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彭云老先生今年73岁,精神矍铄,身体康健。知道这位老人身份的人并不多,但是一提起他母亲的大名,很多人都熟悉。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彭云是彭咏梧的儿子,生于1946年,其母亲是江竹筠。

江竹筠,原名江竹君,别名江雪琴。1920年出生于自贡。参加革命后后,她立下了许多功劳。

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结婚。之后,她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的女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从那时起,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1946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生下了儿子彭云。

1947年10月,因工作原因和出于安全的考虑,江姐给谭正伦(彭咏梧的原配妻子)写了一封信,嘱托谭尽快来重庆照顾彭云。

1948年春节前夕,彭云的父亲彭咏梧在战斗中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8年2月,谭正伦冒着白色恐怖的威胁来到了重庆,从江姐的战友手中接过一岁零十个月的小彭云。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捕后,她被军统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

在狱中,国民党军统特务对她用尽各种酷刑:戴重镣,坐老虎凳,吊鸭儿浮水,夹手指……

在《红岩》中,徐鹏飞审讯江姐时有这样的台词:“你别忘了,这里是中美合作所!真想尝尝中美合作所的几十套刑法?老实告诉你,进了中美合作所,就是死尸,也得给我开口!”

面对酷刑,江竹筠坚贞不屈,保守了党组织及一切党的机密。真金子在鬼蜮的烈火中熬炼,她英勇不屈的形象教育了全渣滓洞的难友。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

江姐为了革命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她就像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当江姐走向刑场的时候,她唯一带着的就是自己儿子彭云的照片。

江姐在临刑之前给谭正伦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1948年2月接过彭云到解放前的将近两年时间里,谭正伦带着彭云躲过一次又一次劫难。并全力保护彭云。

对此,彭云曾说:“虽然有时和别人提起时为了能和我的亲生母亲相区别,我称她谭妈妈,而实际上,我和谭妈妈的感情与亲生的母子没有任何区别,我一直就叫她妈妈。”

建国后,有一次,话剧《江姐》演出。谭正伦这才第一次告诉儿子彭云,台上那位英勇不屈的江姐就是他的亲生母亲。

彭云是江姐唯一的儿子,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从小认真读书,成绩优异。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1965年,19岁的彭云高考成为四川理科状元。他放弃清华大学,选择进入哈军工。

1977年,恢复高考后,彭云考取了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生。

随后,彭云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1987年,彭云在中科院软件所做了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后,又前往美国。从此之后,他一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并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是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江姐牺牲后,她唯一的儿子却定居美国。为何没回祖国发展?采访时,彭云说出了原因。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一次,在接受采访时,彭云回答了这个问题。

问:“江姐在狱中受尽磨难,并写下遗愿‘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您怎么看待母亲的遗愿?人生选择中有没有过矛盾和挣扎?”

彭云答:“我在做人方面应该说达到了母亲的要求,我为人正派,做学问也很努力。但是,要说为祖国做贡献,确实,没有太多了。这样说来,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母亲可能还是希望我能在国内发展好一点吧!但只要我不做坏事,没做对不起国家、亲人、朋友的事,我想她也不会责怪我,但遗憾是有的。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

问:“去美国后,为何会一直留在那里?身为烈士的后代,定居美国?”

答:“我就是想做点学问,没什么太大的志向,其实开始的时候没想一直留在美国。后来,研究做得还算可以,就这么做下去了,回国的事也就拖下来了。从研究的内容来说,当时感觉国内比较看重两头,一头是纯理论,一头是完全应用,而美国学校里大部分是做中间段,适合我。”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问:“那您会经常想着是否回国吗?”

彭云答:“其实我总在想该不该回去。也曾经努力过,但想不好回国做什么。我似乎找不到着力点。原来,我想做出大东西就回祖国,但还没等做出来就老了。”

问:“您在国外的时候会时常想起自己的特殊身份吗?周围的人是否知道?”

彭云答:“经常会想到,因为那是我血脉中的一部分,我怎么能忘呢。周围的同事和学生们也都知道,因为这个事情是没办法保密的,但大家很少当面和我谈论这个事情。”

问:“您退休后会回国吗? ”

彭云:“我想会的,毕竟亲人朋友都在这里(中国),儿子也在。我看到国内的发展很兴奋。”

江姐的儿子今年73,定居美国后不愿回国,接受采访时,他说出原因

彭云还坦言:“我这个人就是爱念书,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踏踏实实做点学问。在现在这个学校虽然也很忙碌,但是很安静,环境宽松,适合我。在马里兰大学教课、带研究生,同时做一些行政工作,生活很充实。”

继续阅读