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科技造车成为现实,而智能化必将成为汽车互联网领域的下一个方向和趋势,当我们赋予智能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的角色时,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呢?

汽车智能化大潮下的系统争夺战

万物互联时代,汽车正在从传统的出行工具逐步演化成为融合娱乐、办公、生活等多种属性为一身的新一代智能终端。

类似智能手机和电脑,汽车也逐步走向软硬件分离,软件越来越成为展现整车厂差异化、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发力软件定义汽车,构建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和 SOA 软件框架已经成为各方的共同目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第 11 届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整车计算平台需要 CPU 加操作系统,鉴于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前车之鉴,应及早谋划自主可控的芯片、操作系统。同时,统一的开源开放操作系统,可以形成构架之上的 APP 软件,形成产业生态。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车领域的通用操作系统成为下一个风口

我国汽车产业需要拥有自己的统一的操作系统;在芯片“荒”危机之后,我国汽车产业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车规级芯片产业体系;我国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需要打造世界级先进企业;车路网云协同——道路运输、电子通讯、互联网、汽车等行业企业,需要携手共同推动基于 5G V2X 智能网联汽车战略发展。

万亿级的智能汽车市场无需赘述,即便是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依旧全方位进入智能汽车生态,从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side)到重度参与赛力斯SF5,“不造车”的华为却对智能汽车生态表现出极强的积极与主动性,相对于一家智能汽车企业,华为似乎更想成为智能汽车生态的“卖水人”。

华为“造车”受挫

想法和现实的距离,有时候大到连华为这样的巨头也迈不过。

“得操作系统者得智能汽车天下”这样的话或许有些飘,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对于智能汽车生态不言而喻,华为想要成为智能汽车企业的上游,可HI(Huawei Inside)方案一经抛出便受到众多汽车企业的“冷落”,上汽董事长陈虹更是抛出了“失去灵魂”说,拒绝接受华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面对开拓市场的艰难,华为尝试直接“插手”终端市场。

广汽埃安、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小康赛力斯等搭载HI(Huawei Inside)方案的品牌成为华为“曲线”造车的选择,可即便是华为通过渠道门店销售的首款智选车型赛力斯SF5,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四至十月,赛力斯SF5销量(含华为门店在内的所有渠道)合计不足6000辆。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华为恐怕也深深体会到了造车的难。然而,站在时代转折点的华为及众多车企们,显然不会因为些许困难而放弃“造车”

想要乘车的华为与各有心思的车企

谁掌控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谁就能掌握汽车的灵魂。在消费类电子领域,Windows、Android展现出来的强势和生态话语权,足以让任何一家科技企业疯狂,而华为对于汽车的野心自然也是有的。

2021年6 月 2 日,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该系统可实现多设备之间融合为一个终端,形成万物互联。此外,汽车作为超级终端,也将搭载全新的鸿蒙操作系统。

华为在 TEDx 主题会议中表示,目前已有 300 多家合作伙伴加入鸿蒙生态,预计 2021 年会有 40 多个主流品牌、1 亿台生态伙伴设备成为鸿蒙系统体验的新入口,华为“1+8+N”全场景体系羽翼渐丰。HarmonyOS 在华为智慧屏、极狐 α 智能座舱等车机设备以及智能家居领域应用之后,于 6 月进行大规模推送。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依托公司强劲的技术势力,华为目前已经与多家车企进行合作,不断完善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

极狐阿尔法是搭载华为 HI 智能汽车方案的首款车型,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智能座舱运行鸿蒙 OS 操作系统,搭载 990A 座舱芯片,算力超过 3.5Tops;鸿蒙 OS 智能座舱中 App 数量已达两位数,包括高德地图、酷狗音乐等等。21.7 英寸的 4K 屏幕,由驾驶位延伸至副驾驶位,并且支持多手势操作和屏幕切换。

