裕王府后,被分配到王妃陈氏身边做贴身丫鬟。此时陈王妃生过一个女儿后就没有怀过身孕,正为没有子嗣而苦恼。裕王在一次偶然情况下,临幸了年轻的丫鬟李彩凤。也该这个小丫鬟走运,马上就怀了身孕,并在10个月后为裕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朱翊钧,即后来的明神宗(两年后又为裕王生了第二个儿子朱翊镠,即后来的潞王)。已经十几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听说自己有了皇孙,一次性就赏给李彩凤的娘家十万匹丝绸,以至于李伟那破烂房屋根本就堆放不下。李彩凤母凭子贵,被册封为裕王侧妃,李伟沾女儿和外孙的光,被封为都指挥佥事,告别了泥瓦匠的生活。

也许是过惯了穷日子,李伟成为都指挥佥事以后,按理说俸禄足够他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可是李伟却天天叫穷,有空没空就往裕王府里走,名义上是看望女儿和外孙,实际上是向裕王讨要赏赐。当时的裕王正和首辅严嵩父子进行激烈的政治斗争,哪有时间和李伟拉家常,无非让管事送一些财物给李伟了事。李伟的这个向女婿讨要财物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去世,以至于忠厚老实的明穆宗听说武清伯(即李伟)来看他就起鸡皮疙瘩。

武清伯李伟,清算张居正的小人物,有名的吝啬鬼

明穆宗登基为帝后,按照明朝的官制,国丈李伟被册封为武清伯。武清伯是天下第一号外戚,那些皇亲国戚自然要来府上拜望,谁让你德高望重呢!可是李伟非常害怕亲戚来府上做客,因为会花费不菲的招待费。于是这个吝啬鬼别出心裁的让工匠用蜡做了一些水果,平时家里的桌子上摆的就是这些蜡果,只有至亲好友来访的时候才在假果盘的最上头摆放一个真果。面对这样的招待,有哪位客人会不识趣的动口吃呢!李伟还自己动手修建府里的花园,为的就是省下工匠的工钱。当他听说府里的盆花是儿子李高以五两银子一盆买回来的时,操起木棍就追着儿子打,让李高退回去。李高不退,用花盆做掩护,李伟不舍得打烂五两银子一盆的花,指着李高咒骂,惹得仆人捧腹大笑。

明神宗朱翊钧即位以后,李彩凤被尊为皇太后,礼部侍郎张四维拍李伟的马屁,说应该册封武清伯为武清侯。李伟对伯和侯有什么区别一窍不通,但是听说侯的俸禄比伯高很多,眼睛睁得和铜铃似的,就等张四维的好消息。结果礼部报陈朝廷册封李伟为武清侯的奏陈却被首辅张居正给压了下来,理由是按明朝官制,国丈最高只能封伯。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大太监冯保劝张居正说,册封李伟为武清侯无非是一年多花几千两银子,却可以减少一个政治敌人(此时张居正推行胡椒苏木折俸的政策,受到很多官员的非议),张居正不听。李伟深恨张居正,更加紧锣密鼓地加入到打倒张居正的阵营当中。

武清伯李伟,清算张居正的小人物,有名的吝啬鬼

万历八年,武清伯李伟通过关系,拿到了蓟州总督王崇光加工20万套棉袄的大合同。王崇光不敢怠慢,如数拨付了合同款20万两白银给李伟。结果李伟却以5万两白银的低价将制衣合同转给江南奸商,自己落了15万两白银的好处。奸商偷工减料不说,还以霉变的棉花制作棉袄。结果这批棉袄运到前线给军队穿着时,无法抵御严寒,一场大雪就冻死了19名士兵。案发后,朝廷追查到了武清伯李伟头上,虽然经过李太后的刻意安排,将罪责转嫁到奸商头上。但是一向贤明的李太后还是以诏书的形式,警告父亲不得再干与民夺利的勾当,并罚了他大半年的俸禄。李伟平生最为贪婪,挨骂不打紧,罚钱可要了他的老命了。他不敢找李太后的晦气,自然将这笔账记在了首辅张居正的头上。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以后,明神宗在武清伯等人的窜磋下,对张居正及其家人进残酷的清算。李伟也获得了其梦寐以求的武清侯爵位。

1585年,即万历十三年,贪财又吝啬的武清侯李伟去世,终年58岁。李家人在万历皇帝的庇护下,多人出任都督之职,一直到明朝灭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