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华为 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同时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它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可以全程由车辆自行判断路况,提供接近 L4 等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分三种模式,依据交通政策,对各地消费者开放。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从方方面面的落地可以看出,华为的确想要“搭乘”新能源汽车这波风口,可汽车厂商们,恐怕不会轻易放手。一线新能源汽车品牌,尤其是本身就是传统汽车企业孵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多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研发计划,毕竟一旦将操作系统的主动权放手,就意味着未来在车联网乃至智能化服务时代,将主动权拱手让人。

想要乘车的华为与各有心思的车企,国内新能源汽车操作系统想要真正统一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想要在全球智能汽车时代降临前做好布局与准备,“抱团前行”才是最可行的。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正加速来临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操作系统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可问题是想要拿下这块“领地”,单靠一家企业真的很难成事儿。

当下,全球车载系统分为三大阵营:QNX、Linux、新兴势力阵营,其中,QNX 历史更悠久,稳定性高,市占率也更高,包括宝马、奥迪、福特等全球 200 多家车企都与 QNX 有合作关系,其车载系统也应用在了数千万辆汽车中。但 QNX 为闭源系统,未来生态建设上可能存在弱点。

阿里、百度的车载操作系统以及华为鸿蒙等系统逐渐开始走向应用,同时大众等传统车企在智能车时代也开始逐渐打造属于自己的系统,参与智能化竞争。车载系统格局将逐步改变,华为鸿蒙等“新势力”有望逐步扩大自身份额。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电子发烧友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对于车企来说,如果加入安卓生态,则很可能意味着失去与用户数据的掌控权,华为则表示“不造车”,只提供智能化的零部件和服务,为车企保留较大自主权,有望得到车企的更多青睐。

据对目前车载操作系统格局分析,QNX 能够击败安卓等主流操作系统的核心因素为其微内核优势,使得其天然地具备了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而这是车载操作系统的重中之重。我们两年前就指出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专门为 AIoT 设计的操作系统,与 QNX 相同的微内核架构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鸿蒙操作系统同时具备微内核、底层自主深度定制、开源开放三大特性,将是我国汽车产业统一操作系统的最佳选择之一,而 汽车操作系统也是华为鸿蒙不容错过的首要“战场”之一。

智能汽车的“灵魂”,谁能成为汽车圈的Windows操作系统

华为

鸿蒙操作系统可实现把不同设备融合为一个内容生态,破除各移动设备的壁垒,一个操作系统就可适配电脑、平板、手表、车机等各个终端。

目前仅能在手机中使用的内容,也能向手表、车机等原有功能较少的设备中迁移,实现操作系统中内容的自由流转,这也会让车机操作系统的使用体验和内容生态发生巨大转变。通话、导航、视频和音乐等都可以实现在汽车智能座舱和其他设备间的无感切换。

目前车企各自研发的车机操作系统,每增加一个应用或外设增加一个功能,一级供应商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同步做,但操作系统的版本一变,原来的改动就要推翻重来,因此版本根本没法管理。这就意味着,目前的汽车还无法实现如同手机一样的生态统一,而且无法像手机一样实现版本的快速更新。

但是基于鸿蒙操作系统,车机与其他智能终端之间产生了分享和联系,用一套系统就可满足各种硬件设备,将人、车、家及其他智能设备打通,实现了万物互联,加速帮助汽车实现“软件定义”。

写在最后:智能汽车后端生态

汽车软件内容将是未来汽车主要增量,根据麦肯锡预测,预计 2030 年软件占比将超过30%,全球规模有望达到 840 亿美金,其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主要软件价值领域。车企从传统车机向智能车机升级,操作系统的定制需求处于爆发期,QNX 全球操作系统授权费达到 4.9 亿美金,软件服务商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

应用软件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重点,尤其 SP 将是未来车载体验的最大差异点。传统 SP 主要是导航引擎、地图引擎等,未来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疲劳监控以及基于 V2X 的服务有望成为热门应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